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5.6°C-11.5°C
澳元 : 人民币=4.84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了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粒米,朱元璋是怎么做的?

2021-10-17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历史上著名的贫农出身的帝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自从走上起义道路后,一步步成为了领导者,并最终赶跑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一朝。在与元军作战以及平定大小割据势力时,历经了无数次的战争,他自己手里也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即使大明建立了,面对外敌的威胁以及内部政权的稳固,他也不可能直接马放南山,让兵士解甲归田。

为了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粒米,朱元璋是怎么做的? - 1

可是,面对着上百万的军队,急需休养生息的大明根本养活不了。可朱元璋自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大言不惭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其实,朱元璋的办法就是卫所制度,说白了就是让士兵自己解决。

卫所最开始是由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提出的。简单说一下这位,他可不是一般人,在元末他是户部尚书,可元朝却派他出使当时朱元璋的吴国。不过朱元璋见他很有才华,便把他扣下了,还委以重任。

然而这位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为了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粒米,朱元璋是怎么做的? - 2

但不管怎么说,朱元璋最终采取了他的这个建议,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

所谓卫所制度就是将军队的组织分为卫、所两级。每卫共有士兵5600人,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卫的下级单位是千户所,每千户统兵1120人。千户所下设百户所,每百户统兵112人。

到了朱元璋后期,大明帝国已经拥有326个卫和65个独立所,兵力高达两百万。

为了卫所制度的允许,必然需要保障军队数目的户籍制度配合。这就有了军户,军户为世袭,政府将这些军户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卫所,并从事屯田工作。

为了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粒米,朱元璋是怎么做的? - 3

打仗时那么拿起武器作战,而平时则从事农业生产。在朱元璋看来,这个问题完美解决了,既不用朝廷出钱养着如此规模的军队,又有了战时的保障。

客观说,这样的制度在一定时期内是很有用的,但有时候却弊端更大。比如战争频发时,这样的情况在后期更加突出,如果战争频发的话,那么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屯田的时间,这样一来,粮食的产量必然降低,渐渐地日子就不好过了,吃不饱了。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贪污腐败严重的时候,屯田多被军官、豪绅和太监所占,慢慢地他们会逐渐侵占军户的屯田。

再说,人口也在逐步增加,人多地少的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话,粮食必然会出问题。

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崇祯手里已经没有这么多军队,他更没有朱元璋当年的豪情万丈了,显然底气不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