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中国游客无视休馆日,翻墙私闯京都著名寺庙遭逮捕!一人称:“我知道这样不对,但还是进去了”(组图)
4月2日下午 3 点左右,京都市的爱宕念佛寺发生了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一名28岁的中国男游客因无视寺院休馆日,翻墙私闯被日本警方以“建筑物侵入罪”逮捕。据悉,当天寺庙并不对外开放,但住持却意外发现境内有人,随即报警处理。
该男子供述称:“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进去了。”更让人意外的是,男子并非独自行动,还有一名同行者一同进入,目前警方正在追查其下落。
小编认为应该是该游客行程与闭馆日发生冲突,于是选择翻墙而进,为了看到著名佛像,也是煞费苦心,但这种行为实在不可取。
爱宕念佛寺因其境内约1200尊表情各异的罗汉石像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被誉为“日本第一隐秘寺院”。但无论是多有吸引力,闭馆日就是闭馆日,规矩就是规矩,游客如果擅自闯入,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
在日本,“建筑物侵入罪”属于刑事犯罪,依据《刑法》第130条规定,未经允许擅自闯入他人管理的建筑物、房屋或围地,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万日元以下罚款。这意味着,这位游客的行为不仅是不文明旅游,更可能会被刑事处罚,影响其在日本的签证记录,甚至可能面临被驱逐出境。
近年来,类似的游客不文明行为在日本并不罕见,部分游客甚至形成了一种“只要没被发现就不算违规”的心态。归根结底,这种行为反映出以下几点问题:
认为“只是进去看看”,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缺乏对日本法律的基本认知。日本社会高度注重规则,擅闯封闭区域属于严重违规,甚至可能触犯法律。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景点”效应,容易让游客忽略基本的游览规范,甚至为了拍照挑战规则。
事实上,近年不少游客在日本因不文明行为引发争议。例如:
2023年,一名外国游客在北海道的温泉旅馆未经允许闯入私人泡汤区,被旅馆报警处理。
2022年,奈良公园的鹿因游客喂食不当食物导致健康受损,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2021年,一些游客夜晚私自闯入伏见稻荷大社,结果因夜间封闭规定被警方带走调查。
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游客个人的旅行体验,也可能加深当地人对外国游客的负面印象,影响整体旅游环境。
小编建议大家提前确认景点开放时间,日本大多数寺庙、神社都有官方网站或信息,出发前查询清楚避免跑空。
另外日本的旅游景点通常会在显眼位置设立告示牌,提醒游客禁止进入或注意事项。如果发现某个景点看起来关闭但不确定是否可以进入,最安全的做法是询问工作人员。
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打卡,更在于体验当地文化、尊重当地规则。在日本,擅闯封闭区域不仅是不文明行为,更可能涉及犯罪,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个人签证记录。
这次事件,也给所有游客敲响了警钟:风景虽美,但越界的代价可能远比你想象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