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这个人人都吃的食物,被误会惨了!(图)
被冤枉了吗
土豆,曾经是澳洲餐桌上的明星,
如今却常被贴上“高碳水”“容易发胖”的标签,甚至被一些人避之不及。
但这种说法真的合理吗?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土豆到底是如何“被冤枉”的。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澳洲人的饮食习惯讲究 “肉+三蔬”,而土豆几乎是最常见的配菜。
它价格便宜,随处可见,甚至还能在自家后院种植,是许多家庭的 “必备食材”。
但近年来,随着低碳水、高蛋白饮食趋势的兴起,土豆的形象大不如前。
很多人开始认为它会让人发胖,甚至不敢吃。
那么这种观点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专业营养师指出:
土豆的“坏名声”其实是被误导了。
确实,某些土豆品种的血糖生成指数(GI)较高,
比如刚出炉的烤土豆,其淀粉会被迅速消化,导致血糖短时间内升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土豆都 “不健康”,
影响血糖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豆的品种和烹饪方式。
事实上,土豆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富含膳食纤维和 “抗性淀粉”。
特别是冷却后的土豆,如土豆沙拉中的土豆,其抗性淀粉含量会上升,有助于肠道健康。
此外,彩色皮土豆中的抗氧化剂含量更高,也有额外的健康益处。
尽管澳洲人均每年吃掉约17公斤土豆,但大多数人对土豆的了解其实并不多。
许多人甚至分不清不同种类的土豆,比如Kipfler和King Edward的区别。
这主要是因为超市的土豆品种太单一,
消费者看到的往往只有 “红皮土豆” 和 “白皮土豆”,
而且超市也更关注外观,而非品种特性。
以土豆供应商 “Spud Sisters”为例,她们长期与维州农民合作,
提供多达40种土豆品种,远比超市常见的土豆更丰富。
但由于超市标签不够详细,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土豆的 “蜡质” 与 “粉质” 区别,而这两者对烹饪效果影响很大。
有些土豆更适合煎炒,有些则适合烘焙、蒸煮,
如果选错了,可能会影响菜肴口感。
除了种类单一,超市对土豆外观的要求也让很多优质品种被忽视。
许多农民表示,为了迎合市场对“完美外观”的需求,他们不得不丢弃大量外形稍有缺陷但味道更好的土豆。
可事实上,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土豆,往往比超市里的标准款更美味。
此外,许多超市会提前清洗土豆,这虽然让它们看起来更干净,
但实际上会缩短保质期,让土豆更快变绿。
如果不清洗、并妥善存放在黑暗环境中,土豆的保质期其实可以延长一倍。
由于价格并不昂贵,全球范围内,土豆一直是被浪费最严重的食物之一。
许多土豆因为长得“不够完美”而被丢弃,导致大量食物资源被浪费。
墨尔本的秘鲁籍厨师Alejandro Saravia一直致力于推广土豆文化。
他认为,餐饮行业已经开始重视风味和可持续发展,并希望超市也能跟进,
让消费者接受“长得不完美但依然美味”的食材。
他强调,一颗形状不规则的土豆,味道并不会比 “完美” 的土豆差,反而可能更加美味。
他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不要只挑个头大的、外表光滑的土豆,
那些长相奇特的小土豆,营养价值同样很高,而且更能帮助减少食物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