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5日 18.5°C-20.6°C
澳元 : 人民币=4.59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4小时前 来源: 娟娟的院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知乎上,"小豆包妈妈"分享了一个自己的经历:

去年发现女儿胸部开始发育,起初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女儿哭着说内裤上有血,她才慌了神。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需要打抑制针治疗。

这个帖子引发了上千条评论!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1

很多家长都在下面分享:

"我女儿8岁就来月经了,作为妈妈,我真的很自责。"

"我家儿子9岁就开始变声了,现在特别自卑,都不敢和同学一起上厕所。"

"女儿7岁就长腋毛了,夏天都不敢穿短袖,看着真心疼。"

"为了预防性早熟,我们家已经三年没吃过鸡肉了,结果孩子还是发育早了。"

······

在这些评论中,最引人深思的是一位儿科医生的回复:

"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鸡肉、豆浆上,却忽视了真正重要的因素。我接诊的性早熟患儿中,没有一例是因为正常饮食导致的。"

这条回复获得了大量点赞,也让很多家长开始反思:

是不是找错了"罪魁祸首"?

究竟什么才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真凶?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2

被误解的"背锅侠":鸡肉和豆浆

让我们先为鸡肉和豆浆"正名"。

很多人认为鸡肉中含有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但实际上,我国明令禁止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激素。

现代养殖技术通过品种选育和科学饲养,已经能够实现肉鸡的快速生长,无需额外添加激素。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3

图源pixabay

至于豆浆,虽然含有植物雌激素,但其活性仅为人体雌激素的1/1000-1/100。

适量饮用豆浆不仅不会导致性早熟,反而能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植物蛋白。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以下这4个因素。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4

催熟孩子的4个真正因素

1.营养过剩:甜蜜的负担

邻居是个烘焙达人,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各种甜点。

8岁的儿子小明体重已经达到50公斤,比同龄孩子重了近20斤。

去年体检时,医生发现小明的骨龄已经提前了2年,诊断为肥胖相关性早熟。

研究表明,肥胖儿童发生性早熟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3倍。

脂肪组织中的芳香化酶能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性激素水平升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5

图源pixabay

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事物成为了日常饮食的主角。

这种营养过剩的现象,

不仅导致了儿童肥胖率的上升,还可能加速孩子的生理早熟。

2. 环境激素:看不见的威胁

环境激素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模拟或干扰人体内源性激素的作用。

干扰正常的激素信号传导,从而导致性早熟或其他发育异常。

研究表明,儿童对环境激素的敏感性较高,因为他们的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有效排除这些有害物质。

知乎网友阳光妈妈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情况:

她的儿子小轩今年7岁,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然而,最近半年,小轩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异常变化。

他的乳房开始微微隆起,皮肤也变得比同龄孩子更加油腻。

妈妈起初以为这只是暂时的生理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症状并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明显。

担心之下,妈妈带小轩去了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阳光妈妈,小轩出现了“青春期早期发育”的迹象,这可能与环境激素的暴露有关。

医生详细询问了小轩的日常生活习惯,发现小轩家里经常使用塑料餐具盛放食物,尤其是微波加热时,塑料中的双酚可能会渗入食物中。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6

小轩喜欢咬铅笔和玩具,而这些物品中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盐等增塑剂。

医生建议妈妈尽量减少小轩接触这些潜在的环境激素。

3. 信息刺激:过早的"成人化"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年龄所能承受的范围。

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充斥着成人化的内容,这些信息刺激可能导致孩子过早地接触和理解成人世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阶段性,过早接触成人化信息可能打破自然发展规律。

过早暴露于成人化信息可能导致孩子模仿成人行为,会产生心理压力和困惑。

教育专家王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

她的学生小华今年10岁,最近开始对成人话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小华经常在课堂上谈论一些与年龄不符的内容,如恋爱、婚姻等。

王老师发现,小华的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网络和电视节目。

过早的成人化不仅影响了小华的学习,还使她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感到孤立。

4. 缺乏运动:静止的生活方式

朋友的儿子今年7岁,是个"宅童",放学后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玩平板。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7

图源pexels

妈妈发现乐乐开始长腋毛,就医检查后诊断为运动不足导致的内分泌失调。

运动可以调节瘦素和脂联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维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研究表明,每周运动时间少于7小时的儿童,性早熟风险增加1.8倍。

适度运动还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身高发育。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8

预防性早熟的"四要四不要"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案例逐渐增多,性早熟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四要:

1. 要均衡饮食

高热量、高糖分的饮食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是性早熟的重要诱因之一。

生活建议:

多给孩子提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避免让孩子过度食用快餐、甜点和含糖饮料。

2. 要选择安全的生活用品

塑料制品中的双酚等环境激素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可能导致性早熟。

生活建议:

尽量使用玻璃、不锈钢或陶瓷材质的餐具,避免用塑料容器加热食物。

选择无塑化剂的玩具和文具,减少孩子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机会。

3. 要保证充足的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同时帮助控制体重,降低性早熟的风险。

生活建议:

每天让孩子进行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打球等。

减少孩子久坐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设备。

4.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的内分泌系统,间接导致性早熟。

生活建议:

多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孩子过高的学业或社交压力。

四不要:

1. 不要过度进补

某些补品(如蜂王浆、人参、燕窝等)含有激素样物质,可能刺激孩子的性腺发育。

生活建议:

不要盲目给孩子服用补品或保健品,尤其是声称能“增强免疫力”或“促进发育”的产品。

日常饮食足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2. 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成人化信息

过早接触成人化的影视、网络内容可能刺激孩子的心理早熟,进而影响生理发育。

生活建议:

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他们接触不适合年龄的内容。

多陪伴孩子阅读、游戏,引导他们关注适合年龄的娱乐活动。

3. 不要忽视睡眠质量

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扰乱内分泌系统,增加性早熟的风险。

生活建议:

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学龄儿童每天9-11小时),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4. 不要忽视早期症状

性早熟的早期表现包括乳房发育、体毛增多、身高增长过快等。

及早发现并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生活建议:

定期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催熟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个因素(组图) - 9

写在最后:

性早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早熟,更是对童年的一种“掠夺”。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

合理搭配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选择安全的日常用品,远离环境激素;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过早接触成人化信息;鼓励孩子多运动,释放活力,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作为家长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能让生活中的威胁剥夺他们的健康。

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守护他们的童年。

一起共勉~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