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0日 15.5°C-16.9°C
澳元 : 人民币=4.62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3天前 来源: 酷玩实验室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新年刚开年,何小鹏一封内部公开信预言了今年的汽车圈:

淘汰赛加剧,未来三年将是最卷的三年

事实上,赛场并不只存在于中国,全球范围内的车企都在经历一场大洗牌。

曾经固守长城的诺基亚终将被智能机所取代,而我们见证的却是一场场烟花的破灭。

就在前几天,美国又又又一家寄予众望的新势力Canoo宣告破产!随即停止运营。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

按以往新势力破产的路线来看,临死前怎么着也会走一波破产重组、寻求资金注入、卖身卖厂,试图“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流程。

没想到Canoo直接摊牌了,彻底不装了:两手插兜,就是没钱!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2

甚至还被员工曝出,其在俄克拉荷马州生产新车属于虚假宣传,就连宣称交付的车辆也都是由另一家公司制作,实际上90%只是换了车身贴纸。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3

无独有偶,不仅仅Canoo,曾被誉为卡车界“特斯拉”的Nikola也在近日和律师事务所合作,讨论出售核心资产、重组乃至破产的多个方案。

那么,为什么中国新势力还在奋力拼搏,美国新势力却开始排队破产了?

今天,我们就从这家初创8年、却一夕破灭的Canoo开始说起,看看美国科技和资本的沃土,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01. 从初创到陨落:

一场聪明人做给资本的秀

2002年,通用汽车在北美国际车展上推出了Autonomy概念车,正式提出了滑板底盘的概念。

这种将悬架、三电系统、制动等零部件集中整合在底盘上,再通过套用不同“车壳”的设计具备众多优势,还让通用一举拿下了《时代周刊》“最酷发明奖”的荣誉。

只可惜,滑板底盘受限于20年前的技术条件,只能被遗憾搁置。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4

但随着新能源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让滑板底盘逐渐看到了曙光。

2017年,Rivian和Canoo先后宣布入局滑板底盘技术。其中,Canoo更是声称其滑板底盘平台采用了行业首个真正的线控转向系统,一时风头无两。

当时的Canoo,拥有两位出身于宝马、此后前往法拉第未来任职CFO和CTO的大佬坐镇,滑板底盘又能加快研发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5

于是乎,Canoo的融资进度异常顺利,员工数也一度达到了近800名。

在先后推出了纯电MPV、皮卡、轿车以及送货车LDV等“新车型”之后,Canoo还得到了与NASA、美国邮政局、美国陆军的试点合作。

就连零售巨头沃尔玛,也看上了滑板底盘空间更大的优势,和Canoo签订了合作协议,要最少购买4500台、最多购买1万台Canoo的纯电送货车。

看起来,Canoo的未来一片大好,甚至还准备在2020年8月成功借壳上市。

但不出意外地,意外很快就发生了。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6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7

2021年,Canoo宣布将在俄克拉荷马州建立400英亩的工厂,承诺提供2000个就业机会。也因此,获得了超1亿美元的官方激励支持。

但很快,创始人之一居然出走苹果,引起一小波离职潮。随后的2022年,Canoo直接放弃建厂、转为收购,还给出了2023年底前生产2万台电动车的宏伟目标。

可惜截至2024年4月,Canoo一共才生产了22辆电动车,俨然FF的翻版!

这也就是说,沃尔玛的大单都没能挽救Canoo基本盘。与此同时,Canoo的两位创始人及其后加入的七位核心创始人已全部离职,遭遇也和不少中国新势力完全相同:现金流枯竭。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8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Canoo居然一直依赖贷款维持运营,因为造车无望、无法实现盈利,去年11月就开始了陆续裁员,剩下的员工也进入了“强制性无薪休息期”。

毕竟仅是2024年前三季度,Canoo的累计亏损就达到了1.12亿美元,最惨的时候存款只剩70万。

曾经市值150亿的Canoo,现如今包括厂房、产线、办公用品等资产在内,总值也卖不到2000万美元……

再加上创始人全部跑路,彻底断了Canoo从美国能源部贷款的念想。

很快,Canoo迎来死亡,宣告破产。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9

这看似是场个案,却几乎代表了美国新势力的生命曲线。似乎不管融了多少资金,最后总会中途夭折。难道真是美国风水不好,犯了某种忌讳?

答案,当然没这么简单。

02. 金钱与故事:

孵化新势力的两道坎儿

很多人都认为,能融到大量的钱、或是由官方提供现金补贴,是“凭空”打造全新商业帝国的必要条件。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钱并不是唯一,同样重要的还有一点:讲故事。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0

2024年6月借壳上市的Nikola尼古拉,股价一度飙涨87%,超越福特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品牌;

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千亿(人民币)的Rivian,倒闭前夕都有非常多的拥趸。甚至不少人不惜喊话“死对头”马斯克,希望对方能够通过收购、救Rivian一把;

更不用说还有早早入局、倒下一次,竟然还能“死而复生”、赶上风口的Fisker了。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几位创始人是真的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模型道具车”打包成全球科技之光,骗取所有人的信任的!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1

走氢能源卡车路线的Nikola,纯电皮卡路线的Rivian,或者能满足“最后一公里货运”需求的Canoo……都能找到独特赛道的市场需求,再讲出一个美好的、投资回报丰厚的故事,抓住投资人的心。

纵然只是“PPT”上的期待,甚至很多故事本身就是一场针对美国发展新能源巨额补贴政策的阴谋,但在逐利这条路上还是会有人蜂拥而至。

反正击鼓传花,大家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总会等到更傻的大傻子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6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3

但错,其实不在讲故事本身。

在金融资本雄厚的美国市场,“讲故事+融资+推出产品+再融资”的链路,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投资与创新模式,也是美国作为全球资本巨鳄大国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当中最会讲故事、也最成功的,当属特斯拉了。

作为这个星球影响力最强的男人(甚至没有之一),马斯克硬是将特斯拉打造成了“人类能源兼未来域星际愿望共同体”,从一家造车新势力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关乎地球存亡、引领人类前进的科技公司。

特斯拉电动车能否大卖,反而只是人类追求梦想路上的一小步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6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5

那么为什么时至今日,只有特斯拉杀出重围了呢?

03. 市场、产品与速度:

发育新势力的真正门槛

第一个答案,是市场体量。

这一点,欧洲可以说是反面教材:因为市场规模不及中美,欧洲风投机构的投资也自然也更为谨慎,很难孵化出新的巨头。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6

欧洲最大风头之一的Holtzbrinck Ventures(HV)投资过300多家企业,但资产规模只有20多亿欧元,还达不到650亿的高瓴资本,850亿的红杉资本一个零头。

这对于欧洲初创企业、尤其是造车这样砸钱的行业来说,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了。

当初,德国新势力Sono motors也曾创新性地在车身贴满太阳能电池板,但在欧洲并没有融到多少钱。2021年敲钟上市时,手里只有杯水车薪的1.56亿美元: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7

那些老牌的银行和财阀,更不会和自己辛辛苦苦扶持起来的百年传统汽车巨头作对。

即便发现了一些潜力股,大多数不过是“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最终还是会被大众这样的企业收购。

此时,真正符合新能源电动汽车孵化的“金窝”,基本已经只剩下中美两大市场。

但在“资金+好故事+市场规模”的三重助力之下,杀到决赛圈的美国新势力,却纷纷折腰在最关键的一步——产品与速度。

能够符合用户期待的产品自不必说,在特斯拉的故事背景之下,是4680电池、是一体化铸造、是一系列提出便全球效仿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

而2018到2019年,也是特斯拉产品过关、手握大量订单却濒死的关键节点。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8

当时的马斯克当机立断与中国联手,如今特斯拉近一半的产能便源于中国。马斯克本人也承认,如果不是中国,特斯拉是很难走出产能地狱的。

显然,当时的马斯克已经认清美国的汽车产业链与市场,并不足以支撑打造全球现象级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只有中国所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优势,以及“即产即销”的市场优势,才是孵化巨头的天堂。

这种从工程师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制造业基础优势综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的速度优势,能够让特斯拉从建厂到投产只用其他工厂一半的时间,让资金迅速回流。

这种无形中的速度优势,会日积月累成为产品迭代的势能。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19

中国制造的产业集群,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设计出一套新产品,定版后第二天,工厂生产的样品就能立刻送到客户门前。

事实上,产品迭代速度不仅代表着一个行业是否蓬勃发展与市场潜力,同时也是拒绝外来者最好的门槛。

因为不具备同样速度的企业,注定是先天不足。

显然,在新势力造车领域,这个速度已经被中国拔得非常高,很多巨头都追不上,只能靠投资中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何况是还在嗷嗷待哺的美国新势力?

5年烧光上百亿、美国新势力排队破产!淘汰赛的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组图) - 20

即便Fisker也发现了中国产业链的优势,想要效仿特斯拉来中国建厂,甚至在2023年6月传出相关消息,却依然没能熬过资本寒冬。

理由可能很残酷:

美国,或许只需要特斯拉这一棵能够吸引全球目光的参天巨树。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