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月事请勿入殿堂参拜,以防亵渎神明!广东一古庙立牌禁止来例假女性引热议(组图)
没想到都2025年了,还有令人如此作呕之事。
实在太荒谬了。
2月11日,有网友在广东清远逛一座庙宇时,看到门口挂着一则告示:
“女士如遇月事请勿入殿堂参拜,以防亵渎神明。”
网友觉得这是在歧视女性,一气之下录了个视频发到网上。
这条帖子很快登上热门,引发无数网友争议。
次日,在记者的连线中,这座名为“三嘉北帝庙”的工作人员回应道:
“来例假的女性可以进道观外围参观,但是不可以上香,担心来例假女子会带走不干净的东西。”
工作人员还说了,立牌内容没有恐吓针对之意,只是起到提示的作用。
你没有来例假,可以正常参观。
啊这…
立个牌子说不让入殿,电话中又遮遮掩掩说让进,但是不让上香。
如果这都不叫针对,那什么叫针对?
还是说神明晚上给你们托梦了,女性来月事进殿参拜是一种亵渎?
网友们纷纷调侃。
我看到其中最经典的一条:
“妈祖来了都要被请出去7天。”
简直是一派胡言。
神明才没有这个意思。
咱就明说吧,我之所以写个事,就是因为神明昨天夜里跟我托梦,说有些智障信徒吃饱了没事干,到处败坏ta的名声。
让我来手撕一下这群智障。
不信?
那你自己去问问ta吧。
女性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
古庙作为一个文化传承的场所,应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涵,万万没想到,都现代文明社会了,还光明正大搞封建歧视那一套。
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实则充满着封建思想的糟粕。
其实不只是道观,有些佛寺也是如此。
有网友见过更离谱的。
新疆大佛寺,禁止女义工上供祭品和擦拭佛像,无论有无例假都不行。
那些说女性来月经不干净的人有没有想过,没有月经,怎么生小孩?
如果女性都“干净”地活着,不来月经,不生小孩,那人类不就灭种了吗?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只要求女性,不要求男性,神明岂不是落了个“性别歧视”的骂名?
这些荒唐的规则,本质上是对女性的歧视,而非神明直接意志。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年前的卫生巾集体塌房事件。
起初是有网友测量发现,多款卫生巾的实际长度与标示长度完全不一样。
一夜用款的410mm实际测量只有367mm,420mm实际只有378mm。
有博主不死心,打算测个红黑榜。
结果根本没法测评,全是黑榜。
市面上常见的十几款卫生巾,没有一个是达标的。
有网友气愤不已,打客服电话投诉。
结果对方竟然来了句:不喜欢可以不买。
虽然最后创始人出来道歉了,但还是遮不住傲慢的本质。
有的商家比较聪明,说这叫合理误差,还拿国家标准背书。
现行的卫生巾“国标”规定卫生巾的全长可偏差“±4%”。
令人无语的是,大多数品牌都踩着下限“-4%”生产。
把卫生巾生产到正常范围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叫误差,不客气点就是偷工减料。
偷工减料还不是最过分的。
更过分的是,很多卫生巾的ph值,都是很低的标准。
这家使用黑心棉,那家荧光剂超标。
很多女性网友表示:
“每次生理期都觉得私处不适,原来不是自己卫生没搞好,而是卫生巾不达标!”
“以前一直以为只要买大牌子的卫生巾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没想到很多大牌卫生巾也不合格。”
卫生巾是每个月经期使用的东西。
经期本身就是容易被细菌侵入的时期,如果卫生巾不合格,可想而知危害有多大。
说句天塌了也丝毫不为过。
更离谱的是,就在行业陷入信任危机三个月后,一些品牌推出的“比基尼安睡裤”再次刷新了认知——
本应追求全包裹不侧漏的安睡裤,被设计成了蕾丝花边的比基尼。
它们的广告词是这样的:
“丝滑比基尼,经期也要时刻性感呀!”
大哥大姐,你们是做安睡裤的,连安全问题和全包裹不侧漏都没有琢磨明白,就性感上了?
网友更是大无语:
“我穿安睡裤是因为嫌弃夜用卫生巾不够性感吗???”
“哪个天才设计的?只要是来过月经的,都不会这样设计。”
女性每个月都要来一次月经,每个月最少也要买两三包。
作为一个如此刚需且巨大销量的行业,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内卷之下一定会诞生许多物美价廉又质量过关的商品。
可卖卫生巾的商家,都给消费者提供了什么?
全是不合格的产品。
想起之前,电商平台上售卖的杂牌散装卫生巾。
二十多块钱,就可以买100片。
这些散装卫生巾通常是品牌卫生巾的破损件或者淘汰品,液体吸收能力极其差。
拆解后,能看到里面含有大量粉尘。
有网友建议,还是买有牌子的吧。
“这种连个牌子都没有的三无产品,你还真敢用?”
买家答复:生活难、我有难处。
当我们在感慨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优越的条件时,猛然发现,自己的状况似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现状不是便宜没好货,而是昂贵你也买不到好货。
市面上的这些卫生巾:
要么是又便宜又差,要么是又贵又差。
曾经在看《破产姐妹》时,其中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当老板阿憨把厕所的卫生棉条涨价,麦克斯和卡洛琳全力阻止,并提出一个观点:
“在人们的紧急需求下,某些东西是绝对不应该涨价的。”
“如果男人也来月经,那棉条就会像狂欢节上的彩珠一样,从花车上免费撒下。”
接着,麦克斯把卫生棉条放在吧台上,免费为女性提供。
老板无法理解,指责道:
“这不是吸管,你不应该放在这儿,麦克斯你有没有羞耻心呀?”
麦克斯脸不红气不喘地说:
“没有。”
她这样做是为了让在场所有女生记住,来月经只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不需要为此感到羞耻。
月经是自然现象,为何很多女性会感到羞耻?
当作为文化传承的古庙贴出遇月事请勿入殿堂参拜,以防亵渎神明的时候;
当大佛寺,禁止女义工上供祭品和擦拭佛像的时候;
当女性的日常需求被视为污秽被整个社会排斥的时候,就注定了今天这个局面。
月经羞耻的现象本不是个人所导致的,而是一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导致的。
又想到购买时总是会被装进黑色袋子的记忆、广告中的经血永远是蓝色、还有现在穿个安睡裤也要追求性感美丽…
社会对月经的污名化(如“不洁”“禁忌”),导致女性需求被边缘化,认同感降低。
当女性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无法安全、有尊严地满足时,所谓的“男女平等”便成空谈。
女性群体占据这个星球一半的人口,客观公正的用平常心去对待她们,怎么就这么难?
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大胆站出来,抵制这种恶臭行为。
你的无底线容忍和沉默,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
只有正视这些客观事实,抵制不良风气,才能让那些“垃圾”逐渐退缩,乃至消失不见。
很多时候,道理是教不会人的,但惩罚一定可以。
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不会再有月经歧视。
而这一天的到来,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发声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