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12日 34.5°C-35.8°C
澳元 : 人民币=4.6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EV之后,日本在新赛道上又输中国了?(组图)

3小时前 来源: 日经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桃井裕理:日本多次因“中国速度”而尝到苦涩滋味。如今已成为中国“新三样”的光伏面板、锂电池和纯电动汽车,原本都是日本领先的技术,但不知不觉间,却被后来者中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全球市场。而现在,日本在不能退让的重要领域再次受到中国的挑战……

EV之后,日本在新赛道上又输中国了?(组图) - 1中石化运营的加氢站(图源自母公司的官方社交账号)

桃井裕理:中国有一个词叫“中国速度”,指的是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速度。笔者在年初访问的广东省深圳市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携带着小纸箱的无人机在高楼大厦之间来来往往。在公园内的配送点,一家人兴高采烈地从无人机上一件接一件取下知名连锁店的食物和饮料。

2023年底,意为使用无人机在低空开展经济活动的“低空经济”概念被指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眼之间,服务的具体化取得了进展。

日本多次因这样的“中国速度”而尝到苦涩滋味。如今已成为中国“新三样”的光伏面板、锂电池和纯电动汽车(EV),原本都是日本领先的技术,但不知不觉间,却被后来者中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全球市场。

而现在,日本在不能退让的重要领域再次受到中国的挑战。这就是日本在世界上率先提出的氢能社会。

中国以2022年的国家战略等为背景,投资爆炸式扩大,在氢能的“制造”、“运输”、“储存”、“使用”这一整个供应链一举进入实用阶段。

能源信息公司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的估算显示,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绿氢2024年产能来看,中国为22万吨,占全球的过半数。水电解制氢设备也开始以低价为卖点进行出口,早已有声音称其为“第四样”。

EV之后,日本在新赛道上又输中国了?(组图) - 2

在利用方面,中国正在推进引入适合利用氢能的长途卡车和大型客车。预计未来在化学品和钢铁生产方面也将产生巨大需求。与仍在原地踏步的日本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氢能产业似乎已经率先进入了大规模生产与需求扩大的增长循环。

在这种潮流下的未来,世界真的进入氢能社会的话,将发生什么?

在取代石油的重要能源领域,中国将掌握压倒性的主导权。而氢能正是脱碳时代能源安全保障的核心。这对于日本而言,很可能会成为比现在更具风险的噩梦时代。

日本需要认清现实,尽快重新制定战略。这一过程也是重新审视日本产业政策“失败模式”的工作。

日本的产业政策具有很强的国家管理企业的“调整型”性质。“日本联盟”是其代表性形态。这种模式便于集中资源,但竞争较少,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未知可能性的追求存在一定限制。

日本的氢能战略也处在这一思维的延长线上。

日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已经商品化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以及家庭使用的推广上。另一方面,在与未来能源安全保障相关的氢能采购方面,从一开始就以进口为主,而非自给生产。这种做法更多是为了应对“生产绿氢所需的可再生能源尚未普及”这一现实问题,而非优先追求远大的愿景。

虽然也有发展海上风力发电等适合日本国土的技术的选项,但从企业来看,如果国家目标不明确,就会因开发风险而犹豫不决。而如今,这项技术已在欧洲和中国蓬勃发展。

中国的产业政策则采取完全相反的道路。虽然有时会提出看似不合理的“愿景型”目标,而实际的产业形成则是“自由放任型”,是一种混合模式。在国家背书的新蛋糕面前,企业蜂拥进入并展开“大逃杀”。尽管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和问题,但速度快且更容易催生创新。

美国也逐渐向国家资本主义倾斜。在人工智能(AI)、量子技术、半导体等领域,这些都是考验国家产业政策能力的较量。对于日本而言,首要任务是改变已经达到极限的传统政策,展现“日本速度”。日本已没有重复失败的余地。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