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怕了!”澳洲小生意再掀倒闭潮,华人“割肉”求生!咖啡馆“0元送”,礼品店3折亏清!“再做下去,房子都保不住!”(组图)
澳洲经济持续低迷,小生意的“至暗时刻”不见天日。
房租飙升、成本高企、客源流失,不少华人东主被迫关店止损。
今日澳洲App记者了解到,在华人小生意者中,有人咬牙“零元转让”咖啡馆,只求甩掉沉重的租约;有人不计成本贱卖库存,更有人改行转作装修“小工”,只为稳住生计。
他们庆幸能成功抽身而出,“实在是亏怕了!”
“想卖店的人太多了,免费的大把”
华女Amelia一家经营咖啡店已6年有余,去年却萌生了转让的念头。她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从没想过开咖啡馆会这么难!”
她表示,好不容易熬过了疫情的苦,这两年营业额却几乎断崖式打折,最差的时候只有高峰期的一半。对街新开的咖啡馆成了压垮其生意的最后一根稻草,近期月月入不敷出。
为“自救”,Amelia安排正读高中的儿子负责采购,而她和先生则是所有工种都做,尽量减少人员成本。
咖啡馆转让信息(图片来源:网络)
“即便全家都搭进去,还是亏!”她叹了口气表示,郊区的客源实在有限,有竞争在价格也只能微涨。
无奈之下,她决定转让,可这也并不容易。考虑到店铺装修共计花费约30万澳元,她最初希望以20万将生意转手,但一连数月无人问津。
最终一降再降,直至“零元”,才有人愿意接手。
“想卖店的人太多了,免费的大把。”她苦笑着说,“好在有人能接手租约,总算解脱了。”
“现在的行情,少亏就是赚了”
刚将自家的礼品店生意转让,Jackson也感慨颇多。他表示,“现在的行情,少亏就是赚了。”
这间礼品店在线下经营了近8年,疫情后营业额骤降至原先的三分之一。
店铺租约到期后,他果断转向线上经营以减少损失。每月仅千余澳元的盈利,还不够自己的人工开支。他无奈表示,“其实就是亏,而且一亏就是3年。”
搬空的货架(图片来源:供图)
最终,在去年圣诞节前,经历了多轮谈判,他将公司以及近10万澳元的库存商品,以3.5万澳元的低价转让了。他认为,“看起来是吃大亏,但长远看是止损。”
“心情挺复杂,即轻松又焦虑。“他解释道,轻松的是,虽然贱卖,但至少收回了部分成本;焦虑的是,失去了多年来赖以生存的营生,对未来有些迷茫。
但他明确表示,不会再做小生意,因为“实在是亏怕了!”
另一位去年卖店转做装修“小工”的华人Leo,日前二度与今日澳洲App记者沟通时表示,已经适应了工作强度,工资也有小幅上涨。虽然身体辛苦,但起码心里踏实(点击查看早先报道 >>)。
他很庆幸当初关店的决定,“现在形势越来越差,如果我还留着店,也许连房子都保不住了。”
两年内,2000家咖啡馆将倒闭
据澳洲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的全澳破产数据显示,建筑业和酒店服务业(包含餐饮、住宿、度假村、旅游服务等)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去年10月,有超过1300家澳洲企业倒闭,这是有记录以来的单月最高记录。
其中,新州的状况最糟糕,有513家企业倒闭,其次是维州的408家和昆州的278家。南澳有58家企业倒闭,西澳为77家,塔州则有10家。
咖啡馆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在所有倒闭生意中,咖啡厅是亏损“重灾区”。
Coffee Commune的创始人Di Bella称,“各项成本正在压垮那些为州政府创造数千万收入的咖啡馆经营者。除去开支后,商家每卖一杯咖啡,大约只能赚1澳元,而平均每家店一天仅卖300杯咖啡。”
他认为该行业正处于危机边缘,预测在未来两年内,将有约2000家店被迫关闭。
对于澳洲小生意的前景,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文中受访人均为化名)
(记者 米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