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4年GDP同比增长5%,出口拉动经济(组图)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众多街头建材市场,中国房地产崩盘造成的经济伤痕清晰可见。那些经销从照明灯具、门窗到马桶的商铺曾经热闹非凡,如今店主们正苦苦寻找顾客。
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大幅攀升。各家公司正将汽车、智能手机和许多其他产品运往国外市场,这些产品在国内已经供大于求。私营企业大量投资新工厂和设备,扩大出口生产。
周五,中国国家统计局称,由于出口激增、工厂和工业设备投资强劲,大部分抵消了建筑业持续低迷的影响,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了5%。
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报告称,尽管建筑业长期低迷,去年中国经济仍增长了5%。 Adek Berr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将近一年前,政府设定的目标是“约5%”。
尽管官方数据经常招致怀疑,但政府经济学家坚持认为经济已重新站稳脚跟。中国主要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经济研究主管杨萍表示:“中国经济确实已经在跌宕起伏中复苏。”
目前,经济的真正动力在于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去年贸易顺差达到近1万亿美元。去年12月的顺差为1048亿美元,是任何国家单月报告的最大顺差。
如果把去年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首尾相连,可以从北京排到罗马。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把中国去年出口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首尾相连,可以横跨亚欧大陆、从北京达到罗马。他没有提及汽车制造商出口的汽油动力汽车数量是电动车的两倍多,自2017年以来,随着消费者转向电动车型,中国对汽油动力汽车的需求已经减少了一半。
出口强劲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再也无力购买本国工厂生产的许多商品。数十家房地产开发商倒闭,工作机会和财富蒸发。幸存的开发商正努力完成项目,几乎没有承接新的公寓楼。
房产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资产,但由于房产价值暴跌,中产阶级失去了大部分积蓄。这导致消费支出疲软,现在才开始触底反弹。过去三年来,企业利润一直在减少。
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战略来稳定经济。政府工作人员获得了加薪。地方政府获准发行更多债券,以抵消向开发商出售国有土地这部分收入的减少。
中国政府鼓励修建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试图解决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工作岗位流失的问题。但北京很难找到有足够资金的地方政府来资助这些任务。
为了重振消费,商务部推行了一项广泛的所谓“以旧换新”计划。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向以电动汽车替代高油耗旧汽车、以更节能的新型家用电器替代旧家电的家庭提供补贴。
该项目去年春天起步时进展缓慢。最初的补贴仅为更换汽车或电器购买价格的十分之一。但在8月政府将财政激励措施增加一倍后,整个秋季的销售量显著增加。
中国政府试图通过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来抵消建筑业就业岗位的减少,但地方政府往往缺乏执行这些项目的资金。 Go Nakamura/Reuters
中国汽车销量在11月创下世界纪录,12月又打破了这一纪录,共售出310万辆乘用车。电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油电动汽车占据了市场的一半。
一些学术界的经济学家质疑“以旧换新”计划是否促使家在新车和电器方面消费,而不是在餐饮和其他方面。如果消费者在不增加总体支出的情况下仅仅改变消费方式,那么对经济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政府经济学家坚持认为,该计划正在增加整体支出。本月,他们扩大了符合条件的商品范围。
杨萍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了这个新政策以后,它实际上就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消费诉求,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
政府向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大学、银行和其他机构施压,要求它们的经济学家不得质疑政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质疑政府统计数据准确性的经济学家会被封掉社交媒体账户,有时还会丢掉工作,并被禁止在金融部门工作。
尽管如此,人们对中国经济的真实健康状况仍然心存疑虑。上个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会上,中国券商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的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成为最新一位对经济实际增长率表示怀疑的人。
他说:“我自己的猜测是过去两到三年实际增长率平均可能在2%左右,”他还说,在未来几年里,“不过我们知道官方数字将始终在5%左右。”
此后,高善文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国投证券没有回答有关他言论的问题,也无法联系到他本人置评。高善文自2012年持有的香港投资顾问执照已于去年12月底失效。
最近一个周日,在中国山东省济南,一个建筑材料市场空空荡荡。 Keith Bradsher/The New York Times
侯伟堂(音)身处经济放缓的第一线。他是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一家建材市场的批发商。在这个市场已经工作了20年。最近的一个周末,这里几乎无人问津。
他说,生意越来越差。和许多营业者一样,他现在把重点放在削减成本上,而不是支出或投资。
“现在就缩减开支,降低所有成本,材料价格再往下拉,打价格战,多卖点。我所有的成本往下降,我们消费的成本也在降,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稳定开门,不然不够费用,”他说。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