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品牌集体塌房后,更恶心的一幕来了:2024年了,我们为什么做不好一片卫生巾?(组图)
01
“卫生巾退让的1mm,
是女性退无可退的困境。”
几乎每一位女生都能在卫生巾难受的话题上达到高度统一。
走路摩擦,夏季闷热,对浅色下装望而却步......
可没想到,这还不是最让人难受的。这两天,一条关于卫生巾的新闻,炸开了锅:
一位博主自购了近十款不同品牌卫生巾,用尺子手动测量长度,结果误打误撞,发现了卫生巾全行业“摆烂”的现实。
几乎没有一款产品完全与包装标明的长度相符,且绝大多数短于标明长度。
于是不少姐妹纷纷测量起家里的卫生巾长度,结果一量一个失望,基本全军覆没。
甚至有网友迅速整理出了一篇“卫生巾黑名单”。
根据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显示,卫生巾长度偏差为±4%,且并未对内吸收层长度作出具体规定。
但这些卫生巾品牌,几乎集体踩着执行标准的底线生产,卡着-4%的误差打“擦边球”。
实长比标长短一点,棉长比实长短一点,卫生巾的使用空间被反复打了折上折。
以最常用的240mm为例,4%就是9.6mm,差不多1cm。
而这缩水的1cm,会让女性产生无数次隐性劳动,比如洗床单、洗内裤,甚至不得已扔掉洗不干净的内裤。
是舒适度的大打折扣,是对健康的潜在威胁,更是一种信任的崩塌。
更让人愤怒的,是品牌们的“嚣张”。
先礼后兵地强调自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么甩锅“都是机器的错”,要么硬气表示“接受不了可以不买”。
各大卫生巾品牌在这件事上的态度非常统一,没有任何一家品牌有底气说一声“我家标多长就是多长”。
再者,所谓的国家标准的制定人选中,10个主要起草单位里,2家属于国企主做纸品研发和质量检测,此外8家均为卫生巾品牌。
意思是,国家标准还是他们说了算,既是裁判又是选手,而真正的消费者使用者几乎是没有话语权的。
要知道“绝大多数女性一生中的月经时间约为6年半,一生约要用1.44万片卫生巾,使用卫生巾花费总共高达5万元。”
不仅无处“伸冤”,而且还不得不买,这大概就是这些品牌可以大胆耍无赖的原因。
而这“偷工减料”的最低标准背后,还有着庞大的利益链。
2023年,中国女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达到了703.4亿元,按照4%浮动节减少的长度,意味着女性无形中多产生了28亿的支出,用来支付这“隐性的1cm”。
虽然在巨大的舆论压迫下,部分品牌还是做出了一些动作,比如“暂时性”下架了相关产品(几乎全部产品)。
但与此同时,以“长度缩水”为导火索,众多隐秘的问题却还在不断显露。
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2024年了,仍然做不好一片卫生巾?
02
想挣女性的钱,却又“背刺”女性
此次“卫生巾”的翻车,看似是一次意外,实则早就有迹可循。
作为一款女性刚需产品,卫生巾的广告一直以来就备受诟病,充斥着男性凝视。
前有“比男朋友还会吸的卫生巾”的广告语,
后有视频广告画面赤裸裸地物化女性。
品牌自以为是的幽默,充斥着“性暗示的冒犯”,究其本质是女性消费者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
市面上,热衷于“擦边营销”似乎成了普遍现状,物化女性的同时将低俗摆在台面上。
甚至,把范围放得再宽泛一些,你会发现,除了卫生巾,以搞颜色的手段冒犯女性的营销比比皆是。
明明是针对女性出售的内衣,请的代言人却是男性。
且不说他是否真的能切身体会女性对内衣的痛点,光是一句“职场救生衣,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的装备”就已经让人非常不舒服。
再到好不容易翻身的国货品牌蜂花,近期也因为营销被大家集体讨伐,广告文案的描绘中充满“雌竞”,甚至因刻板印象丑化女性。
为什么大牌营销会屡犯这种低级错误,恰恰是因为这些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大众好像早就默许了对女性无底线的调侃,并一次次忽视女性的意愿。
这一点,在卫生巾这些年的“改变”上同样体现地淋漓尽致。
你说它在卷吧,但卷的都是无用功,那些引以为傲的“新发明”,似乎从来没有真正站在女性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改善痛点。
一方面,女性不停地呼吁,需要侧翼更柔软,背胶更牢固,棉芯更宽敞的卫生巾。
但品牌的设计却仿佛一句也听不进去。
重心永远在更粉嫩的包装,更可爱的花纹,甚至是中草药、负离子、红外线的噱头。
华而不实,甚至有点画蛇添足。
又或者,如某品牌隔靴搔痒地去做升级,引以为傲的新专利技术竟然是:方便丢弃。
可见连“把卫生巾丢弃得更得体,更优雅”都排在了舒适度的前面。
品牌的智慧还用在了和女性消费者斗智斗勇上。
先是发明了所谓阶梯性进步的安睡裤,一包两片大几十的价格就罢了。
所谓的安睡裤还没办法做到真正的让女性安睡,棉芯只占小部分的长方形,无纺布才是真正的主人。
十几块,也买不到一个晚上的好梦。
另一边,宣传加长加宽的夜用卫生巾,疯狂玩起文字游戏,所谓的加宽尾翼,全是没有吸水功能的无纺布。
网友只能无奈感慨,“怪不得白天使用280mm夜用卫生巾也会侧漏,有时候还以为自己气血太足放血量增加。”
最后不得已,她们只能自己发挥智慧。
用包装纸条来固定住卫生巾的侧翼,改善剐蹭和侧漏。
因为长度问题,需要在屁股处夹一张纸预防后漏。
而这些,本该是设计时就应该被考虑到,然后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以上还是让人无奈、苦恼的问题,那么卫生巾的质量问题被曝出,则直接触犯到了健康的底线。
纺织品是有安全标准的:A类为母婴衣物,B类贴身穿,排在最后的C类往往用在外套、窗帘、桌布等。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比内裤更亲密接触身体的卫生巾,PH值要求仅为4~9,只相当于C类纺织物。
尤其还是在免疫力下降的生理期。
更有甚者,即使按照国标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大多数卫生巾厂家也是擦着及格线档位生产。
在长度作假板上钉钉,“卫生巾 c类“话题出来之前,女性从来没有用最大的恶意去揣度人心。
甚至一度怀疑过自己,怀疑自己上火,怀疑自己体质,就是没有怀疑过卫生巾的质量问题。
感受被忽略,需求被无视,呼声被淹没,只有钱包被掏空?
明明是花钱的一方,却频频被辜负,怎能不心寒。
不禁让人再次发问,消费者的权益究竟如何得到真正的保障?
03
▼
一片安全、便宜的卫生巾,是对女性消费者基本的尊敬
是的,不只是女性消费者,不只是卫生巾。
卫生巾事件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不被尊敬的常态。
此前被声讨的“雪糕刺客”,商家价格标示不清、不同雪糕混放,买家一问价格39。
雪糕还没吃,但心已经凉了半截。
很多商家还会在包装上下足功夫让人防不胜防。
以为是设计,但没想到被设计的是消费者。
但卫生巾的偷工减料之所以会更加让人愤怒,是因为它作为“必需品”也被算计其中。
《南风窗》统计,中国卫生巾年销量在1200亿片左右。
女性消费者几乎没有选择。
雪糕可以不买,踩雷的零食店可以不去,但卫生巾的使用退无可退。
即便被长度背刺,即便终日为卫生安全惶恐不安。
更甚至还要背负高居不下的价格。
市面上一般10片装的卫生巾,一包的价格在20元左右,想要卫生更安心就要改用价格更高的‘械字号’的医用级卫生巾。
正如苏格兰女性所宣传那般“女性不应该因为身体的自然规律,受到财政上的处罚”,但显然,我们的处罚还在继续,而且更显沉重。
即使世界上一半女性人口都经历月经,但市场规则仍然无限倾斜于男性标准。
割包皮被纳入统筹基金支付,避孕药被移除医保,女性还在讨论能否减免卫生巾税额。
一个令人沉默的数据,2022年,我国还有400万女童面临月经贫困。
因为负担不起,很多女孩甚至无法有尊严、有健康地度过生理期。
电商平台上,一款完全没有安全保障的2毛钱卫生巾,销量20万,这个数字背后就是一个被长期忽略的隐秘角落。
2024年,我们讨论高铁速度引以为傲,为5g网络的技术进步喝彩,却没办法让女性消费者拥有一片安全又便宜的卫生巾。
多么讽刺。
在这些糟心事里,唯一的好消息是,2024年6月28日开始,卫生巾新国标计划正在起草阶段!
项目周期16个月,我们都可以为推动卫生巾的进步而发声。
大家可以在浏览器搜索“国家标准全文公开”,选择“8939-2018”进行“查看详情”。
然后在“实时信息反馈”处点击注册登陆,便可以提交“意见建议”。
看到这,我确实有一种无语言表的激动。
强烈鼓励各位都去提交自己的意见。
因为这和每一位女性息息相关,我们争取的不仅仅是一片安全的、便宜的卫生巾,更是一个女性能够被尊重,权益能够被看到的真正平等的社会。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总要有人去发声、去改变、去捍卫。
卫生巾只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