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各有住所,各回各家!“两头婚”在中国悄然盛行(组图)
你听说过“两头婚”吗?
最近这几年,在年轻人中间流行起了一种新型婚姻形式——两头婚。
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婚姻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全新尝试,更是除了不婚和传统婚姻之外的一种完美选择。
那么,这种新型的婚姻模式,真的代表了更理想的婚姻选择吗?
也许看完,你会重新审视婚姻的意义,以及它在我们人生中的价值所在。
什么是两头婚?
起初,我看到“两头婚”一词时,以为只是单纯地指一个人结两次婚。
事实并非如此。
所谓两头婚,是一种在传统婚姻框架内的创新形式。
即两人结婚后,并不一定要共同居住,而是可以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若夫妻二人愿意同住,也不会像传统那样要求女方必须入住男方家,而是可以轮流在双方父母家居住。
简而言之,就是——
结婚之后,各有住所,各回各家。
随着“两头婚”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网友认为:
这种婚姻形式不受传统习俗的束缚,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因为选择两头婚的双方,都能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时间,既能享受婚姻生活的甜蜜,又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事业。
当然,也有不少人产生质疑:
不住在一起,结婚还有什么意义?
在我看来,比起传统夫妻,两头婚的夫妻双方少了久居一个屋檐下的矛盾,反而会更亲密。
网红papi酱和老公老胡的婚姻,就是典型的两头婚。
两人相恋十年,结婚五年,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从未因过年回谁家而发生过争执。
因为他们一直保持着过年各自回各自家的习惯,不是不关心对方,而是觉得这样更加轻松自在。
正如papi酱自己说——
“对于男方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儿子是最重要的,对于女方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女儿是最重要的。
女婿要不要带回家,儿媳妇要不要去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各自陪各自的父母。”
两头婚的最大好处在于,它不再让夫妻双方为了所谓的“婚姻责任”而牺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相反,它允许双方在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沟通,从而提升婚姻的幸福感。
可以这么说,两头婚相比传统婚姻,更有一种明确的“边界感”。
夫妻二人追求各自的独立生活空间,不强求对方必须融入,这样的婚姻或许更容易获得幸福。
这种形式的婚姻,靠谱吗?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两头婚”呢?
原因可能有3个:
1、不用担心涉及财产纠纷
传统婚姻中,一旦双方关系破裂,往往伴随着复杂的财产纠纷。
而“两头婚”巧妙地避开了这一难题。
双方各自保留自己的财产,无需担心财产分割的问题,这使得婚姻的经济层面变得更为简单明了。
2、结婚的经济门槛更低
传统的婚姻观念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经济成本,从买房买车到办宴席,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销。
而在“两头婚”中,这些负担被大大减轻,因为双方不需要共同承担这些费用。
这种新型的婚姻形式让年轻人能够更轻松地走进婚姻的殿堂,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3、不再有婆媳妯娌等家庭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两头婚”也避免了传统婚姻中常见的婆媳妯娌等家庭矛盾。
由于双方各自独立生活,减少了在同一屋檐下相处的机会,自然也就减少了因生活习惯、家庭琐事等引发的矛盾。
同时,这种婚姻形式也让夫妻之间有了更多的个人空间,减少了因琐碎问题而引发的争吵。
但两头婚,真的如此理想和完美吗?
我想也未必。
虽然“两头婚”的形式能给夫妻更多的自由和轻松,但长期的分开生活也可能导致夫妻之间沟通不足,影响感情。
而且,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种婚姻形式可能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人本身就是复杂的,亲密关系更是如此。
所以对于“两头婚”的好坏,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评价。
它既有其优点,也有其弊端。
至于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价值观。
只要是出于自愿、积极的态度,都值得被理解和尊重。
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而婚姻,更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一段旅程。
相互尊重、理解的婚姻,
才是真的幸福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
“婚姻并不仅仅是快乐,是节日,是两情相悦,是生死与共。
它还是考验,是煎熬,是一种对熟悉生活的破坏和一种崭新模式的建立,是包含了智慧、勇气、人格、意志的双方重新组合。”
高质量婚姻的背后,无一不是双方的尊重和理解。
与其为维系婚姻绞尽脑汁,不如从自我出发,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学习相处的艺术,共同滋养彼此的生命。
如此,无论婚姻形式如何,夫妻间的关系皆能和谐融洽。
而想要达到“外在和谐,内心亲密”的婚姻状态,首先需要修炼以下几个课题。
● 第一个是:接纳。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瑕疵。
而我们寻找的另一半,应当是那个即使见到你的不完美,也依然视你为珍宝的人。
当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被接纳时,安全感便会油然而生。
否则,防御机制将始终存在,或许是逃避,或许是攻击。
真正的爱,是见过你最真实的样子,即便并不完美,也依然坚定地与你并肩而立。
● 第二个是,回应。
婚姻,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如果一直没有回应,纵使一人满怀热情,终也将疲惫不堪。
只有两个人你来我往,才能在良性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正如网上说:
“虽然我们并不需要绝对价值上的完全对等,但在情感上,必须有这样的良性互动,必须有最基本的互通与平衡。”
夫妻之间,沟通越频繁,关系就越亲密。
最后一点是,理解并尊重。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老公有护妻之意,才有妻子的顾家之情。幸福的家庭从来不是发脾气争高低,谁结婚都不是奔着怨妇去的,当不被理解,什么都靠自己的时候,谁也温柔不起来。”
结婚,既需要爱,也需要勇气。
而美好的婚姻,更需以智慧去经营。
婚后,若丈夫不知疼惜妻子,妻子不愿体贴丈夫,夫妻角色错位,再好的感情也会消磨殆尽,家中只会充满争吵与怨气。
幸福的婚姻,唯有双方各尽其责,共同承担,方能安宁和睦,历久弥新。
“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
可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的这句话,就是在告诫我们——
婚姻中一旦出了问题,多半是另一半的某些需求被忽视了。
而一旦这些需求,被我们用沟通、理解去修复、去磨合、去满足。
婚姻就会圆满而幸福。
这并非简单的换一种婚姻模式就可以解决,需要在相互探索与磨合中,“我”才能逐渐转变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