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与王毅会面,就中国对俄罗斯军事支持向中方施压(图)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据美国国务院的声明,国务卿布林肯上周六就美中两国存在严重分歧的领域,包括它为俄罗斯军工业提供支持的做法,向中国外长施加压力。
布林肯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年度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会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出席了这次年度会议,据美国国务院的一名高级官员对布林肯的随行记者称,拉夫罗夫在一个小组会上指责美国挑起了俄罗斯2022年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
上述国务院官员还表示,在与布林肯会晤时,王毅听取了后者的批评,但他表示,中国没有向俄罗斯运送武器。为了便于坦率描述外交会谈,这名官员要求不具名。上周六是布林肯最雄心勃勃的亚洲之行的第一天,他将在一周内访问六个国家。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六在老挝万象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晤。 Pool photo by Achmad Ibrahim
拜登总统及其助手们最近指责中国帮助俄罗斯重建国防工业,主要是通过中国公司向俄罗斯出口机床和微电子产品。中国的做法为俄罗斯军队继续在乌克兰作战提供了帮助。
据这名国务院官员介绍,布林肯对王毅表示,保卫乌克兰不被俄罗斯侵占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官员经常用这个说法来表明本国的优先事项。
据中国外交部发表的双方会面纪要,王毅表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的立场坦坦荡荡,将继续坚持劝和促谈。王毅说,美国应该停止实施制裁,中国不接受“施压讹诈”。
据这名国务院官员表示,美国政府已对300多个中国实体实施了制裁,但中国政府仍未限制向俄罗斯的出口。该官员还说,布林肯列举了具体的出口实例,但他拒绝详细谈论这部分谈话内容。
布林肯还表示,两国可以尝试在加强高层军事沟通、共同打击毒品贸易方面取得更多进展。拜登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去年11月在旧金山郊外举行峰会时一致认为,这是两个有合作潜力的领域。
王毅指出,在执法和气候变化等具体问题上,两国一些官员最近一直保持着公开的沟通。但他说,美国“对华遏制打压并没有收手,甚至变本加厉”,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会谈内容写道。
双方还讨论了加沙战争,布林肯提出了涉及朝鲜和缅甸的问题。布林肯强调了西藏和香港的人权问题,以及中国在台湾周边海域和南中国海的军事行动。两位官员都提了菲律宾与中国最近就海军行动达成的协议,这会有助于缓解第二托马斯浅滩(中国称仁爱礁)的紧张局势。第二托马斯浅滩位于一个有争议的水域,搁浅在此处暗礁上的“马德雷山”号船上驻有菲律宾海军陆战队。
这名美国国务院官员称,王毅没有问及今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问题,或对其发表评论。拜登总统决定退选,转而支持副总统贺锦丽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在11月的大选中挑战特朗普,这大大地震动了今年的选举。该官员表示,王毅的确表示习近平重视其与拜登的关系。
由10个成员国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正在举行外长年度会议,布林肯和王毅上周六出席了东盟外长们的其他会议。来自世界其他大国(如美国、中国、俄罗斯)的高级外交官也经常参加东盟外长会议。老挝是今年东盟各种会议和领导人峰会的主办国。
布林肯直到周六早上才抵达万象。拜登同意周四在白宫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后,布林肯离开华盛顿的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一天。
因此,布林肯的助手们不得不匆忙压缩他的行程,他在飞往越南首都河内出席会议前,在万象的会上总共逗留了几个小时,布林肯在河内探望了不久前去世的越共总书记阮富仲的家人。由于推迟了离开华盛顿的时间,布林肯错过了葬礼。周六夜晚,他向阮富仲的家人赠送了果篮以示慰问,并在阮富仲遗像前上香悼念。
布林肯被迫改变亚洲之行的安排,缩短行程,这体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矛盾。尽管美国领导人辩称,美国是能在亚洲与中国竞争的太平洋大国,但实际情况是,全球危机——尤其是乌克兰和加沙的战事——在过去一年里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注意力。
自从去年10月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冲突爆发以来,布林肯前往中东的次数超过了他前往世界其他地方的次数,尽管拜登自上任以来就一直渴望将中东问题放在其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中靠后的位置。
在周六与王毅会晤之前,布林肯曾试图阐明美国在经济、外交和军事领域对亚洲的承诺。他分别与东亚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外长们举行了小组会议;参加了美国与湄公河国家外交官的讨论;并与老挝领导人进行了交谈,老挝与中国和越南一样由共产党统治。
在与老挝外长兼副总理沙伦赛·贡马西的会晤开始时,布林肯赞扬了深化双边关系的努力。他表示,美国要确保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我们正在为此努力工作”。
美国国务院在关于这次会晤的一份措辞模糊的总结中称,布林肯强调了美国政府的“共同愿景是建设一个自由、开放、互联互通、繁荣、安全和韧性的印太地区”。
这是美国官员对中国在该区域的政策,包括中国对南中国海和东海充满野心的领土主张,以及中国海岸警卫队船只和其他船在海上的挑衅做法表示反对的间接说法。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