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0日 7.8°C-10.9°C
澳元 : 人民币=4.7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习近平重建中国:重建国家治理体系,推进“第五个现代化”(组图)

2024-07-17 来源: 中国观察室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中国观察室,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多维新闻》十年前有关习近平唤醒中国的评论被内地多数主流媒体头条转载,《环球时报》发表社论质疑外媒政论文章为什么在内地广为流传,无数人在微博转发。今天不再有人怀疑《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文章的预见。

习近平首先被各方关注是他雷霆万钧的反腐运动,在《唤醒》文发表之前,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逮捕,原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已经收监,一批省部级干部锒铛入狱。几个月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各项重大改革,号召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多维新闻》认为毛泽东是人民相信的革命家、邓小平是人民相信的改革总设计师,习近平是人民相信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完成民族复兴的政治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是习近平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今天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会是中国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延续《多维新闻》的传统,《香港01》为两次重大意义的三中全会十年之间的政治历程准备了八篇评论文章,为了解这次全会提供说明。以下为正文。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在国家范畴层面,就是指国家法度,系统地应用于国家治理就是国家治理体系。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国家就无从谈起,没有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毫无疑问国家治理是他的核心思想,也将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名片。

习近平重建中国:重建国家治理体系,推进“第五个现代化”(组图) - 1

治理体系的国家意义

国家治理是什么?国家治理是确保所有公共行为有效跟随国家价值指引,适度高效利用社会资源,在符合价值要求的前提下完成人民委托的任务。当价值是指社会稳定,治理就是建设司法体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权得到保障,确保破坏稳定的人,不论这是内在或外来威胁都能够被制约。当价值是指发展生产力,治理就是建设科学的生产体系,为社会高效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保证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习近平重建中国:重建国家治理体系,推进“第五个现代化”(组图) - 2

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也是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第五个现代化)的一次大考。(路透社)

国家治理的现实形态是什么?法律、政策、制度、决策流程、处理矛盾的机制、产业规划、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育、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安全管理都是治理的具体内容。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治理必然是指善治,也就是好的治理。善治就是指国家治理必须约束权力滥用,特别是政治和司法权力,治理强调依法治国、公平协调各方利益,保证权力的合法合理运用。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秩序」的最权威体现就是制度。

历史地看,资本主义所以比封建主义先进,就是因为它以资本规律为秩序内核建立了一套比封建社会更有效的生产力体系,也解放了过时生产关系对人的约束。社会主义所以比资本主义先进,是因为它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社会主义秩序内核为基础建立的治理体系比资本主义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把人从资本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习近平重建中国:重建国家治理体系,推进“第五个现代化”(组图) - 3

马克思与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英文版。(资料图片)

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华文明所以能数千年不湮灭,是唯一连续存在的文明,关键原因是它有著比同时期其它文明更绵密有效、更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体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再次彰显了治理体系在国家层面的根本性意义。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就是以制度建设推动自身建设,进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

毛泽东领导中国建立的国家治理体系,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中国政治落后、制度落后,国家被人欺凌,人民遭受欺压的命运,显示出了强大治理效能。邓小平实施的改革开放则是通过对国家治理体系调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大之后重建的国家治理体系也经受住了历史检验,展现出了强大效能,让国家根据新发展理念走上科学发展道路。

百年大党的世纪难题

国家治理体系虽然重要,但却不是所有国家都具备意识与能力把它建设好、维护好。回顾共产党执政七十多年,虽然中间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总体而言无论在治理体系建设还是治理能力修炼上都持续进步,展现了对治理的关注。改革开放更是彻底改变了数百年来一直困扰中国人民的贫穷问题,把中国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中国崛起、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

共产党虽然成立超过一百年了,连续执政也超过七十年了,百年来,无论世情、国情、民情还是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深刻变化面前,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提升的需求、在新国际格局中定义自己的角色、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未来承担大国责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里,习近平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资本主义千疮百孔,社会主义在多方面展现出解决人类发展的优越性,中国的成功不仅颠覆了人们几百年对西方现代化的迷思,完成了对西方的祛魅,吸引了很多全球南方国家的关注。在社会主义的考场转移到中国的今天,中共能否通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创造可参考的社会主义样板,这是它的时代考验。

习近平的起手式是改造中共

在国家治理体系重建中,习近平首先要解决他上任之前中国共产党面对的困局,他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起手式。为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重建了高层权力体系、决策体系与伦理关系,强化思想教育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成立了包括统筹重建国家治理体系在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后升级为「深改委」)等数个重要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又以卓有成效的反腐败工作赢得民心,迅速成为中共党内自毛泽东以来最具权威的中共领袖。

显然,如果不先加强党的领导,重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工作根本无从谈起,这也是为何中国共产党领导被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的深层原因。过去一百年,中共也用行动证明它不只是与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一致,对国内及国际局势有著清晰洞察,有能力和方法达到目标,无论是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事实证明它是胜任的政党。既然如此,确立中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自然而然的。

习近平重建中国:重建国家治理体系,推进“第五个现代化”(组图) - 4

在2017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资料图片)

中国人重视社会稳定,不习惯用意识形态约束自己,中国人对中共历史上的错误深有体会,但它不会因此而否定它在革命、建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巨大贡献,中国人认为政府的工作就是治理,因为大家已经将治国理政的权力委托给中国共产党,如果它不胜任,就会有另一个共产党替换他。当习近平提出自我革命作为治理兴衰周期律的第二项保证,估计他很明白人民心里所想的,事实证明中共体内拥有自我革命的基因。这样的政党在全世界都还没有找到。此外,中国共产党作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它在中国排他性的领导地位、所具有的群众基础,也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不具备的。

「第五个现代化」

自鸦片战争以来,现代化一直是中国人对国家发展和治理转型的统称。新中国成立时,物质的现代化就是人民的朴实追求。习近平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是物质意义的,就像中国式现代化,它是超越器物层面的现代化,也是更不容易认识和实现的现代化。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思,我们称其为「第五个现代化」。

习近平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他在报告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进行系统的、重建式的规划,提出了336项改革内容,震惊中外。这些改革措施集中体现在制度变革和创新上,在一些基本制度和理论问题上取得了全新突破。然而,人们一直追问他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

对于这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民族,任何改革都无法回避它庞大身躯的现实。中共虽然是在八大提出四个现代化,但人们无法体会它的迫切性,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却触动了人们的灵魂,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设征程。习近平推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回应时代的追求,他要从本质意义上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为改革提供超越时代和有著范式转移意义的现代化想像。

根据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准,生产关系必须进行适应,否则它们之间的冲突可以破坏社会的稳定,反过来,生产关系的变化同样具备发展生产力的动能。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之后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在文革之后提出的改革开放,习近平的深化改革,都是在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准,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实现更高层级的发展。第五个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都是这种认识在不同领域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重建中国:重建国家治理体系,推进“第五个现代化”(组图) - 5

基层管理现代化,中国才能完成第五个现代化建设。(新华社)

组织和机构设置的改革

以实现「第五个现代化」这一总目标为牵引,中共在十九大对深化改革作出部署,要求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习近平亲自担任档起草组组长,稍后的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随后习近平主持召开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全面安排。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围绕国家制度建设,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主题召开全会,说明国家治理体系重建在习近平改革中的分量。

当人们以为机构改革已经告一段落,中共二十大再次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包括在二中全会上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之后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形成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无论是理论意义的系统重建,还是具体组织和政策的调整,都不难发现一个底层逻辑,即这些国家治理体系改革都体现了习近平以「治国理政」作为执政主轴的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无怪乎他作为中共总书记的主要著作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以往的改革相比,习近平的改革不是从下到上「摸著石头过河」,而是结合顶层设计,通过试点检验再全面铺开。

作为一个具备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有著深刻认识。他同时还将国家治理重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范式转移相结合,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在扎实立足于国内改革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调整,使全球治理体系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

习近平重建中国:重建国家治理体系,推进“第五个现代化”(组图) - 6

习近平说,「一带一路」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影片截图)

从民主到治理

根据西方对政治及政府角色的标准,习近平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重建恐怕算不上「现代」。因为历史原因,西方政治对政府抱有不信任甚至对立态度,认为一个强大全能政府不仅侵蚀个人自由,还可能走向独裁,成为少数暴政。从西方的视角,习近平进行国家治理体系重建很可能是向专制甚至独裁的回归。

中国人没有这种扭曲认识,政府和人民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处于对立状态,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单靠个人力量无法应对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各种外敌入侵,甚至资本的觊觎,必须通过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体系,它是集体主义文化,国家是最大的政治集体,政府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化。

中西方两种不同政治文化衍生出了不同的治理认识,西方认为自由民主是对国家权力有效制约的方法,进而把自由民主神圣化、意识形态化,是绝对的政治正确。中国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把政府作为一个可依赖的物件,衡量的标准是要政府实现善治,对抽象的自由民主不那么热衷。治理的提出有助于人们摆脱从单纯的权力结构看政治,可以让权力从政治性质向具体手段退却,让权力与经济、法律、道德、自治等制度一起成为维持秩序的工具,摆脱权力的专制,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它将自己形塑为自由民主的象征,将社会主义制度打上专制暴力的标签,以民主和威权的二元对立来划分世界。中国人不排斥民主,但是也从来不迷信民主,不相信选举能解决一切问题。习近平对此有著严肃的思考,他勇于破解西方的迷思,从制度自信的角度推动讨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治理,它是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与迫切需要,不是封建专制或民主选举的权力政治,人类社会不同制度的竞争应该是治理的竞争。如果中国不能跳出西方民主与威权的叙事,不断回答西方的诘问,不仅会失去话语权和议题设定能力,更会延误人类社会改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习近平思想为什么能够针对世界政治论述进行话语重构,关键就是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政治理论,它不仅让中共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更有助于跨越政治纷争,将中西方制度竞争抽离虚幻的民主自由,转而聚焦于治理和发展上,将政治从民主时代带入治理时代,将国际关系的斗争性转化为协同性。这既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飞跃。

本文转载自中国观察室,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