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婚恋软件太难用,南亚年轻人竟想回归包办婚姻?“妈,给我找一个!”(组图)
2020年,网飞上线了一档真人秀节目,《印度媒婆》。
顾名思义,它讲的就是媒婆的事。主角是印度的媒婆Sima Taparia,她专门帮印度(或印度裔美国人)年轻人牵线搭桥。
(网飞出品的《印度媒婆》)
但是Taparia可能和我们印象中的“婚姻中介”不大一样,因为她这个“配对”的意思,指的是“印度式包办婚姻”,立刻会让人联想到“封建糟粕”的那种。
Taparia也的的确确就是那种——说委婉一点——不被年轻人喜欢的媒婆。
她会评头论足,说长得漂亮、高挑、白皙、苗条的女生更容易找到对象;相对地,“有主见的女生”,配对的过程就会变得艰难无比。
用Taparia的话说,她们“善变、固执又挑剔”,她建议她们要“灵活一点”,“有时要学会妥协”。
(媒婆Sima Taparia)
但是年轻人喜不喜欢Taparia,并不是那么重要。
因为很大程度上,印度父母对子女的婚嫁仍然保留着最后的话语权,尤其是男方父母,许多父母要求门当户对——种姓一样,信仰一样.......
事实上直至今日,印度人的包办婚姻比例仍然高达90%。不过很神奇的是大多数人都对包办表示满意......
(数据来自于2023年NPR的一篇文章)
所以很多西方人第一次通过《印度媒婆》看到这种文化差异的时候,都感觉三观炸裂:
原来一个人的各种“婚恋属性”是可以被打包成一张薄薄的简历,四处流传的;
原来印度婆婆是可以如此对儿媳妇挑三拣四的,她的身高、体重、种姓、肤色,都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要求的.......
也因此,这档节目一经推出就遭到过不少舆论非议,影评人和观众都批评它“夸大——或至少没有批判——印度社会的一切倒退”。
有女生在社交媒体写下长篇累牍的记叙,说看了《印度媒婆》,想到自己的父母曾经瞒着她要给她包办婚姻(其实就是逼婚),这事给她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她至今无法释怀......
(原贴部分截图,余下还有很长一大段)
-
其实也不光是印度,整个南亚,包括孟加拉、尼泊尔,都有类似的风俗,只是各地程度不一而已。
按常理推测,年轻人应该对这种糟粕深恶痛绝,但没想到在《印度媒婆》播出四年之后,居然有些南亚年轻人选择了“回归传统”,想让父母帮忙包办一个.......
(年轻的南亚美国人开始考虑包办婚姻)
28岁的Athena Sobhan就是其中之一。她近十年来一直在使用 Tinder、Hinge、Bumble......总之是市面上流行的各种配对软件,但数年失败的感情经历之后,她感到这些配对软件一个个都变得更烂了,她受不了了。
“这些应用太差劲了,差到了完全笑不出来的地步。我也已经到了不想再打打闹闹玩游戏的年纪了。”
所以最后Sobhan删除了所有软件,对妈妈问了一个她永远想不到自己会问的问题:
“妈,你能帮我找个对象吗?”
(Athena Sobhan)
24岁的尼泊尔裔女生Joytsana Sangroula,也有类似的想法。
她最近也删除了全部的配对APP,她表示,她使用这些APP的经历有好有坏,但最终都逃脱不了一个问题:
这些APP带来的经历似乎不是那么自然和严肃,尤其是和“传统方式”相比。
她谈恋爱是为了结婚,但是她感觉自己很难和尼泊尔男性发生共鸣,而她逐渐意识到,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我妈妈总说,你应该跟一个尼泊尔男孩在一起。那...你倒是帮我找一个啊...”
“我觉得能找到一位和我说一样语言,拥有和我一样文化的人一起安定下来,即便不是完美的,也很不错。”
(Joytsana Sangroula)
还有24岁的女生Sana,不过她担心被报复,选择不透露自己的姓名。
她希望能在30岁之前结婚。以前她曾经通过IG认识过男生,但频繁、低效的约会最终让她和前两位一样,放弃了所有配对软件。
Sana有穆斯林背景(但她没说自己是不是穆斯林,可能也是担心被报复什么的),她很珍视文化上的契合度,以及“清真/非清真的比例”,也正是因此,她觉得可能让家人介绍效果会更好,也许约会一年再考虑结婚。
“我见过别人包办婚姻,结果生活很幸福的。我为他们高兴。所以,如果他们能这样,我肯定也能这样。”Sana说。
-
这三位女生的共性其实都是对当代的约会软件失望,于是想到了“传统”的方法。这看上去也许有些荒诞,但其实她们有自己的道理。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配对APP市场如今几乎全被Bumble和Match Group(Tinder母公司)两大公司垄断,而它们在过去三年中,市值缩水了400亿美元。
(两大公司的股票走势)
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这些APP上几乎所有功能都需要付费,已经到了不每个月花钱买会员,就几乎不能用的地步;
可是真要花钱配对,感觉又怪怪的......
比如Sobhan就表示:
“如果你不为他们的服务付费,你只能得到一些最差的选择。以前你还能设置你的偏好,现在就只有些最基本的了,比如你是不是异性恋,你想要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其他一切都得付费。”
(Athena Sobhan)
纽约大学的18岁学生Mandy Wang也表示:
“大家确实会用约会软件,但我不认识任何一个会为此付费的人。事实上,如果我发现某人买了约会软件的会员,我会觉得有点恶心(ick)。”
那么卸载了约会软件,这些在网络里长大的年轻人还剩什么呢?
他们想到了父母的“包办婚姻”。
因为现代的“包办婚姻”也未必都是《印度媒婆》里展现的那样——倒不如说,西方视角下的“包办”范围过于广泛,将父母安排的相亲也看作“包办”了。
布兰迪斯大学女性研究教授Harleen Singh介绍道: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父母就把一切都安排了,你就被迫结婚了。这种看待南亚包办婚姻的视角,往往是一种来自外界的视角。”
“的确,在宗教氛围浓厚的社区,双方父母坐下来谈个一两次,新人就草草结婚了。但这种情况现在已不太常见,尤其是对美国的南亚移民来说。”
“配对APP成不成功,取决于它的算法。但真正涉及到家庭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两个人,而是通过这两个人建立起来的,更为庞大的社区合作关系。”
(Harleen Singh教授)
许多选择“包办”的人表示,他们会先进行初步认识,然后约会几个月互相了解,再做出决定。他们只是想知道自己遇到的人是否认真对待婚姻,而且比起冰冷的程序算法,他们更相信父母的判断。
Sangroula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以为包办婚姻会随着她父母那代人的老去而消亡。想到两个人只是简单地被安排到一起,没有任何发言权,她就觉得这种糟粕早该消失。
但现在Sangroula明白,事情不一定非得是她想的那样。
“我们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包办’,是因为我们对南亚人如何处理爱情和婚姻这事,有着先入为主的偏见。”
“我仍然对包办婚姻持怀疑态度。但随着一代代人的进步,现在这事更像是你父母说,‘嘿,这人单身,你应该和他聊聊,看看有没有发展’。”
“电视节目利用了一些阴谋论,将其妖魔化、迷信化,但这对复杂的南亚社区没有什么好处。”
“在约会APP诞生之前,你本来就是通过介绍来认识别人的:家人介绍的、朋友介绍的,所以这有什么不同呢?”
(一家媒婆公司近期在美国举办的速配活动)
其实归根结底,婚姻算不算“包办”,判断依据有且只有一个:当事人有没有拒绝的权利。
即便是父母介绍,容许拒绝那就不能算包办;反过来说,就算是通过网络认识,父母却指定必须结婚不能分手,也可以说是包办。
不过这中间的微妙分别,不是出自有类似习俗的地方,可能是真get不到。
看这双方视角的碰撞,其实也蛮有意思的:一方觉得对方愚昧落后;另一方觉得对方傲慢不堪......
双方的对抗也许永远都不会有结果,不过有一件事大概是确定的: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的媒婆们应该是不用担心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