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落户”到“租房落户”!国内多地人才争夺再升级(组图)
“取消房贷利率下限”“首付比例下降至最低15%”“买房即可落户”……近期的房地产行业政策频出,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楼市政策都迎来更新,而与楼市政策关系密切的户籍政策调整,也透露出城市间人才资源争夺再度升级。
进入5月,南京、杭州、合肥、沈阳、佛山等多个城市相继调整楼市政策,放宽了落户政策,降低落户门槛,明确支持“买房落户”,甚至是“租房落户”的政策,吸纳外来人口,谋求扩大居民购房需求,从而促进楼市库存消化。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楼市政策和户籍政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相互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人才争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流动和城市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城市过度依赖人口增长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建议城市在“抢人”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留存,提高本地人才的竞争力。
限购调整
5月17日,央行房地产金融政策“三箭齐发”。当天,国家统计局也发布2024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同比降幅较大。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未改,各线城市房价继续下行。
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5%和0.6%,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二手住宅方面,4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9%,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基于不断下行的楼市行情,全国多地已经跟进“5·17新政”,许多一、二线城市继续调整楼市政策,房地产政策与户籍政策的“房户联动”尤其明显。
目前,上海、广州、深圳三大一线城市,已经从多维度优化楼市政策,调整限购、降低非本地户籍居民购房门槛、支持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等措施开始执行。
5月27日,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优化非沪籍居民购房条件,缩短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将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从“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相应从“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2年及以上”,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非沪籍人才购房继续执行“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规定”。
二线城市的楼市政策优化中,全面取消限购、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政策都已实施。相较于一线城市优化住房限购的“房户联动”,二线城市在“房户联动”政策则更为彻底、激进,“买房落户”甚至“租房落户”的模式都已出现。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由于一些城市的购房资格与户籍挂钩,所以户籍政策往往决定了哪些人可以在特定城市购房。而楼市政策的调整,如限购、限贷等,会直接影响到购房者的购买能力和意愿,从而间接影响户籍迁移的选择。
“当楼市政策放宽,如取消或放松限购,可能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口购房并落户,从而推动户籍人口增长。户籍政策的放宽,如降低落户门槛,会吸引更多购房者进入市场,扩大购房需求,从而提振楼市。”王鹏称,房地产政策与户籍政策相辅相成,合理的“房户联动”有利于实现吸引人口流入和楼市消化库存的积极局面。
落户宽松
记者梳理发现,5月,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先后推出买房或租房即可落户政策,其中就包括合肥、南京、佛山、沈阳等城市。而且,放松落户限制的城市名单,正逐步扩散至热点二线城市。
继2月份降低积分落户门槛之后,南京再度放松落户要求。时隔6年,南京市重启“买房落户”的政策颇受关注。5月11日,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合法稳定住所落户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到,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在本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且实际居住的非南京户籍人员,可以直接办理落户。
2023年,南京常住人口954.7万人,“十四五”的目标是突破千万,迈入超大城市行列。“七人普”后,南京人口增量已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2023年,南京新增人口5.59万人,离千万人口目标,只差不到50万人。
5月15日,“合肥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合肥市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从实施购房补贴、优化销售政策等十方面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买房可实现全家落户”。
短短5天内,南京、合肥两大热点二线城市相继优化落户政策,推出“买房落户”政策,被业内认为是,通过放宽落户条件,吸引年轻人、新市民前来落户,释放楼市内需和消费潜力。
然而,在人才争夺中,还有比南京、合肥“买房落户”政策更为激进的城市,推出了“租房落户”政策。
5月12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沈阳市进一步促进外来人口落户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在沈租赁房屋即可落户。在沈阳市城镇地区租赁房屋的外地居民,其本人及近亲属可在沈阳市落户。
5月13日,佛山市出台新政,明确即日起持有佛山房产即可入户。且在随后政策中指出,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满3年(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3年,或连续经商满3年,可互补叠加)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以申请入户。
王鹏表示,随着一线城市成本上升和竞争加剧,二线城市看到了通过吸引人才来提升自身城市竞争力的机会。因此,各地放松落户限制已成为重要趋势,长远来看,人口、人才持续流入,不仅能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而且将为楼市提供更多住房需求,利好楼市发展。
柏文喜表示,从“买房落户”到“租房落户”的政策趋势,反映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人口流动和居住需求认识的深化。而政策的转变,也说明政策制定者开始重视租房市场的发展,认识到租房同样能够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并且有助于缓解购房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人口争夺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各种人才政策,或推出政策礼包,吸引高校毕业生和高质量人才落户当地,以此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如今,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态势,许多热点城市通过放宽落户政策,吸引外来人口购房,“抢人”已不仅是抢人才,而且是更为广泛的抢人口。
为何诸多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优惠的人才政策,打开“买房落户”“租房落户”的窗口,投身于白热化的“人才争夺”呢?
柏文喜表示,二线城市加入“抢人”的根源是城市竞争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城市之间为了吸引人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会通过提供优惠的落户政策、改善公共服务、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手段来吸引人才。此外,产业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二线城市通过“抢人”,可以为本地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王鹏认为,“抢人”反映了二线城市对人才的渴求和发展愿望,是城市间竞争的一种体现。通过吸引人才和外来人口流入,有利于城市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
当然,如果“抢人大战”仅仅实现人口流入和常住人口增长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如何留住人、用好人?
柏文喜建议,城市要做好后续配套工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比如教育、医疗、交通等,以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优化就业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推进租售同权改革,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权利等。
王鹏认为,城市在吸引人才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城市自身实力和服务水平,以留住人才并发挥其作用。加大政府投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