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3日 16.3°C-18.3°C
澳元 : 人民币=4.56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2024-05-13 来源: 华庭讲美食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从985/211到藤校G5,名校光环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之高,让无数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

在很多家长看来,只有进入名校,才能有好的工作,才能有好的未来,是人生赢家。

很多活跃在世界舞台的精英,他们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个等式的成立,并且为这个等式做出了最强背书。

但是,上了名校就会好吗?

01

我在剑桥当废物,读研2个月后休学

前段时间,一个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位叫TT的剑桥毕业生,一路名校,最后却选择了休学,如今失业。

在采访中,他提到自己从小就上名校,初中读的是华师附中,广东最好的中学。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1

初中毕业后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去了新加坡英华自主中学,这个学校的平均分在世界排名前几。

高中毕业后拿到剑桥大学offer,念的是经济学,后来又去了帝国理工念硕士。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2

看着就是一个精英学霸走向世界舞台的典型例子,这是多少家长梦寐以求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在帝国理工大概上了两个月左右,就开始感到迷茫。

那时候他选择经济学纯粹想的是拿分简单,因为当时只是为了进一所名校,对专业并没有太大的认知,目光比较短浅。

最后他向学校申请休学,尝试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3

回顾在剑桥读书的时候,读书的经历还是非常开心的,但是求职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刚进大学就体会到了求职的压力。

在新生欢迎会上,高年级的学长就来询问他spring program、summer internship申请了没。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4

当时刚刚迈进大学的他一脸茫然,压根不知道这是什么。

高年级的学长打破了他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幻想,对他说:再不申请就过最后期限了!

当天晚上他匆忙做了简历,申请投行、金融公司,选择这个行业并不是因为热爱,而是因为身边人在申请,而且这是世俗认为的好工作。

第一年申请投行的时候,果不其然都被拒了,这对于一个名校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挫败感。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5

第二年选择了财富管理部,被德意志银行录取了,但是由于疫情,最终也没有给全职。

接连的失败后,他就开始对这些顶级金融企业不怎么上心,以一种摆烂的心态应对。

当他正在抱怨求职很辛苦的时候,一位很优秀的同学问他:

假如你现在不需要为钱担心,不需要为社会地位担心,抛除一切功利的条件之外,你最想做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经过一番沉思后,他发现自己并不知道。

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6

他复盘自己的经历,发现一个真相:

如果你的自驱力始终是来自一个很功利的目的的话,你会在某一个时刻会发现这种动力其实是很空虚的。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7

读书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高分。但是求职的时候目标是什么,是钱、社会地位、生活质量还是工作与生活平衡。

没有人给出一本教科书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名校的标签是敲门砖,可以帮你争取到第一场面试,但也仅仅到此为止而已。

进入社会大熔炉,各凭能力,名校的标签就会弱了许多,甚至偶尔会感觉自己配不上学校的名气,沦为“名校废物”。

02

名校毕业走向人生巅峰,是教育界最大的谎言

TT的经历也是很多名校生的遭遇。

很多名校毕业生,从小时候就是个顶个的学霸,毫无意外地进入了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他们更多是在花团锦簇和掌声中度过。

当怀着这一份自信和骄傲步入社会,却发现名校不过就是敲门砖,公司不会因为你是名校毕业的就直接发offer。

有人投了几十份简历,只收到几个面试通知;有人面试了十几家公司,最终只有1个offer;有人起初还对公司挑挑拣拣,到后来别管什么公司都试试,职位的选择也越来越宽泛...

聚集了5万组员的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豆瓣小组中,90%的帖子都和就业相关。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8

社会竞争上大家各凭能力,纵然是有海外名校的光环,在多元化的评价或录取标准下,你可能还拼不过国内普通本科毕业生。

这样的落差,很容易就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名校毕业走向人生巅峰”和“上了大学就好了”可以说是教育界最大的谎言。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社会学专家兰德尔·柯林斯在其经典著作《文凭社会》中就提到:

随着教育通货膨胀,学历贬值,更多的教育并不会带来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好的工作岗位。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9

名校毕业并不会一路顺遂,经历一番摸爬滚打之后才会发现,一路除了名校光环之外,自己似乎就没有任何东西。

就像是拿了一手好牌,结果上场的是围棋比赛。

名校生固然都是资优生,他们天资聪颖,从小就能够展现卓越的才能,他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有着改变世界的抱负。

但是波士顿大学的教授Karen Arnold,曾经对81名高中荣誉毕业生进行跟踪研究,目的在于观察这些资优生未来的发展。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10

短期来看,不出我们所料,进入大学后他们延续了高中的好成绩,95%的人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

90%如今在律师、医生等专业领域工作,其中40%已经晋升到了所在职位的最高级别。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已经是达到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了。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11

但是他们当中对世界做出卓越贡献、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人却少之又少。

在此研究中,Karen Arnold教授发现“优等生难以改变世界”是普遍的规律,而不是偶然。

造就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学生时代的成功,恰恰阻碍他们在未来取得巨大成就。

而对于很多中产家庭来说,大多数中国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没打算“改变世界”。

把娃鸡上名校,不过是想找条好出路,将来多挣点钱而已,而好学生最对应的出路就是高级打工人。

近年来,国际教育圈最火的话题莫过于“花费百万留学,归来月薪5000”。

当家长们觉得留学投入无法收获与之相匹配的回报时,他们也对教育的投资回报产生了质疑。

90后留学生博主@小琛日记 曾计算了一笔账:

16岁出国,留美8年,花掉268万人民币,然而藤校毕业的她,年薪只有15万。

也就是说,要不吃不喝近18年才能挣回学费。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12

同样,一位杭州女生在美国读完本硕用了6年,粗略算一下大概花费了400万。

毕业后先去了一家杂志社,后来又去了母婴公司做宣传,都不是很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

在她的父母看来,投资教育还没有买房来得划算。

03

不上不下,海归名校毕业生困境

有人说,如果高中开始留学,基本不会回国;如果本科开始留学,50%以上概率不愿意回来;硕士或博士开始留学,25%以上估计回不来。

这些不愿回国的海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适应问题”,越是从小接触国外生活的人越是熟悉国外生活,不愿意回国。

而不愿意回国的留学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适应国内生活”,有能力的他们就留在国外。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13

那些留不下的或者愿意回国的留学生同样需要应对扑面而来的“不适应”问题。

目前国内对“留洋”已经基本祛魅,除了极个别跨国企业特别看重海归人才之外,大部分企业都将海外留学生和国内同等学力的学生一视同仁。

毕业之后如果回国的话就业优势,可能还不如国内毕业生。

对于海归名校毕业生来说,如何才能破解困境呢?

1.切忌眼高手低

曾经一则00后大学毕业生的期望薪资调查新闻火了,超过6成00后自认为10年内能年入百万。

尤其在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名校生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知,名校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普通工作,认为“屈才”或者“配不上学历”。

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他们情愿啃老或者当全职儿女都不愿意走出社会就业。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职业是容易,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会限制了我们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14

2.培养目标感

很多名校毕业生,小时候将考出高分成绩作为目标,但是对于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并没有太多具体的目标和想法。

更不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没有目标和梦校,他在人生的规划和发展中就会变得迷茫,没有动力,随波逐流等到大学毕业。

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知道方向,更谈何人生规划。

船没有目标会迷航,人没有目标会迷茫。

任何一个能够做出大成就的人,都是有着坚定的目标指引前进。

3.杜绝好学生思维

考到高分,做到完美是典型的好学生思维。

名校毕业生也很喜欢将这一套方法论应用于求职,每当被拒都会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选择了一个不如我的人。

职场看的从来不是分数,是能力,是情商,是综合能力。

大家引以为傲的名校光环也不过是敲门砖,能够在社会发展潮流屹立不倒的,始终靠的还是过硬的技能和能力。

华裔男子剑桥毕业生沦为名校废物,天之骄子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组图) - 15

上了名校就好了,其实不过是一个悖论。

我们身处于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对成功的定义也越来越多样化。

教育是让我们成为优秀的人,并非保障我们成功。

当有一天我们不再将自己置身于传统的评价标准上,或许我们的教育就不会内卷,孩子的未来将更加广阔,而教育将回归应有的意义。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Nicole_芯
Nicole_芯 2024-05-13 回复
名校的学生看起来似乎自信满满,但我感觉他们内心也有很大的压力,毕竟名校生的期望也更高。
Nigel_Situ
Nigel_Situ 2024-05-13 回复
名校毕业生现在工作也不顺利
白汤圆_
白汤圆_ 2024-05-13 回复
名校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实力
兔宝宝小黑胖墩
兔宝宝小黑胖墩 2024-05-13 回复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考上名校就如同给他们争了面子一样,所以他们都会拼命努力让孩子上名校。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