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些图破防了,五一假期,骡马假日?(组图)
本文转载自中产先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吐槽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五一小长假已过,从我个人以及朋友和网上的信息来看,今年五一的体验比往年还要差。
于是,网上还有另外一些待在家里没出门的人,笑称这是:
骡马假日。
花钱找罪受,不如在家躺平。
吐槽也好,看笑话也罢,都不是主要目的,我们要想想背后的问题:
本质还是供需矛盾。
三个方面:
消费需求、消费场景、消费供给。
1、从消费需求来看:
内需不足已经说了有几年了,因为三年疫情、房地产下行已经就业等原因,现在很多人不愿意消费,或者没有钱消费。
怎么能在短期刺激消费需求?
国家想到的就是毕其功于一役,找几个时间点集中释放消费需求。
平时不消费,攒到小长假集中消费一次也行。
这种模式最早是在1999年推出来的,当时就是正在经历通缩,大家也不愿花钱。
看几张图(来源于网络):
想知道这座桥承受了些什么?游客们获得了什么?质量是真好。
然后,看各地的宣传,几乎每个热门的旅游城市都在几天内,涌入了至少一亿人。
走不动道,看图都有点密集恐惧症。
今年五一,旅游继续下沉,县域旅游开始崛起,但是可想而知,一下涌入这么多人,基础设施和组织管理跟不上,不敢说有什么体验感了。
这个五一,最明显的就是河南某景区,游客超出了接待能力,游客滞留到半夜万人徒步十几公里下山,还上了热搜。
再加上天气不好,人挤人还被淋成落汤鸡,更别提有什么体验感了。
2、从消费场景来看: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一般来说,低收入者的消费场景更少,因为他们很多人没有假期。
这还是挺让人意外的,我们之前写过反对调休,很多人不同意,因为他们基本只有单休,不调休根本凑不到长假。
所以,还是对一线缺少认知了。
想要严格落实双休,甚至是落实法定年假,不如国家一刀切调休凑小长假更有效。
这样,很多没有假期很少的人才有机会出去玩一次。
3、从消费供给来看:
效果很差。
闲的时候闲死,忙的时候忙死。
短时间大批游客涌入,不说体验如何,就供给方来说,根本不用也没办法提高服务水平,游客花更多钱体验更糟糕的服务。
本来为了解决需求矛盾结果带来了新的供给矛盾。
这种矛盾的模式下,让很多景区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月,还是很粗放的模式,不宰客就不错了,谈服务水平有点奢侈,最后恐怕成为一地鸡毛,消耗大家的热情。
所以,靠小长假集中刺激旅游消费,短期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长期对发展服务业转变经济动能也不利。
怎么改善呢?
还是应该分散消费。
最好的办法:
1、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初次和二次分配,发不了钱可以发消费券。
让居民平时想消费的时候就可以消费,想旅游就旅游,没必要凑在某个时间点去人挤人。
2、改善调休机制,落实双休最好是落实法定年假,分散消费时间。
这个很难,看起来不太现实。
但是落实双休应该还是可以的,毕竟新加坡都开始试水一周上四天班了。
如果要改变经济动能到内需和服务业,场景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起码的双休还是要保证的。
3、提高服务业水平,这是扩大内需甚至是解决就业最有效的办法
旅游就是最大的服务业之一,但是就像上面说的,这种小长假的模式下,提高服务业水平谈何容易,很容易变成一地鸡毛,让大家心生厌烦,躲在家里躺平就不好了。
当然,也不能想得过于理想,求上得中吧。
多发点消费券,保证双休,景区多做服务预案。
但是真的要扩大内需,发展文旅和服务业,上面这三条肯定是要解决的。
本文转载自中产先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