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它依法定为中国国花?国家林草局官方回应了(组图)
国家林草局官方网站1月30日发布了“关于将牡丹依法定为我国国花的建议”复文。
文中称,国花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花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花卉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市场流通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花文化进一步弘扬,产业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确定国花,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璀璨的花卉文化,有利于彰显中国大国地位、展示中国大国形象。
国家林草局表示,长期以来,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国花确定工作,多次组织研讨和评选活动。1994年,原农业部指导中国花卉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国花评选活动,提出了牡丹为国花的方案。2005年,原国家林业局指导中国花卉协会分别召开了国花评选专家座谈会和全国花卉协会秘书长会议,专题研讨国花评选问题,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2006年,原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报请审查确认国树国鸟国花评选结果的请示》。2011年,原国家林业局组织局政法司、中国林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同志前往原国务院法制办,汇报了“国树、国鸟、国花”评选的进展情况,并进行了座谈。2019年,该局组织专家学者召开国花评选工作座谈会,中国花卉协会通过网络开展了“我心中的国花”民意调查。但目前,因各方面意见仍存在较大分歧,难以统一,确定国花的时机尚未成熟。
下一步,该局将大力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花卉消费,弘扬优秀花文化,进一步加大国花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对确定国花工作的关注和理解,充分倾听各界意见,不断提高参与度,有序推进国花确定工作。
【相关阅读】牡丹与梅花:“国花”之争背后,原来好纠结
最近中国花卉网联手中国林业网发起“国花”公开投票活动,结果牡丹的支持率高达79.71%;第二名是梅花,支持率为12.30%。
显然,在民众心目中,能称得上是“国花”的,首推牡丹。不过我国至今没评出国花来,且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国花的大国。
国色天香的牡丹 图/视觉中国
中国最近一次正式确定为国花的,是梅花。那还是1929年,民国时期。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国花是选牡丹还是梅花,一直没有定论。
那么,评选国花为何这么难?
国花评选/中国花卉协会官网截图
“国花”至今缺位
国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世界各国大多都有国花,如英、美是玫瑰,俄罗斯是向日葵,德国是矢车菊,法国是香根鸢尾,荷兰是郁金香……
荷兰国花郁金香 图/视觉中国
中国的国花是啥?很多人咋听这一问题,第一反应往往是去思考:牡丹?还是梅花?还是……
真正意识到当下中国并没有国花,倒会很吃惊。毕竟,别国有国花,各城市还有市花,为何中国没有国花?
中国没国花,网友感觉好惊诧 图/中新网
的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70年,一直没确定国花。
当然,这不意味着没有评选过。且评过好多次,但一直没有定论。
也难怪,这么大的国家,南方北方都同时看好一种花,有一定困难。况且参评国花的花卉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毕竟,世界上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少,被选为国花的花卉并不一定是各地都能种植的品种,只要人们有精神上的广泛认同即可。
英国和美国的国花都是玫瑰 图/视觉中国
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国人不仅喜欢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的人格寓意,即花的文化内涵。
孔夫子爱兰,“当为王者香”;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林和靖爱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周敦颐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苏东坡爱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他们所爱,更多都是文化意义上的花。
兰花曾排名中国十大名花第四位 图/视觉中国
另外,梅兰竹菊“四君子”之说,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有广泛的文化认同。高雅、清逸、风骨等,是他们内在的精神追求。
国花缺位,并不是没人提议评选。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观赏园艺界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联合袁隆平、吴良镛等62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发出倡议,呼吁尽快确定我国国花。并向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提交了议案和提案。
这是知识界规格最高的一次评选提议,但仍因争议太大而被搁置。
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 图/视觉中国
评选屡遭“难产”
关于国花的评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很多次被提上日程,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几乎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重提这个话题,但每次评选都未能确定下来。
1982年,中国植物学会委托《植物杂志》发起全国范围的国花讨论,来信投票统计显示,推荐梅花为国花的最多,牡丹、菊花次之。但这一结果没得到正式确认。
1986年,上海文化、园林界联合上海电视台再次开展“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结果依次为梅花、牡丹、菊花、兰花等。
梅花是中国画传统题材 图/视觉中国
最有影响的一次是1994年的评选。
那一年全国人大收到关于尽快评定国花的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组织。中国花协组织了全国性的评选活动。
经过十个月的讨论,各省(市、区)上报结果,赞成牡丹为国花的有1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两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用兰花换掉荷花,占6.45%。
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认真研究,拟定牡丹为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花、荷花、菊花、梅花拟为“四季名花”。结果由农业部上报。
牡丹被誉为“富贵花” 图/视觉中国
这是近代以来牡丹首次排在梅花前面,因此该拟定结果引起争议很大,迟迟未能确定。
2005年,中国园艺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国花评选研讨会”,大部分代表支持牡丹、梅花为中国的“双国花”。认为梅花寓意民族气节,象征精神文明;牡丹寓意繁荣富强,代表物质文明。
但还是有不少人反对,认为国花的寓意不宜太分散,还是“一国一花”好。
因此国花提议再次被搁置。
菊花在秋风萧瑟的季节里怒放 图/视觉中国
“两强”相持不下
在国花备选项中,牡丹和梅花呼声最高。毕竟,它们曾经是“国花”。然而也正因为备选者的实力都很强,所以最终拍板的困难很大。
网友观点争执不下 图/中新网
1929年民国政府曾将梅花定为国花。
梅花能成为那个时代的国花,直接原因是梅花的文化内涵符合那个时代的民众心理。
在中华花文化中,每种花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菊花隐逸、高洁,梅花有傲雪风骨。毛泽东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歌颂的就是梅花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近代以来,中华国力衰微,列强乘机侵略瓜分,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识之士愤然而起,希望中华民族坚贞不屈、不畏强权,在艰难困苦中自强不息、拼搏进取。
中国人认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图/视觉中国
这一时期的民族心态,和梅花的文化精神刚好契合。在中国文化中,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铁骨冰姿、高雅纯洁,正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魂魄和气节!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民族情结依然存在,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民族救亡的呼声。
所以很多人倾向于延续梅花作为国花,也正是不忘历史、不忘民族复兴之心声的体现。
凌霜傲雪,顽强盛开 图/视觉中国
然而,牡丹成了梅花最强硬的竞争对手。
这次网络投票中,牡丹获得遥遥领先的高票。
其实也不奇怪。毕竟牡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被认同的时间长度和地域广度都更突出。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被称为“富贵花”,公认是“花中之王”。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历来有“花王”之称 图/视觉中国
“国色”和“花王”等倾向性很强的概念首先在民间与牡丹建立了关联性。唐宋两代,自帝王至平民,都热衷于观赏牡丹。宋代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又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见牡丹广泛的接受度。
明代文人诗中,有用“国花”指代牡丹的句子,清代更多。1905年,慈禧太后当政时直接将牡丹定为国花,并在颐和园建起了“国花台”。
牡丹寓意“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祥和富足”等,这正贴合了经济大发展时期广大民众的普遍心理需求,体现了和平年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荷花是“廉洁之花” 图/视觉中国
当然,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繁荣发展的今天也不能放弃自力更生、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所以说梅花的精神永远也不过时,我们不能丢弃这种顽强抗争、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大概是国花评选难以取舍的关键所在!
所以,国花之争还可能会持续下去。
关于国花,你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