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收集家长工作视频课堂播放引热议:“愧疚”不是感恩教育,那什么才是?(组图)
身为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孩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中年人,大家想过吗?如果有一天,学校开始大范围采集家长辛苦工作的画面,包括但不限于:
在装修现场打扫卫生、在工地上开挖掘机、在缝纫机前处理布料、在工厂焊接机器、在仓库折叠回收的纸箱......
然后剪成合辑、在班会课上投屏给孩子们观看,孩子们会是什么反应?
近日,安徽一名初中老师真的这样做了,意料之中,不少同学鼻子酸了,眼眶湿了,留下了愧疚的眼泪。
孩子们在给爸爸妈妈的小纸条上这样写道:
对不起,我错了,往后的生活里我会好好学习,不让你们操心,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知道你们的不容易。
世人皆知学习的重要性,却不知学习背后是父母几个月才能给上的钱,父亲在外面努力干活,为了我可以更好学习,母亲在家忙这忙那......我爱你们,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待。
一场典型的中式感恩教育,此刻实现完美闭环,老师一片赤诚,把整个过程发至社交媒体,不想却引来多方热议,有很多人赞成:
这样的素材才是真正的教科书。
现在的孩子,太享福了,不知道啥是苦,看看教育教育是好事。
这才是老师教书育人真正的意义,感恩第一位,学习第二位。
也有人担心此举会让父母从事底层职业的孩子自尊心受挫:
让家境不好的孩子更自卑,让家境好的孩子更自傲,你真是一个好老师!
“ta家长是拧螺丝的”“我爸爸是总经理” 你根本不知道这对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而更多、更鞭辟入里的批评则直击中式感恩教育的病灶核心:
首先是父母自己要生孩子的,其次他们生不生孩子都要辛苦工作。
我工作时很狼狈,但我不想让孩子看到我赚钱时的狼狈样子,那是我自己没有本事,不是他们造成的!
理解父母,但是父母做什么职业都是父母的因果,孩子是无辜的,教育和抚养是为人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愧疚,承担心理压力。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孩子既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也无法主导父母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无法决定父母的命运,这类通过诉苦、抱怨、煽情、自虐等方式让孩子感到愧疚,以达到让孩子服从、听话、感恩等目的,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支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长期负面的影响。
愧疚,是最没用的负能量
众所周知,人类有很多负面情绪:愤怒、恐惧、忧伤、愧疚......
感到愤怒可以向他人发泄,感到恐惧可以原地尖叫,感到忧伤可以默默流泪,都可以找到向外释放的出口,除了愧疚,刀口向内,孩子下意识会认为自己应该被惩罚,不自觉会攻击自己:
父母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我。
我不应该这么不懂事,想要那些好的,贵的东西。
父母为了我那么辛苦,我考这么点分真是对不起他们。
如果没有我父母能过得好一点,那我宁愿去死。
然后,他们真的感到痛苦和难过了,他们认为自己得到惩罚了,在那如愿以偿的片刻,他们是放松的,一次次自我攻击后的片刻放松,让他们沉湎,让他们把“都是我的错”内化为一种信念,那个叫愧疚感的东西就成了像大山一样稳固的情绪反应模式。
这样一个没有出口的恶性循环,孩子若没有外部援助,无力挣脱,心理能量将日复一复被消耗,终有一天,他们变得情绪低落,精力无法集中,更有甚者,变得自卑、敏感、脆弱。
而如果孩子打内心里认为父母过得不好,都是因为自己的拖累,如果每一点小的快乐,每一个小心愿的实现,都伴随着对父母的愧疚感,那么相应的,就是对自己深深的不配得到感,他们将很难再心安理得的快乐。
为了减少负疚感,要么,孩子会学着“懂事”“体谅”,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忽视、压抑自己的需求,满足别人的心意;要么,不敢付出,即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顾虑重重,缺乏主动成长、主动参与竞争的动力和勇气,变得越来越迷茫和焦虑。
过剩的愧疚感,不但消耗孩子自身,也消耗着亲子关系。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父母向孩子兜售自己的付出,实际就是将爱变成一场“明码标价”的交易,“你要多么努力才能对得起我的辛苦”,孩子被迫成为父母爱的“债务人”。
孩子每多一次得到父母以情感支配为目的的关爱,便多一份精神债务,多到此生无力偿还,人类回避痛苦的天性、债务人躲债权人心态就会出现,他们会主动切断和父母的情感连接,尤其到走入社会,能自食其力之日,很可能就是他们内心和父母“断亲”之时。
美国治疗师萨提亚说过,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有的只是期待、压力和负担。若我没有符合你的期望,我从你那里拿来的,便不再是营养,而是毒药,它制造了内疚、怨恨,甚至仇恨。
既恨自己无能,不能报恩,也恨对方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所有的亏欠,最终都化作了亲子间的一道道鸿沟。
“父母皆祸害”的锅
我们不背
以上,是无数网友亲身经历过的,且有相关心理学理论支持的,“愧疚”式教育的几大危害,所以,这又是一篇表达“父母皆祸害”、又是一篇声讨原生家庭的檄文吗?
不是的,适度的愧疚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的情绪体验,它能促进其与他人合作,更容易培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毕竟,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一个做错事情却没有一丁点内疚感的人、一个缺乏同理心、自私、冷酷的人。
比如,那些为了玩网络游戏,毫无自知的充值,花光家中积蓄的孩子,的确需要一点愧疚感教育,让其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再者,当我们亲自养育过两个及以上孩子,当我们深入观察过足够多的教育样本,一定对一句话深有体会,“孩子生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独特的基因”,所以教育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
有些孩子生来是响鼓,你不用重锤敲,给他足够的爱与自由就好;有些孩子生来就是那装睡的人,你漫天敲锣打鼓也叫不醒。
有些孩子生来神经大条,你需要不时来点情感刺激,让其睁开眼认清现实;有些孩子生来敏感细腻,你需要暂时帮他蒙上双眼,让其羽翼丰满前不被残酷的现实伤害。
最后,这种情感支配型的教育方式,固然有教育者自我太弱小、自身安全感缺失、不会在关系里课题分离等个人原因,但追根溯源,还是拜传统文化惯性所赐。在“父慈子孝”、“百善孝为先”的儒家文化规训下,中国传统的亲子关系形成了一种类似“产权型”的关系:
一方面,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愿意把全部资源甚至心力投注在孩子身上,无私奉献,毫无保留;另一方面,孩子也被看成父母的私有财产,孩子是“属于”父母的,因此容易产生控制欲。
这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主导下的“寄养型”亲子关系有所不同:
孩子是上帝寄养在父母这里的,父母只是代为保管,负责养育,最后交还给上帝,所以双方边界感更清晰、更自由,但相互之间的付出与责任也轻很多。
两种亲子关系有各自的形成背景和社会意义,也各有利弊,但个人认为,选择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应该一以贯之,一边给他“寄养型”的自由,一边给他“产权型”的庇佑,权责不对等的结局,太多经济优渥、有条件散养的家庭已经帮我们试验过,大概率会收获一个没有独立生活勇气的空心人,于普通家庭而言,这其实是一个更大的灾难。
感恩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回事件本身,我们来看看最初的最初,老师在视频下方置顶的留言:
“如果一个孩子能懂得感恩,就会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能理解老师一节课的辛苦,内心深处会有所触动的,我没有办法让每个孩子成绩好,但是我想办法让每个孩子内心都温暖,有一盏灯,去照亮周围,去温暖周围,学会感恩,感恩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出发点真的特别好,所以我们不如把注意力聚焦回来,探讨感恩教育正确的打开方式:
1、不把孩子看的太重,不过度付出
现在很多家庭,5、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还没有提出要求前,家人就为他考虑的十分周全,孩子从来没缺过什么,不知道“有”与“没有”的区别,只知道“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殊不知太容易的得到,往往不被珍惜,且一个人长期自我过重,小我过大,会无法正确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比如父母偶尔一次未满足他的需求,他会怀疑父母的爱;老师正常批评他几句,他会认为老师在侮辱他人格。
相反,若我们给孩子一个恰当的家庭地位,在必要的时候让他受一点“苦”,他能更客观看待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同样的情形,他知道父母有父母的难处,老师指出自己的错误是职责所在。
如此,有了对比,当父母排除困难满足了他的需求,当老师讲完课多叮嘱了他几句,他才知道这是别人额外为他做的,他自然而然懂得珍惜,知道感恩。
2、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愧疚之心
受近来互联网广泛传播的“出身决定论”影响,现在不少普通父母对孩子存在一种亏欠心理:
我们家庭条件一般,无法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我们文化修养不足,无法在思想上更多引领孩子;我们资源严重匮乏,无法给孩子更宽阔的人脉网......
长此以往,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欠他的。
可,父母子女之间的缘分,原本是命运注定的安排,不存在谁欠谁的问题,与其让孩子沉溺在对命运不公的怨怼中无法自拔,不如让他看见自己切实拥有的:
我们虽然家境普通,但却是光明磊落地赚钱;我们虽然资源有限,但所有可以给的已经给到你了。
如此,做一个诚实、成熟,懂得课题分离的家长,反而能收获一段坦然放松的亲子关系;有多少给多少,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反而能收获尊重与感激。
3、身体力行,真知灼见
“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今的孩子,身处新媒体时代,信息来源太多,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太多,但做的机会却很少,没有身体力行经历过一些事情,无法感同身受,无法把听来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是货真价实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不如,让孩子深度参与家庭生活,看到社会真实的模样:
让孩子洗几次衣服,他自然知道洗衣服不是仅仅放在洗衣机里那么简单;
让孩子当一段时间大厨,他自然能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让孩子做一个假期的采买,他自然会去计算维持一个家庭正常运转需要多大花销;
让孩子去勤工俭学些日子,他自然能共情父母工作的不易......
一句话,脑子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大脑知道变成身体知道,只有“感同”才能“身受”,才能真正感恩他人对自己的付出。
4、先爱自己,再爱孩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爱不是用来回报的,爱是用来传递的,当我们给孩子种下爱的种子、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快乐时,他会忍不住对周围的一切感恩,感恩亲人,感恩社会。
但这爱的种子从哪里来?无他,来自父母,父母首先爱自己,父母自己过得开心,自然会把满溢的爱给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