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16名“童工”7年洗8万台车,收入高达几百万:他不出名,天理难容(组图)
深圳有一家洗车行,极为特殊。
每位来到这里洗车的客户,都会留下很深的记忆。
因为洗车行的员工没有一个“正常人”,而是一群心智障碍的残疾人。
2018年,有人为此拍摄了一条名为《洗车行的喜憨儿》的视频,引发无数网友关注。
视频中介绍,洗车行开业3年多,这些喜憨儿累计为顾客清洗了3万多辆车。
一晃5年过去了,这家“不一般”的洗车行还在吗?
洗车行老板,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喜憨儿洗车中心”背后的老板,名叫曹军。
故事,要从20年前曹军初为人父说起。
2002年,还沉浸在新婚蜜月中的曹军升级当爸爸了。
可还没有高兴多久,就迎来了一个噩耗。
他的儿子,是一个脑瘫儿。
孩子生下来七个月被诊断为“发育迟缓”,医生说:
“孩子未来的智商,可能只能停留下六七岁…”
这个消息,像从天而降的巨石重重压在夫妻二人的心头。
焦虑、急躁、无助感从四面八方奔袭而来。
儿子确诊后,曹军养成了一个习惯:
晚上睡觉前,不再喝水。
夜晚能够放大人的情绪,他怕半夜醒来会加深自己的哀愁,更怕控制不住的担忧:
“有一天自己和妻子离开人世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该怎么办?
他会不会衣衫褴褛、饥肠辘辘地流落街头?”
每每想到这里,曹军都心如刀绞。
如何让儿子有尊严的活着?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十几年。
忽然有一天,曹军脑子闪过一道灵光,他意识到如果一直这样焦虑下去,并不是解决办法。
既然想让孩子有尊严地活着,就得让他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立足的前提是对这个社会有价值感。
就算是脑瘫儿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价值,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寻找能让孩子发挥价值的方向。
于是,曹军开启了对各个行业的了解。
经过对上百个行业的考察,曹军认为洗车行的工作比较适合心智障碍者。
因为洗车这个工作,不至于让孩子们与社会脱节,每天接触到的人或事也相对简单。
可是这个想法萌生没多久,曹军就又被另外一个问题难住了:
洗车是群体性工作,儿子无法独立完成,想要开洗车行就要招聘员工和儿子一起干。
但招聘来的员工会不会嘲笑自己的孩子?这会不会让本就心智不全的孩子内心更加抑郁?会不会害了自己孩子?
这个问题,曹军思考了许久。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大胆的做法:洗车行只招募心智不全的脑瘫儿!
这样一举两得。
首先,一样的条件下,孩子们就不会出现互相嘲笑的情况,甚至会互相依靠、抱团取暖。
其次,在自己孩子立足的同时,还能捎带着跟儿子情况一样的其他孩子们也立足起来,也算是对社会做贡献。
“我有一个梦想。”
“我希望有朝一日,所有的喜憨儿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不是怜悯。”
最初提出开洗车行这个想法时,曹军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洗车是服务行业。
大部分喜憨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欲比普通家长来得更敏感,他们无法想象自己的孩子做这样的工作。
所以在起步阶段,与其说招募喜憨儿,其实是曹军挨家挨户地做喜憨儿家长的工作。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曹军终于做到了。
2015年,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深圳的某个角落里,一家只收喜憨儿做员工的洗车行正式宣布开业,这也是中国第一家。
这家洗车行,是曹军和9名“喜憨儿”的家长凑了100万元,共同创办的。
这一年,曹军的儿子不到13岁。
开业没多久,店里喜憨儿的人数就发展到了16名,这16名孩子的背后,是16个挂心牵肠的家庭。
16人中,每天开工最早的孩子名叫种(chong)新来。
种新来是甘肃人,3年前独自坐5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深圳打工。
因为患有脑瘫,行动不便、语言含混,没来“喜憨儿”洗车行之前他找过很多工作,不是被嫌弃就是被中途辞退,一直没有合适的去处。
一次,他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喜憨儿”洗车中心的报道,便下定决心:
“我要去这个地方。”
种新来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为了节省生活成本,他直接寄宿洗车行里,每天负责开门、锁门,永远是第一位开工的。
通过试用期后,种新来签下了劳动合同,得到每月2230元的工资,拥有公司缴纳的五险一金。
他终于可以像那些普通上班族的一样,通过双手养活自己。
看着到手的工资,种新来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他喜欢这个地方。
这种被认可、被尊重的感觉,是以前的他想也不敢想的。
很多人觉得洗车是个简单容易上手的事情,但对于“喜憨儿”来说,可能需要多次示范,他们才有可能学会并且掌握。
起初,为了保证质量完成顾客的洗车任务,5-6个孩子洗一辆车要1个小时以上。
但在调研过程中,曹军发现顾客对洗车的要求无非有三点:
1、时间不能延长;
2、干净的程度不能打折;
3、价格不能比其他洗车场高。
为了提升洗车速度,别人家2人洗一台车,他们就5个人洗一台车。
这样下来,速度刷刷就上去了。
通过专业培训,喜憨儿基本都能达到标准的洗车要求。
但是很快,曹军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相较于洗车,更难的是生活规矩的树立。
对大多数喜憨儿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家门与社会接触。
“车子里顾客放着的东西很喜欢,能不能拿走?
上班坐地铁旁边的姐姐好看,能不能触碰?”
当然都是不能的。
但这些都要曹军和特教老师一遍一遍重复地教,直到喜憨儿们明白“守规矩”的重要。
当喜憨儿学会规矩后,“一根筋”就成了他们可爱的优势。
他们对清洗的顺序和干净程度有着近乎苛刻的执着:
洗车时一定要从左后方开始擦起,从上到下绕车一周,不能有丝毫遗漏的。
有的地方该洗五遍就是五遍,少一遍都不行。
一次,隔壁停车场的司机师傅借洗车行的餐桌吃饭,天气炎热,师傅顺手就脱下了上衣。
有一个喜憨儿看到了,特意跑来劝告:
“请穿好上衣,这样不文明。有很多女顾客来洗车,你这样是不对的。”
直到师傅穿好上衣后,那个喜憨儿才去休息。
一开始,大部分客人来这里洗车是出于同情和爱心。
时间久了,他们发现这里洗车的孩子,工作态度非常认真,而且还很讲礼貌。
就这样,喜憨儿洗车行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他们不是抱有怜悯而来,而是真真正正认可“喜憨儿洗车行”的员工。
有一件让曹军印象很深刻的事:
一次,有位顾客,在洗完车后挑了一堆毛病,想要减免一点费用。
这种事搁到正常老板头上,肯定不会太高兴。
但曹军不一样,他高兴的差点哭了出来。
因为这说明终于有人把这些孩子当正常人来看待了,不再带着怜悯、同情的目光。
冲着这份平等看待,曹军当场给这个人免了单,以示庆祝。
更多时候,曹军碰上的都是心善的顾客多给钱或者不要找零钱,不过无一例外,曹军全都退了回去。
后来,他在车行贴了一个公告:
不收小费。
为什么送上门的钱也不要?
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会负面影响。
“如果其他顾客看到了,很有可能会产生心理负担。但我们是开店做生意,你出钱我服务,不能爱心绑架。”
再者,从商业角度看,这种行为也是不可行的。
对于顾客本身而言,一次多给,那下次怎么办呢?
每次多花钱洗车,长此以往,这个店也就开不下去了。
在曹军看来,切实的价值才是一个人立足于这个世界的根本。
一味绑架别人的爱心和道德,不可取。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服务得到顾客的认可,同其他洗车行比较时,愿意成为回头客,愿意来这办卡,这才是良性的行为。”
随着时间的流逝,曹军开办的洗车行彻底得到了孩子家长们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截至2022年底,曹军的这家洗车行7年时间洗了8万多台车。
不仅如此,这股让喜憨儿自立的风还吹遍了全国。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8家喜憨儿洗车中心,共解决了400多名心智障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更甚是,曹军的洗车行还惊动了国家残联,直接将这个项目列入了推广名单。
这些原本被放弃的孩子,因为这份工作有了全新的人生。
当曹军被记者问到,为什么要叫他们“喜憨儿”的时候,他的眼神飘向远方,思绪似乎也回到了多年前。
他说:智障、傻瓜,实际上是一种很刺痛的叫法。
“喜憨儿,就是我们这些父母对孩子的一个期望。非常喜悦,非常单纯。”
如今,曹军有一个更长远的计划:
创建一个托养中心。
等孩子们退休了,就可以住进托养中心,老有所居,老有所养。
这样,即使爸爸妈妈有一天不在了,也可以放心。
“这个人生就这么圆满了,也不用那么害怕面对这件事情。”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也许,曹军明白一个道理:
善待别人的孩子,也就是善待自己的孩子。
他的善举,让更多人相信:
这世上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和问题,但总有一些人,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他们就像是黑暗里一束光,让更多人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