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议长闹剧凸显极端政治,美国民主品质恶化指标(图)
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黯然下台,除了是一出共和党内斗戏码,更是美国民主品质恶化的一项指标;从民众冲进国会山庄阻止议员认可总统大选结果、众院发动对美国总统的弹劾调查,到如今撤换议长,在在显示政党恶斗只增不减,如今众院停摆,影响援助乌克兰预算,美国总统拜登急忙安抚盟国建立信心。
针对2021年1月6日国会山庄事件,到目前为止美国民众依然两派看法,正如同部分的共和党支持者迄今坚信前总统特朗普才是赢得选举的那个人,这已非个人胜败问题,而是美国民众对选举和政治制度的信赖程度。
麦卡锡面临的挑战比基层民意趋势更复杂,他的弱势领导从十五轮议长投票一度难产时就开始;共和党只以些微优势占据众院多数,面对争议法案和敏感议题,必须分头寻求党内激进派与民主党人士的合作。
从麦卡锡处理蔡英文总统过境一事,可看出他是温和派领导人,并未随共和党抗中风潮起舞,乘机大肆炒作台湾议题激发中国大陆的反应。
但这份温和并未能让众议院在重大议题取得共识。在预算等重大问题上,共和党人不满麦卡锡与民主党合作,民主党人批评麦卡锡并未能带领共和党摆脱特朗普带领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极端主义。
拜登2020年赢得选举的那一刻,誓言要带领美国走出极端政治,要做全民总统;美国参院多数党前领袖戴绍在拜登就职前接受本报专访,直指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问题,政治人物和民众在政治或政策议题上的立场南辕北辙,中立消失,彼此难以妥协且差距日益扩大。
两党都在盘算,对方阵营越是混乱自己越有得利机会。民主党人士在这一役作壁上观,联邦政府关门、援助乌克兰等问题依然迫在眉睫,只怕也很快笑不出来。
以政治学者杭亭顿的理论,民主浪潮有进有退,始终在与民粹和专制作斗争。杭亭顿将观察放在新兴民主国家,如今,美国这个百年老牌的民主国家也面临这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