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全职儿女”...澳洲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遇冷,“大厂梦”渐行渐远!“要是没留过学就好了”(组图)
选择回国择业的澳洲中国留学生们,遭遇了国内多年来最严峻的就业形势。
他们感觉“太卷了”,也焦虑于其中的“关系户”、“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
“大厂梦”正渐行渐远,实际情况是,他们中的部分尝试摆地摊和直播带货,或不得已赋闲在家,尴尬地成为了“全职儿女”。
“我要是没有留过学就好了,”有人失望地说。
“被‘关系户’和‘性别歧视’打败”
因为疫情,就读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Lina被困在国内,上网课整3年。去年底,她在家乡江苏毕业。
本以为赫赫有名的澳洲“八大”可以帮助自己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上“一马平川”,事实却是,她至今待业在家。
“这半年投了有80多份简历,面试的只有10家,屡次失败。一个上海月薪五千的工作,居然‘剑桥’(大学)回来的都去抢。”
“感受就是太卷了。我进过一家航空公司的‘终面’,最后还是被‘关系户’和‘性别歧视’打败。外企应该是留学生毕业首选,但想要快速入职,还是看社招内推。”她自称每天都在无力感中挣扎。
4月,Lina终于接到一份上海私企的offer,“还是靠的内推,不然也没戏。”她并无开心,反而最终放弃。
“这个工作跟我的学历和专业不匹配,工资也很低。一个月6000,在上海交了房租,恐怕连吃喝都成问题,那我图什么呢?”
Lina称国内求职经历令自己很焦虑(图片来源:供图)
毕业即失业的Lina遭遇了中国目前严峻的就业挑战。7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公布了二季度及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其中,青年人失业率数据颇受瞩目。
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16到24岁、25到59岁劳动力的失业率,分别为21.3%和4.1%。其中,前者达到了2018年有该项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不仅如此,今年将有“创纪录”的1158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而失业的年轻人只占中国城市地区潜在劳动力的1.4%。
“有时候觉得很酷,有时候觉得丢脸”
形势“凛冽”,Lina却并不想“屈就”,“还是想找一个办公室的工作。”
事实上,她的“白领梦”遭遇的却是中国目前需求正在减少的事实。
经济学人智库指出:“由于近几年来中国政府着手监管房地产、教培、数字经济、金融和娱乐等多个行业,有相当一部分岗位已经不存在了。”
BBC称,“中国经济正趋向以服务业为导向。202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约75%的青年雇员在服务业工作,比如外卖员、餐厅服务员等。对于许多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所追求的高工资、高技能的岗位,并没有很多。”
这种导向也让27岁的Pandora不得不“从善如流”。她于2019年底从澳洲国立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东莞后,由于时逢疫情,她干脆横下一条心来在国内就业。
其首选是“大厂白领”,海投简历后,她只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最后却不了了之。
Pandora的手做咖啡摊(图片来源:供图)
“坐”不进大厂办公室的她,在朋友介绍下当了一名英语培训老师,但是供职的培训机构却在疫情中受到“毁灭性打击”。“新东方都倒了,我们那里业绩直线下滑,员工一走就是一半。”
接着,国内掀起了“摆摊热”。她重整旗鼓,在家附近的露天市场上支起了一个摊位,卖手做咖啡和柠檬茶。
“我们东莞摆摊氛围很浓。有时候觉得摆摊儿很酷,有时候觉得丢脸,身边的人也会不理解,说活不下去或者没有能力的人才会去摆摊。”
“我是因为在澳洲时喜欢上了咖啡,开始的时候还行,一晚上几百块都是有的,但收益越来越不好,所以做了2个月就不做了。”
Pandora给客人打咖啡(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
2020年,上届中国总理李克强让“地摊经济”一夜之间成了热词,称其为“中国生机”和“人间烟火”。截至今年6月,至少已经有南京、成都、合肥、杭州、长沙等27个中国城市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BBC表示,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却认为,虽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就业问题,“但地摊经济肯定不是经济的动力。”
“我算是‘全职儿女’,但不是‘啃老’”
高企的失业率除了让部分澳洲华人回国摆地摊,还导致了“全职儿女”这一“岗位”。
BBC称,他们大多是在职场初期受挫或职业进入瓶颈期,决定回到家里与父母同住,通过陪伴父母或承担一些家务来获得认可。
28岁的Vivian就是其中一名。她在澳洲生活了14年,去年底完成硕士学位,回到中国北方家乡。
如今,她每天的生活是从中午12点自然醒开始的,“然后做做家务,帮父母做一下午饭和晚饭,有时候跟闺蜜出去玩一玩。”
“我算是‘全职儿女’,但不是‘啃老’。我在墨尔本的时候打过工,攒了一些钱,而且家里也不指望我的收入。”
想在国内长住发展的她,回国初期曾入职外企,但几个月后辞职。“国内的外企都入乡随俗了,企业文化偏本土化,加班特别普遍,压力也巨大,跟我在澳洲的感受很不一样。”
“晚上睡不着,活得像个行尸走肉。”
“全职女儿”Vivian(图片来源:供图)
BBC表示,“全职儿女背后,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经济严重下滑、萎缩的现状”。“GDP每下降1%,就意味着减少250万就业人口。”
中国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6.3%,然而,“该数据高企主要因为低基数效应影响,去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受到疫情及上海等地封城影响,GDP仅增长0.4%。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称,目前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回复缓慢,国内储蓄率居高不下,抑制了消费;房地产市场几乎没有好转的迹象,上半年住宅投资同比下降7.9%。
此外,全球经济疲软压抑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5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7.5%,6月份下降12.4%。
“我现在还是在匍匐前行”
在澳洲拿到学位的Lina和Vivian都感到,高学历或海归身份不但没有给就业“添砖加瓦”,甚至成了一种“负累”。
Lina说,“要是我没有留过学就好了,要是学历各方面一般的话,工资少一点就少一点,可能也能安心混口饭打个工。”
“要是我去饭馆、超市、美甲店打工,我父母肯定不愿意,毕竟花了那么多钱去留学,但现在学历有什么用啊?”
为此,她甚是焦虑,“我都抑郁了,为了找个工作,晚上睡觉开始做噩梦。”
Lina最终定了月底回澳的机票,重返求职“战场”。“毕竟在澳洲薪水会高一些,也能学到更多,想趁着年轻折腾折腾。”
(图片来源:网络)
“全职女儿”Vivian的压力也不小,“父母没有特别催我赚钱,但自己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个等待的时间真的很磨人,其他同龄人也有找到不错工作的,让我更焦虑了,路在哪里啊?”
而摆摊失败的Pandora又一次站了起来,她今年做起了直播带货。“跟当初大厂的理想越来越远了,但我只能坚持,站在风口,”她无奈而伤感地表示,“我现在还是在匍匐前行。”
Pandora正在直播带货(图片来源:供图)
除了留学生,从澳洲回国的打工度假者也在就业“寒冬”中煎熬。成都的Emma在30岁的今年重拾书本走进自习室,准备司法考试。
“这条路总不会让我再失业了吧?”她无奈地说。
据BBC报道称,未来几个月,国内的青年失业率可能会继续上升,8月份左右将达到峰值。
(记者 艾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