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红虐猫事件:超过十万人联名呼吁当局以“寻衅滋事罪”起诉博主(组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中国引发舆论愤怒的网红“杰克辣条”因虐猫被当地派出所释放后,再度上传虐猫视频引发新一轮民愤。
中国曾多次出现虐待小动物的事件,虽然多次引起舆论注意,但是一直没有确立相关法律惩罚施虐的人。(ABC News: Luke Rosen)
警告:本文的一些描述恐引起部分读者不适,请选择性阅读。
目前,中国宠物领养平台“握爪”手机应用已发布五分告知书,呼吁公权力机关通过执法阻止虐待动物的行为,并组织律师团召开法律方面的专题研讨会。
该平台还收集了超过十万名中国网民的签名,联名要求阜南检方以“寻衅滋事罪”对虐猫者提起公诉。
发布虐猫视频的是29岁的中国安徽省的短视频博主徐志辉。他从四月中旬开始把一系列令人胆寒的虐待行为拍摄了下来了,并发布在网上。
徐志辉于4月27日凌晨被送至安徽阜南县城北派出所,遭到治安拘留。尽管他在微博上发表道歉声明,但有网民称他在5月7日再次在社交媒体平台直播虐猫。
在此之前,他以网名“@杰克辣条”经营着多个社交媒体账户,包括一个拥有40多万粉丝的Bilibili账户和一个拥有2万多粉丝的微博账户。
他的社交媒体日常发布的主要内容都是美食题材。
社交媒体掀起风暴
徐志辉虐猫的消息和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在中国和海外迅速传播。微博、抖音、TikTok和推特上的众多博主对此事表示震惊和声讨。
“这样的人是不会改变的,”一个微博用户写道。
还有网上留言写道:“今天他虐猫,明天他杀人。”
事件发生后,徐志辉的Bilibili账户显示处于被封禁的状态。中国青年报报道称,QQ平台上上百个虐猫的账号被封停。
拘留徐志辉的法律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并非任何动物保护法规。这也引发动物保护人士呼吁中国设立动物保护法。
具有半官方性质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也明确在微博发文表示“支持动物反虐立法。 善待生命,是为人底线!”
“落后于最先进的国家201年”
虽然中国有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但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明确反对虐待动物和保护动物福利。
2020年,一名中国保安向一只猫泼开水的故事在网上疯传后,中国官媒中央电视台呼吁迅速立法禁止虐待动物。
2021年,家庭监控摄像头捕捉到了上饶新冠防疫工作人员殴打宠物狗致死的过程。这也在执行强力“新冠清零”政策期间引发了一场关于禁止虐待动物的舆论风潮,相关立法呼声再次出现。
美国休斯顿大学市中心分校(University of Houston-Downtown)中国动物政策和法律副教授彼得·李(Peter Li)在接受ABC中文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时候需要通过一部反虐待法来阻止对动物的暴力行为。
“中国陷入了一场“内战”。关心动物的人和不关心动物的人在这个重要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拉锯战,”李博士说,“中国当局被拉向两个相反的方向”。
“如果以英国的《马丁法案》(Martin's Act)作为比较标准,中国在反虐待动物立法方面落后于最先进的国家201年。中国已经到了考虑制定反虐待法的历史关头。”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Downtown)动物法律和伦理专家黛博拉·曹教授(Deborah Cao)指出,由于中国没有将人类虐待动物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地方政府和警方尽管想要有所作为也只能通过其他的法律予以管理。
“迄今为止,尽管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暴力和虐待动物的案件,尽管许多普通中国人强烈谴责你上面提到的这种残忍行为,但中国政府并没有选择[立法],”她说。
为什么中国难以立法?
曹博士认为,中国难以出台防止虐待动物的法律是因为政府的不作为。
“如果政府愿意,它可以立即立法禁止虐待动物,”她说。
两派争论的核心是:动物是否与人一样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
“动物福利”派主张,只有人类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动物只能被动地接受人类提供的“优惠”,立法不能赋予动物法律权利。与之相对的“动物权利”派则认为动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可以享有法律权利。
但是李博士认为,这两类派别仅仅存在于中国的学术界,在实际当中,立法带来的利益冲突才是相关法律难产的主因。
“那些反对反虐待立法的人争论并担心这样的法律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动物农业、野生动物养殖和其他使用或利用动物的行业不利。商业利益集团也反对反虐待立法。”
“时至今日,中国政府不明智地站在了反对动物保护立法的商业利益和社会力量一边。 ”
目前中国真正在法律意义上被“保护”的只有野生动物,且受到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有限,其方式是通过名录管理和行政执法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
ABC中文在发稿前联系了中国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置评,但在发稿前没有得到回应。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