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女子66岁倾尽遗产买了套18平微型房,被网友骂惨了...(组图)
Sue Powell今年66岁,领着养老金,现在一个人住在怀卡托。
本来她和老伴Peter住在汉密尔顿Western Heights的一套两层四居室的房子里,每周租金260纽币。
“我们一直以来都买不起房子,让孩子在家里接受教育也是我们的选择,我俩都是为教会工作的,赚不了多少钱。”
但自从Peter去世后,她越来越觉得租金是个大问题:“我当时和其中一个女儿住在一起,但我知道她自己一个人住也是可以的。”
思前想后,她决定买一套房子——但毕竟高房价摆在这,并非说想买就买得起,更何况她连每周260纽币的租金都觉得压力大了。
后来,她想起了丈夫年轻时曾经住过房车的那段经历,继而开始对微型房(tiny house)产生了兴趣。
最后,她将丈夫在2012年留下的遗产、2017年父母留下的遗产,以及她公公给的一笔资金凑起来,买下了这套11.5万纽币的微型房。
她的房子不大,7.2米乘2.4米,18个平方不到。
2020年12月,建商已经把她下单的微型房建好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放哪呢?
后来Powell想起了在Huntly开牧场的朋友,于是就以每周100纽币的租金,把那套房子安在朋友的土地上。
租金包含水费和电费,Powell家的热水器是烧火的,9公斤装的煤气夏天大概能用42天,而冬天大概能用30天。
门外是一个两米乘三米的露台,让她可以把生活区域延伸到户外。
房子有一个堆肥厕所,燃气热水,并通过房车的方式连接电力
Powell说,她喜欢这种乡村生活方式。
“我看着Taupiri山,牛群时而靠近时而远离,我热爱这样的生活。疫情期间我被困在这里了,也让我对这个农场越发了解。”
对她而言,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会一个柜子一个柜子地清理;在二手网站或者社交媒体上卖掉,或者把它们送给别人。打开车库的包裹时最让我难过,因为Peter以前经常会雕一些小木雕,我总会找到一些我都不记得了的可爱小玩意。”
而那些较大的家居物品,Powell把很大一部分都捐赠给了汉密尔顿教堂,由他们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Powell希望其他人去了解她的生活方式,以此作为一种积极,更易于接受的选择。
“我希望有更多人过上这样的生活,尤其是很多人买不起房,很多人的房子被贴上红色标签(编者注:议会给受飓风洪水损坏的房屋贴上红色标签并评估损坏程度),我过的不是另类的生活方式,我住在一个可负担的房子里,其实不需要很大的面积就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她说:“当我听到人们在为生活挣扎时,我感到有点沮丧,为什么他们不明白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呢?”
现在,许多新西兰人都推崇“微型房”式生活。
例如44岁的Bethan Collings放弃了用一成首付买一套65万房子,转而用这笔钱买了一间微型房。
目前她以每周100纽币的价格,租了奥克兰南区一块私人土地安家。
她现在的目标是能买得起一块地皮,安放自己这套微型房。
对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少网友也表示认同。
“我喜欢大一点的‘小房子’,只要没有贪婪的房东,温暖干燥的乡村地区,或者什么地方都可以,我再也不想租那种又冷又湿,还是单层玻璃窗的房子了。”
而回到Powell的经历上,当她的故事在媒体上发布后,更多人是从“现实”的角度去看待她的遭遇。
“能做出改变是好,但自己看到‘光明’不代表其他人都可以或者必须这样做。她很幸运,租金便宜、继承了遗产、得到了资金支持、能在乡村地区生活,很棒,但这对于所有处于困境里的人而言几乎都不太可行。”
“为你感到高兴,我真的很欣赏你的态度。但当你评论说‘我在人们挣扎求存时感到沮丧’时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能继承两笔遗产、一笔可观的现金资助、以及有人愿意分享他们的土地。有很多人真的是在苦苦挣扎中。”
不知各位对此又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