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41天榨干1800万! 海归女硕士逼死老公一案宣判, 这些细节轰动全网(组图)
这几天,一个8年前曾经引起全网轰动和讨论的事情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
因为在长达5年的官司过后,这个案子终于有了一个审理结果。
我们看了很多网友留言,诅咒与谩骂居多。咱们今天不骂人,但要聊一聊最本质的——如何杜绝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1
荒诞的悲剧
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话不假,尤其是在一些耸人听闻的事件中,互联网非但有记忆,还特别深。
2017年9月,一个颠覆人们三观与认知的爆炸性新闻刷瘫了当时的朋友圈——闪婚41天后,由于妻子翟某某索要千万财产,导致从事IT行业、手机应用wephone创始人的丈夫苏某某被迫在网上留下公开遗书后于9月7日凌晨跳楼自尽。
2017年3月,苏享茂和翟欣欣相识于婚恋平台。
根据婚恋平台的资料显示,翟欣欣是个高材生,毕业于北京交大,之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研,是个海归硕士。
除此之外,翟欣欣的家庭条件较好,其父亲是大学教师,而母亲在国企工作。翟欣欣是独生女,因此也是在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宠爱中长大。
与家境殷实,一路接受高等教育拥有顺风顺水人生的翟欣欣不同,苏享茂则家境较为清贫。但出身条件并不优异的苏享茂则一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走向成功。
苏享茂出生在农村,但从小努力学习,成绩优异。他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他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从零到一,为自己拼搏出千万资产。
内向的苏享茂不太擅长与女性交往,于是想通过婚恋平台结识女生,走上婚恋。也正是通过婚恋平台,苏享茂遇到了热情主动的翟欣欣,感受到了怦然心动。
就这样,在认识的41天后,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而悲剧发生时,两人认识也不到6个月。
自杀前,苏享茂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发布消息,原文如下:
2018年,苏某某的哥哥发布微博称,已将翟某某告上法庭,要求法院撤销苏某某价值近千万的赠予并要求对方返还近百万现金。
2023年4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该案作出一审宣判:
“翟欣欣退还苏享茂家属现金、汽车共近千万以及撤销翟欣欣海南、北京两套房产的个人所有权。”
宣判后,有网友还贴出了翟某某的“个人发展史(这段经历未经官方核实,仅可作为参考)”:
她的第一任:丈夫北京某大学研究生,2011年结婚三个月后离婚,跟丈夫索要了20万青春损失费及一台大众轿车。
第二任:2012年她在某婚恋网上注册了年费6万的会员,结识一位富二代,结婚后快速离婚,分得750万人民币和一台宝马车。
第三任:她通过结识了一位北京本地富人,要求其给她在北京5环内买一套别墅才可结婚,结婚没多久后逼迫对方离婚,分得一套别墅。
第四任:苏某某,创办了北京曵尾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WePhone。闪婚后,她要求离婚,且用掌握了他公司偷税漏税证据相要挟,令其拿出一千万给她方可离婚。苏某某支付了600多万现金,由于公司资金出现问题,又打了300多万欠条。
由于她催300万太紧,苏某某于2017年9月7日凌晨5点从北京市家中的楼顶跳楼自尽。
2
找原因,杜绝悲剧再次发生!
30年前有一句话,叫做“婚姻是爱情的结果,孩子是爱情的结晶”。
随着时代的更迭,在20年前又有了一句话,叫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爱情不要孩子也罢”。
而随着时代的进一步“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失望地意识到,也许大多数婚姻只是一桩冰冷的交易——互相讨价还价讲好条件,再像快餐生产线一样“按部就班”结婚,生孩子,吵架。
这种悲剧出来以后,愤怒谩骂没有用,慨叹“世风日下”也没有用。重要的是找方法去杜绝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为什么英国和欧洲极少有同类的新闻?
首先,婚姻这个事物本身在英国和欧洲就已经慢慢走向衰落。甚至有人预测,婚姻制度就像《三体》里描述的那样,最多200年,就会彻底消亡。
近十年来,无论在英国、法国还是荷兰及更多的欧洲国家,选择婚姻的情侣都呈越来越少的趋势,选择注册同居的情侣逐渐在比例上形成压倒优势。
在全欧很多国家,同居情侣的人数已经和选择婚姻的人数基本持平了。
截至2019年的国家统计,注册同居家庭是英国第二大家庭类型,有350万(18.4%),其次是单亲家庭,290万(14.9%)。
自2008年开始,英国结婚夫妻的家庭比例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同居伴侣的比例则从15.3%上升至17.9%。‘同居家庭’是英国第二大家庭类型。
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其实就是同居协议的拥护者,他与伴侣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前,都是同居关系,而不是婚姻关系。
欧洲人为什么如此认同注册同居呢,我们来简单总结三点:
1. 注册同居手续比婚姻方便
2. 享有多数与婚姻同等的权利
3. 分手时比离婚成本低很多,省时省力省麻烦!
这三点恰恰就断绝了婚前漫天要价,分手时威胁恐吓的可能。
另外,即便选择了婚姻,也依然可以选择双方经济独立、互不干涉,婚前财产公证,尽可能避免婚后因金钱产生的不愉快。
聊完婚姻制度,再说说婚恋方式。
打开国内个别的婚恋软件,除了要收取高昂的会费,还常用物化修辞去形容男女会员们。比如:“可以睡睡,性价比一般……”。
某沿海发达城市的婚介还让“质量高”的男会员变成只骗睡部分“高质量”女会员的婚托。
女会员们支付了高额费用,原以为能钓来“金龟婿”,没想钓来的却是……
其他的恶劣套路也有不少,我们不一一赘述。
在英国和欧洲,游戏规则与婚恋环境就大不一样了。如果你让一个正常英国人、欧洲人排列自己的学历、职业、职务、车子、房子、票子以及是否是公务员等条件去配对别人,还要搭上自己几个月收入,他们会直接问你:“你嗑·药了吧?”
西方青年也没太听说过“媒婆”这个职业,即便听说了,大概率也不会去认同。
3
什么才是“百年好合”的本质?
其实也别提结婚啊,注册同居啊这些形式,在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甚至全欧洲乃至南北美和澳新,男女交往大多是AA制,注册同居的伴侣差不多也是各花各的,注册共同持有账户(joint account)进行日常生活开销的支付,甚至不少夫妻婚后也都是独立财产,至于什么车,房,彩礼,嫁妆啊,至少数十个国家的人对这些真心不太看重,甚至有些都没听说过。
百年前,一位法国作家讲过,奢侈的钻戒之所以奢侈,只是因为它绑架了爱情,其本身并不值钱。
因此,百年后的中国某些青年“吸取教训”——“本身并不值钱”的钻戒只是当做标配了,然后直接拿房子、车子提要求。
与此同时呢,欧洲青年同样“吸取教训”,他们并不会因为追寻“高贵的爱情”,“永恒的浪漫”而去砸锅卖铁买一个钻戒。很多普通青年情侣用来见证“百年好合”的婚戒很多是廉价的,某些甚至都不是金属的。
当然,他们能够如此“心大”地“闲庭信步”,也是因为背后有足够的医保、社保、免费教育支撑。
这些青年把不买这些奢华物品节约下来的资金去进行全球旅行或是提高切实的生活质量。毕竟,莫泊桑的不朽名著《项链》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让欧洲青年明白了过日子比过面子重要得多。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对情侣从谈恋爱开始,吃饭、去酒吧、去夜店,甚至去电影院,早已养成了分开买单的习惯,能尽可能达到爱情不与金钱挂钩,那么,结婚以后会有任意一方找对方开口要特斯拉,要大房子吗?
其实,财物上的严格独立也是情侣们对自己和对方实实在在的尊重,同时更避免了很多纠纷。或许,“自由”首先源于“独立”。
真正的爱情,只会在两个自由的灵魂间产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讨价还价,不应该成为谈婚论嫁的标准起价。
关于婚恋所产生的悲剧以及如果从根本上杜绝这样的悲剧我们就先聊到这里了。
总结起来就是:
1.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别把结婚生子当成冰冷的交易
2. 从结构方面就尽量切断借助婚姻作恶的可能
如果这些做到了,相信年轻人的未来的选择会更多,对待人生大事也会更理性,更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