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端养老院一段偷拍视频,揭开了世间最大骗局:我们注定是最孤独的一代(视频/组图)
本文转载自好品文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老了后的生活是怎样?
我看到网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
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不结婚,不要孩子。
老了以后,跟三五好友一起,潇潇洒洒地走进养老院,抱团养老。
我们互相关心,互相照应;生活的琐事,我们不理;工作的烦恼,早就忘记。
一个院子,两三好友,三餐四季,过神仙一样的日子。
这个说法,确实令无数人为之心动。
但很遗憾,这并不是现实。
今天,我想带你看看最真实,真实到有些窒息的“老年生活实录”。
01 窒息的“老年生活实录”
前些天,博主@曹溯近观上海发布了一条视频,展示了老人院的生活百态。
一个还算宽敞的四人间里,
只有91岁的王奶奶生活可以自理,听力和表达都算清晰。
用她的话来说,住在这里的生活,
就是“吃了睡睡了吃”,5点40吃早饭,10点40吃午饭,16点40吃晚饭,
每天的饭菜都大同小异,一个肉饼蒸蛋,两个蔬菜。
整个养老院,算上她,只有3个老人可以活动,
其他老人只能躺在床上,等待护工的喂食。
一个姓赵的奶奶,因为吞咽困难瘦成了皮包骨,塞假牙都费劲。
护工抱怨她不爱吃饭,挖一勺饭菜喂她嘴里,
还没等她咽下去,就赶忙又塞了一勺,
让人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住在这样的四人间里,一个月要多少钱呢?
隔壁床刘奶奶的女儿告诉博主,
她妈妈一个月的花费是6000多,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需要针对性护理,费用有所差别,不过大概都在5000-6000元左右。
一个老人的退休金,显然支撑不起来。
数据显示,上海市月平均养老金为4600元,位居全国前列。
对于身体健康的老人,这些钱肯定花不完,但谁能保证老了无病无灾呢。
刘奶奶的女儿说,
她把母亲送养老院,是因为她大小便不能自理,实在顾不过来,费用的大头还是靠母亲自己多年的积蓄,做子女的再贴一点。
这一切母亲本人并不知情,否则她要拼命,“反正老人嘛,就是骗了哄了,只能这样子”。
这话也道出了人间真实。
刘奶奶虽然被蒙在鼓里,但至少她的女儿还常来探望照顾她,其他老人每天只能跟护工打交道。
一个护工管两间病房,8位老人,到了饭点个个照顾,又怎能指望他们能像亲生儿女那样对待老人呢?
怪不得有人说,长寿也是一种诅咒。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与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可他们却得不到那般的关怀。
大小便不能自理,咽不下的饭菜从嘴角流出,从他们身上,似乎看到了每一个人的晚年——没有尊严的生活,好像不值得过。
02“我们注定是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这似乎也跟电视剧里的养老院不一样。
电视剧《小敏家》中周迅的妈妈去养老院,
是她自愿开明,不愿成为子女的累赘,去了之后单人单间,每天还能跟交到的朋友聊天跳舞,比住家还快乐。
而现实证明,那种概率是极小的。
有网友评论,十八线小县城里的养老院,蒸水蛋是没有沫的,一天只换一次尿不湿。
视频里的老人院应该在平均水准之上,很多老人可能都住不起。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只有没后代的、子女不孝的老人才去养老院,是这些老人的子女没有心吗?
其实也并不是他们不想孝顺,只是很大概率下,这种孝顺都是一种有心无力。
在这个年轻人都非常忙碌的时代,子女陪在身边都成了一件极其奢侈的事。
一段孤独和没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以及背后难以言说的家庭辛酸。
这家养老院的现状或许只是一个缩影,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
”我们注定是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
这话不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4-2-2的结构,即:两个奔波劳累的中年人,同时照顾四个老人和一两个年幼的孩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2.6亿,全国总人口14.1亿,约占总人口的18.7%;
预计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22.3%和27.9%。
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会更多,到2050年时将有接近5亿老年人!
在老龄化时代,子女陪在父母身边就成了一件极其奢侈的事。
更多人不是不想孝顺,只是很大概率下,这种孝顺都是一种有心无力。
潇湘晨报曾报道过一则新闻。
上海闵行区91岁的孙奶奶,向记者控诉,说自己被“困在”了养老院里。
原来5年前,她因一次摔伤住进养老院。
几个月后身体康复了,但子女都一致不同意接她回家居住,还把钥匙和证件都藏了起来。
于是5年来,孙奶奶每天都待在养老院里,越来越苦闷,她形容自己活着就像行尸走肉。
这头孙奶奶强烈抗议,而那头,孩子们也有着自己的委屈。
他们说,自己每周都去看母亲。
每次来都会送一大袋水果,以及换洗衣物。
因为知道母亲肠胃不好,还会带来保健肠胃的毛豆……
但他们都有一个底线:坚决不能让老人回家!
二儿子说:
如果回去可以,几个子女一人一个月,有谁同意?
大家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大家都没精力,但又担心她一个人独居出意外。
于是,送养老院,就成了眼下最优解。
即便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这些子女目前唯一的选择。
03
想起网上曾有篇流传很广的文章,
叫《明天我要去养老院了,才发现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文章的作者,是湖北省一位78岁的退休作家,在第二天要去养老院时发出的感慨。
在开头,她这样写道:
“我有老公,有女儿,以前从没有想到我的最后一站会是养老院。
但如今老伴不在了,女儿远嫁,我的身体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我不想去给她添麻烦,即便我不想去养老院,如今它也是我最好的去处了。”
年轻的时候,她喜欢大房子,但现在已经没有力气去打扫了。
房间的角落开始陆续布满灰尘,屋顶也开始出现裂缝,那套曾经最喜欢的布艺沙发也已泛黄。
而且,因为要去好些的养老院,势必需要一笔很大的开销。
她的退休金无法支撑,所以不得不卖掉这间和老伴辛苦半辈子换来的房子。
而她满满一屋苦心积累的宝贝的东西,最后也逃不过被儿孙处理的命运。
在出门那天,她只提了一个皮箱,皮箱里装了几件随身的衣服 ,和身份证,银行卡,手机。
仅此而已。
就好像白岩松那句: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谁都需要这样一个人,能在关键时刻抓住你,避免你在漂泊中居无定所,在寂寞中老无所依,在无助中苟延残喘。
可多数情况下,这个能帮助你的人,
最后很可能就是你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
04
现如今,也有很多新型的养老方式:
跟志趣相投的老友抱团养老,或者干脆旅行养老。
每一样都惹人羡慕、令人向往,但这些无一不需要金钱的铺垫。
所以,别再该奋斗的时候停下脚步。
你现在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老去后的尊严。
年轻时打拼出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支撑你坦荡地面对衰老。
有位作家就曾这样描述自己理想中的晚年:
“大概是在尽全力照顾好双亲后,剩点老本过一段云游四方的日子,然后和老伴一起,走进早就有朋友入住的养老院。”
老去之后,同样可以是人生新一段旅程的开始。
你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读书、旅游,过得比年轻人还丰富多彩;
你可以约上二三好友,赏花品茶,享受生活的惬意;
还可以跟随自己的心意,追赶当下的潮流,学习新鲜知识。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健康和存款的加持。
你努力的样子里,藏着你晚年的幸福。
趁现在还来得及,让自己有能力优雅地老去。
本文转载自好品文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