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走到尾声?中国春节未出现明显反弹,网民盛赞“一个月轻松摆平”,专家:第二波高峰即将来临(组图)
本文综编自联合早报、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去年12月初大幅放开防控的中国,上个月经历了一波疫情高峰,让外界一度担心,医疗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会在春节期间面临新一轮更严峻的疫情。
然而,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中国官方出炉的疫情报告和民间反映都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网民甚至称赞中国政府“一个月轻松摆平疫情。”
不过,有专家预测,第二轮感染高峰或在3至5月到来,但这次民众可能感觉不明显。
中疾控:本轮疫情已近尾声
中国疾控中心上星期三(1月25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和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本轮疫情在去年12月下旬达到高峰,随后不断下降,各省走势基本相近,城乡也基本同步,门诊和急诊人数、在院重症人数、在院死亡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
报告还说,春节假期,疫情未出现明显反弹,在整个流行过程中,未发现新的变异株,以此判断「中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上星期五解读上述报告时说,病毒有点「传」不动了。「专家称新冠病毒有点传不动了」话题隔日还登上微博热搜。
不过,方邦江并不认为是病毒自身发生了重要变化,而是因为「社会面维持一定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形成了群体免疫」。
中国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1月30日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春节期间防控工作平稳有序。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胡锡进:中国突围成功
著名媒体人、《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当晚转发卫健委上述新闻并发文说:「中国的突围获得了成功」。他说,今天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给过去三年的疫情各自画了一个句号。
胡锡进认为,中国在疫情防控上总体是「给出了非常不错的答卷」:成功避开了新冠疫情最凶猛的时期,实际总死亡率远低于美欧发达世界,并在「中国统计在院死亡人数要低于实际总死亡人数」的情况下,得出了中国死亡人数「不可能达到美国110万的四倍」的结论。
胡锡进提出不可能是美国四倍的概念,相信指的是中国人口等于美国人口的四倍,新冠死亡比例没有美国的四倍,意味着致死率比美国低。
他还说,中国也没有因为防疫而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掉队。今后面临与世界其他地区大致相似的新感染风险,中国也不会因为放开了就比其他国家更加脆弱。
网传病毒在太阳风暴强大冲击下神秘消失?
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民间网友都意识到,年前大家万分警惕今年春运将是「亿阳迁徙」——数以亿计新冠阳性确诊病例大迁移,可能引发新一波疫情大爆发的可怕局面,似乎没有出现,有网民甚至感觉「病毒一夜间消失了」。
三年疫情「一夜消失」让大家大惑不解。于是,中国多个自媒体近日疯传有关「太阳风暴来了,新冠死期到了」的短片和文章来佐证,竟然得到了不少网民关注。
这些文章首先搬出上海天文台官方消息称,今年开始,太阳在六天内(1月5日至11日)连续爆发了三次最大级别(X级)的耀斑,激发出了三场强大的太阳风暴,然后再引述一篇科普文章曾归纳历史上多次疫情都结束于太阳风暴,最后得出了「超级太阳风暴杀灭新冠病毒」的结论。
实际上,上述科普论文出自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技术学院一名退休教授2021年6月在科学网博客区发表的文章。这篇在当时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的科普文归纳出:发生于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结束于1921年初太阳风暴的降临;发生于2002年的沙士(SARS)消失于2003年10月来临的太阳风暴。发生于2016年的中东呼吸综合症终结于2017年7月太阳风暴的冲击。
但仔细一看,这些案例也都符合中国的一句老话:「大疫不过三年」,除了这些例子,公元前就爆发的雅典大瘟疫、1665年伦敦爆发的传染病也都控制在三年内结束。有网民认为,即使不是太阳风暴,按照这个规律,新冠疫情也已「到期」了。
这些颇有玄学色彩的科普和传说很难有权威验证,但却折射出网民对新冠结束欣喜又不解的心情,只好解释为「神奇的大自然」。也有网民盛赞中国精准踩点,「一个月轻松摆平新冠」,感谢「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
专家预测:第二轮感染高峰或在3-5月
尽管内地新冠疫情渐趋缓和,有专家预测,第二轮感染高峰或在3至5月到来,但这次民众可能感觉不明显。
邢铭友表示,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会在3-5月。(长江日报)
据香港01报道,周二(1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表示,内地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刚刚过去的春节,并未发生明显反弹。
邢铭友表示,感染率下降并不是指病毒变弱了,造成病毒「传」不动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都已经「阳过」,体内有抗体,形成了群体免疫屏障。其次,随着病毒流行的进展,病毒毒性、致病性在慢慢变弱。
邢铭友称,「阳康」后体内抗体水平会维持3到6个月比较高的峰值,短时间内再感染的人只有2%概率;但中国人口基数非常大,从去年12月开始,再过3到6个月,随着抗体水平下降,若出现新的病毒变异株,再次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非常大,仍有可能出现高峰。
邢铭友指出,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会在3-5月到来,但这次高峰民众可能感觉不那么明显。「由于大家感染的时间先后有差异,再加上第二次感染以后,由于有一个基础抗体水平的存在,第二轮感染的人数、感染症状的轻重,以及时间集中的幅度都会比第一次要弱得多。」
世卫和其他国家地区对新冠「降级」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去年12月14日在记者会上说,新冠病毒和猴痘疫情最危险阶段已经结束,有望在明年把这两种疾病从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名单中剔除。
不过,世卫星期一(1月30日)又在声明中指出,新冠疫情仍然是应获得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但认为此时处于「过渡节点」,需谨慎管理,「以减轻潜在的负面后果」。
三年前,世卫组织首次宣布新冠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是世卫组织对传染病的最高警戒级别,目的在于警醒各国政府,敦促其采取防控措施并开展合作。
这不是世卫组织第一次讨论是否结束新冠全球紧急状态。去年4月,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曾就同样的话题进行讨论,而当时得出的结论是,「远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
另一方面,美国拜登政府在世卫判定「新冠疫情仍是公卫紧急事件」同日宣布,实施近三年的新冠紧急状态将在今年5月11日后正式结束。与此同时,防疫相对保守的韩国、香港也在此时考虑解除最后一道防线——口罩令。
星期一起,韩国除了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医疗机构等高感染风险场所外,其他室内场所都可不戴口罩。当地专家说,最快5月全面解除口罩令。
香港特首李家超星期二说,冬季流感高峰期过后,政府会考虑是否取消口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