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3日 16.6°C-18.7°C
澳元 : 人民币=4.72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德语媒体:告别"清零"也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图)

2022-12-06 来源: 德国之声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武汉出现首例新冠感染者三年之后,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领导层终于开始了对迄今为止的防疫政策的调整。至于当局是否会彻底告别"清零政策",目前尚无法定论。但官方宣传机器显然已开始为"与病毒共存"而造势。    

德语媒体:告别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报》发自北京的报道称,北京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感受到官方防疫政策的变化。一些核酸检测亭周末已经被拆除,部分感染者突然被获准居家隔离,而不必前往方舱医院。这篇题为《告别疫情也同样痛苦》的报道写道:

"宣传机器已经开始进行铺垫,例如官媒《环球时报》的大标题写道:'国内科研团队实验验证: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这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本来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中国的宣传机器却将其包装成'重大发现',以免让14亿民众中有人会意识到,引以为傲的'清零政策'可能要以失败告终了。

事实上,现在逐步开启的宽松防疫政策并非出于发自内心的信念,而是迫于外界压力:上周发生的抗议事件让北京意识到,经历了两年半的'清零政策'之后,人们的耐心已经到了极点。而今后几周内,民众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因为两年多以来,各地政府为日复一日的群体检测或建设方舱医院投入了巨额资金,相比之下,增设急救病床的投入却被严重忽视了。

医疗保健系统的缓慢发展也许会让中国付出高昂的代价:一旦病毒开始不受控制的传播,将会造成多少死亡病例,目前流传着不同版本的预测。但所有版本的预测结果都很令人沮丧,英国公司Airfinity认为,中国届时会有130万至210万人因感染新冠而死亡。

而广西防疫机构发布的一项最新评估则认为,死亡人数会超过两百万,另外最多会有两亿三千三百万人感染。此前,香港已经采取过类似的放开措施。"

德语媒体:告别
广州市放宽了部分防疫措施,图为拆除后堆积一边的路障。

按照世界各国的经验,只有大幅提高民众的疫苗接种率,才能有效减少重症和死亡。但中国八十岁以上老年群体中,接受过疫苗加强剂的比例只有40%。因此,在短期内大幅提升疫苗接种率,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文章接着写道:

"辉瑞和莫得纳的mRNA疫苗也许能帮助中国缓解疫情,因为这两款疫苗的有效性胜过中国出产的灭活疫苗。但目前仍无任何迹象显示,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会接受来自西方的疫苗。

截至今天,没有任何外国疫苗在中国获得批准,一般认为,这同中国的民族主义自豪感有关,但目前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的 Tong Zhao则发推文称,拒绝外国疫苗'也同一种偏执信念有关,即依赖西方疫苗会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无论如何,中国人的一项成就是不可否认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造成大量死亡时,中国却得以在几乎没有死亡病例的情况下安然度过。"

《每日新闻》网站(Tagesschau)发自北京的报道称,总体而言,中国的防疫措施已经明显放宽,但各地都有自己的土政策,显然在逐步放宽疫情管控方面,中国目前并没有整体的规划。

"前一段时间,中国每天的新增病例曾连创新高。很多专家相信,随着防控措施的放宽,感染人数也会进一步攀升。但官方的疫情统计数据中,感染人数非但没有增多,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这也许同检测数量明显减少有关。

十一月底发生抗议行动后,政府开始逐步放宽防疫限制。至于放宽防疫政策同抗议活动是否有关联,目前还无从知晓。过去几天当中,似乎再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北京和上海市内,上周曾发生过抗议集会的地点,警力已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天天骂土共就是推不翻
天天骂土共就是推不翻 2022-12-06 回复
我已经迫不及待等着放开之后,产生国内大面积感染,医疗挤兑,然后独轮运跑来各种说“魔窟国”要崩溃的评论了,那时候不举白纸举个啥呢?黄草纸好不好?😉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