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45岁男子自述:我没文化没水平,来墨尔本打工十年,发现勤劳真的可以致富(组图)
本文转载自事故新观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澳洲劳动薪资高于国内不少,因此,有许多中国人选择赴澳打工赚钱。
以下内容来自老家河北的在澳男子自述:
如果说靠送外卖、烧电焊这种工作买房买车,你肯定不信。以前我也不信,但是来了澳洲几年,看着自己的宝马,我想说勤劳真的可以致富。
我叫阿莫,老家河北,现在年纪45岁。和大多数人一样没太高文化,也没什么水平。
出国前的我
十多年前在老家石家庄以开出租车为生,当时结婚也有几年了。开始没有小孩的时候,还能养活一家人。后来儿子出生到上幼儿园,然后又是房贷,又是生活开支,越来越难养活一家人。开了好几年出租车,不仅没攒下什么钱,还欠下不少。父母都在农村种地,有时候还要补贴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失败,一点用没有。但是自己又没什么文化,又不想去工地,除了开出租车,好像也干不了什么。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2014年的某一天,我开车送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很健谈,一路上他就聊起了他去新加坡打工的经历。说他已经去新加坡打工三年了,这次回国是准备办留学签证去澳洲打工。
我当时就好奇了,说你去打工咋还办留学签证呢。而且你年纪也不小了,这咋办得下来。那大哥就巴拉巴拉给我讲了其中的门道。说是他有亲戚在那边,只要愿意吃苦就能赚到钱,要是有门技术那更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就对他说的这个去澳洲打工的事情很有兴趣。毕竟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但是日子还是过得捉襟见肘。因此他下车时我好说歹说加上了他的微信。
回来后,我就把我的想法说给老婆听,没想到她还是很支持我,跟我说男人就是要出去闯荡,家里的事情让我放心。但是父母那关不好过,他们也没去过国外,担心我去那么远不放心。最终还是做通了他们的工作,同意我出国打工。
很快办完各种手续,我就登陆墨尔本了。刚开始来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好空旷,见不到什么人,也可能是我们住郊区的原因。空气也比较清新,天蓝得很。
天蓝的很
但是也有点忐忑,人生地不熟,买每一样东西都要想好换算成人民币多少钱,生怕钱不够用。但是其实澳洲的物价大部分不是很高,肉类、油之类的都很便宜,蔬菜什么的就很贵,现在想想还是很搞笑。
蔬菜很贵
很快迎来了第一份工作,是一份送餐工作。和国内差不多,都是网上接单,然后去商家接货再然后就是送到顾客手中。也是这份工作让我体验到了什么叫多劳多得,勤劳致富。
一开始我语言不是很好,然后地形又不熟,送得很慢。每天才几十刀,但是换成人民币也有几百块,但是就这样也是把我高兴坏了。还好我之前开过出租车,方向感很好。熟悉了那片区域后,很快就找到了最优送餐路线,很快收入就提升上来了,一天能跑一二百刀。再然后我就发现一个问题,澳洲本地的那些人都很佛系,好多人一天跑四五个小时就下班了,但是在我看来时间就是金钱啊。于是我一边提升送餐速度,一边也是加长送餐时长,多的时候一天送十多个小时。收入也是直线增加,多的时候能挣到300多。
就这样辛苦两年之后,我的收入不仅维持住了我在墨尔本的生活。还把结余的钱,寄给了老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甚至把国内房子的房贷都还完了。
这份送餐的工作不仅让我赚到了钱,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让我熟悉了墨尔本及周边的环境。但是一直辛苦了久了,也不想日晒雨淋。同时也有点别的想法,技术工种是有机会拿到绿卡。感觉送外卖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有了换工作的想法。
于是我就一边送餐,一边在网上找工作。因为以前有段时间做过电焊,还是有点电焊的水平。虽然鱼鳞焊不一定能很好地搞出来,一般的电焊还是没问题。
很快真的让我找到了一份做电焊的工作,把我的情况和老板介绍了一下,面试一次就通过了。
一开始还有些生疏,毕竟好些年没有上手做了。
还好这个东西和骑自行车一样,学会了就忘不掉。很快也就捡起来了,但是因为最开始表现不佳,所以时薪也不高,就20多。甚至还比不上单子多时送外卖的收入。
但是咱中国人就是这点牛批,不怕吃苦,而且是出国打工,更加努力。于是我努力工作,别人工作七小时我工作十小时,同时也在钻研提升自己的技术。
后面几年技术提升了,也换了好几次雇主。时薪最多时候都提升到40左右,正常不加班每天的稳定收入也有300多刀。
我烧的电焊还行吧
就这样通过几年的辛勤工作,我挣了几十万刀了。让老婆也辞掉了工作,孩子还上的私立学校。因为自己本身也喜欢开车,加上国外的车都便宜,于是我也给自己买了一辆宝马。
我的爱车
唯一比较遗憾的事情是没有拿到绿卡,当初还是想得太简单。然后就是对老婆和孩子比较亏欠,一年难得聚在一起,加上如今有疫情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打工的男人谁不是这样呢,以前我在外地打工一年同样也是只回家几次。
但是不管怎么说,相比以前捉襟见肘的日子,我对现在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我用自己的双手,让我父母妻儿过上了好日子,也让自己活得没有那么累,而这不就是中国男人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吗?
本文转载自事故新观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