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20.0°C-24.5°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2022-10-22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香港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就任两个多月后发表首份施政报告,除了个别议员质疑他不马上推动进一步国安立法外,立法会内赞美之声不绝。

李家超首先强调要谋发展先要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然后承认过去两年不见了14万劳动力,扬言要在全球范围“抢企业,抢人才”。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1
图像来源,CHINA NEWS SERVICE 警察出身的李家超能否处理好香港经济发展,备受关注。

新特首罗列了多项营商与人才签证优惠措施,包括针对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的“高端人才通行证”,和让境外人才居港满七年后——即符合申请永久居民资格后——可申请为自置居所退回俗称“辣招税”,因特区政府要打击房地产炒卖而征收的额外印花税。

但在一片赞美声中,外国商会以至于中资投资银行纷纷表态:新冠防疫政策不撤,人才不愿考虑香港。

好评如潮?

李家超的首份施政报告无疑是在好些不利经济数据的背景下撰写: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个月前警告,香港2022至2023财政年度的财政赤字将从563亿元港币扩大至1000亿港元(127.39亿美元;923.13亿元人民币);政府财政储备将进一步降至8000亿港元边缘。

而就在施政报告公布后翌日,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0月20日公布,2022年7月至9月失业率临时数字为3.9%,连续五个月下跌,香港媒体称优于市场预测,但同时引述经济学者警告说,这只是因为劳动力减少使基数变小,且未来失业率下降幅度将会放慢。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2

    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后“抢企业,抢人才”重振经济心切,李家超在宣读施政报告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例如“高端人才通行证”,申请获批者可以来到香港再慢慢找工作。

    李家超说:“我们订了每年要招揽3.5万位人才。我个人认为应该可以达到,我也相信如果不断有其他发展,更能吸引超过3.5万位人才。”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兼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对BBC说:“我想他的政策是要给我们过时的入境政策来个大修。”

    曾担任入境处处长的叶刘淑仪说:“我们不再要求企业只可就个别企业(向境外)招聘,我们向资质充裕,有良好学历,赚取经理级工资的人敞开大门,我们也不会要求定点企业必须招聘一定比例的本地雇员。我们的政策比从前更积极进取。”

    “我有信心它们(招才政策)能产生预期效果。”

    然而,即使压倒性控制立法会的亲建制党派与独立议员纷纷赞好这份施政报告,商界还是对其有所保留。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3
    图像来源,CHINA NEWS SERVICE 李家超政府为“高端人才通行证”定下年薪250万港元的门槛。

    例如,知名地产中介中原地产创办人施永青接受香港有线电视采访时称赞说,特区政府“似乎比从前有为了许多”,但谈到300亿港元“共同投资基金”时,他表示“这个政府其实(投资)这方面没什么经验”,又对“高端人才通行证”的250万港元年薪门槛评论说:“250万在香港属于高薪的了……现在的门槛定得太高了。”

    施永青说:“十个走过来九个都不及格,那又怎样抢呢?我个人倾向定低一点,100万年薪其实在香港已经算是高端人才了。”

    香港有线电视财经台前台长颜宝刚在其博客中评论说:“年薪250万即是月薪高达21万元,这个门槛比想像中高,恐怕是要避免予人口实‘抢香港人饭碗’。”

    “但这个高门槛与新加坡最近推行的‘海外网络和专业签证’比较,相关月薪要求约3万坡元(新加坡元),即约16.8万港元,而且签证期五年,明显比香港的两年优胜。”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4
    图像来源,XINHUA 人才签证优惠政策也将适用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院校分校毕业的青年。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评论说,“高端人才通行证”针对的是本来已经在就业与移民上甚具自由度的人群,而除非这些人有意创业,否则他们倾向于先找到了工作再转到香港发展,尤其考虑到这里生活成本偏高。

    亚洲招聘网站JobsDB香港区运营总监李政勋(Bill Lee)认为,李家超提出设立“招商引才专组”,无须本地雇主先证明无法在本地觅得合适人选才能向境外招聘等针对性措施“是令人鼓舞的开始”,符合雇主所需,有助为香港招募合适人才。

    不过,李政勋接受BBC中文采访时也说:“挽留本地人才同样重要。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最新的薪酬趋势调查所见,45%受访者表示将考虑或已在积极准备移民海外工作。这当中的63%是董事、副总裁或首席执行官(行政总裁)等级。”

    李家超在宣读报告后会见记者时也被追问这一点。李家超说:“你看到在我的《施政报告》里,有关教育的不同范畴,第一,我们强调专上教育方面,如何令本地人士可以在这方面有适切教育。”

    “第二,我们有职专教育,即是培育本地人才,以及一些不同的计划挽留他们在香港,我们增加了课程、资助、资历阶梯,令不同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香港发展,事业有成,或按自己理想去追求梦想,这些都表示我们重视本地人才培训和挽留人才。”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5
    图像来源,CHINA NEWS SERVICE 多数香港行业要先证明其无法在本地招得人手方可引进海外人才。

    人力资源顾问企业美世(Mercer)香港首席执行官范昌帼(Vicki Fan)也认同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的说法,即招揽人才是香港当前的首要挑战,且需要即时和具变革性的努力来应对。她认为尤其瞩目的措施包括允许指定行业雇主绕过先招聘本地雇员规定,放宽非本地大学毕业生留港就业期限至两年,以及暂停既有“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限额。

    但范昌帼对BBC中文说:“对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只延长六个月签证(原为18个月),对于吸引他们来落地生根来说也许分别不大,尤其当世界已在向他们招手。”

    “同样地,把向香港房产的外籍买家退还印花税的期限定在七年,结果或好坏参半,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有潜质人才与自住房产买家要面对更高的首付。”

    退还“辣招税”是众多政策建议中即时生效的一项,而且似乎因为牵扯到房地产市场而最受关注。这里牵涉房价15%的“额外印花税”又称“双倍印花税”(DSD),和15%的“买家印花税”(BSD)。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6
    图像来源,AFP 多家投行对允许外来人才住满七年后申请自置居所退税是否有足够吸引力。

    中原地产施永青直言:“也许首付也只是房价的10%、20%,印花税支付了30%,对一些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而且你要我先把钱付了,到将来成为永久居民才取回,不是谁都有财政能力,我认为作用不算太大。”

    金融界俗称“大摩”的美资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给出跟施永青相近的看法,并引据中原地产数据称,2012至2019年间,中国大陆买家占香港新落成房产交易22%,但自2012年四季度实行“买家印花税”之后,大陆买家比例跌至13%。

    跨国房地产服务商高力国际(Colliers International)香港估价及咨询服务主管郑亥延(Hannah Jeong)评论说,退还“辣招税”只属于蝇头小利,对重振香港住宅市场“不见得大有帮助”。高力香港更预测,受港元汇率高企、进一步加息和经济复苏缓慢影响,2023年香港住房市场将维持在负增长5%至10%。

    母公司来自上海的投行海通国际与交银国际的研究报告也分别质疑退税安排缺乏吸引力。其中,海通国际认为其影响有待观察,维持预测香港2023年房价同比跌8%;交银国际认为只能令现金充裕的买家受惠,估计香港房价在未来六至12个月回落至少5%。

    李家超的措施将能招来哪些人才也受到关注。香港英商会总裁戴林瀚(David Graham)在发予BBC中文的声明中说:“我们相信有三大关键行业存在人才短缺:金融科技、跨境与粤港澳大湾区专家,以及ESG(环境、社会与治理)——这对于香港拥抱联系性更高,更符合全球可持续性的新篇章,都很关键。”

    戴林瀚说:“虽然香港在金融、工程等传统领域有超凡的人才,但未来需要的是跨学科技能,以及对多个司法管辖区的深入认识。”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7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8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9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8

    新冠“动态清零”成阻力

    无论是否赞同李家超的招商引才政策,许多利益相关方都认为,要这些措施行得通,撤销新冠防疫措施不可或缺。香港英商会总裁戴林瀚与香港美国商会总裁翁以登都提出了这一点。

    翁以登在发予BBC中文的声明中说,“新冠相关限制仍然存在,且撤销速度不够快,让人失望”,不全面撤销新冠抗疫措施阻碍旅客与商家流动,不利于香港发展成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超级联系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国际智库米尔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研究部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华跃(Perry Wong)对BBC评论说,李家超坚持现有政策有效,政府将“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和变化,调整和优化措施”,而这正是过去一年半窒碍香港发展的一个理由。

    居于香港的黄华跃接受BBC采访时说:“要是我们去看一些统计数据,大多数离开香港的人是今年年初到现在这段时间内离开的。我想世界许多地方开放了,香港却不是。我不少外籍同事就是因为这样而离开的。”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11
    图像来源,REUTERS 香港入境防疫措施已放宽至“0+3”,但旅客仍须定期接受检测。

    李家超政府在9月底放宽入境隔离检疫措施,从“3+4”——从外国或台湾入境香港当天起接受三天酒店隔离检疫,后续四天自我医学监察——改为“0+3”。但商界认为仍不足够,包括香港保险界知名人物陈智思。

    陈智思在《南华早报》发表署名文章说:“现政府推动旅客入境免酒店隔离的进展相对较快,我为此而鼓掌,不过我还是认为疫情到了此阶段,我们该转到全面且无条件的‘零’政策。我所指的是无隔离检疫,无医学监察,还有更重要的无检测。”

    “即使是‘0+0’配合检测,都只会对港人和那些希望到香港探望亲朋的人有号召力,而不会吸引到大多数游客与商家,因为他们要承受一旦COVID-19检测阳性便不能进入办公场所与餐馆的风险。”

    “无论这是真实的还是瞎想的,因为会被送到恶名昭著的竹篙湾禁闭的威胁,人们早已避免香港。”

    这位知名泰国华侨后代是上一任林郑月娥政府的行政会议召集人。亲建制政治阵营内部也明确出现了呼吁香港特区政府不要继续跟从中国大陆的“动态清零”政策。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12
    图像来源,AFP 新冠病毒病疫情严重冲击香港零售市道。

    路透社热点透视专栏(Reuters Breakingviews)作家麦慧琳(Robyn Mak)则指出,医学专家早已指出“0+3”措施无效,而香港投资基金公会8月份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三分之二受访者在吸引与挽留人才在全球与地区岗位上感到“困难”或“极其困难”,超过一半受访者已改为在其他地方增加人手。李家超所提出的招才措施只能说是“小修小补”。

    JobsDB香港区运营总监李政勋对BBC中文评论说,“0+3”以至于进一步撤销限制无疑将更能吸引海外人才赴港,可谓方向正确,但最终还是要看个人考量。

    李政勋说:“人才寻觅工作地点与种类,很视乎他们在其职业发展阶段中有何需要与考量。一位新毕业生也许会寻求更进取的成长机会,一位有家室的高端人才也许会寻求灵活性、流动性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美世香港的范昌帼也认为,若是港府能回应普遍期待,制定撤销新冠防疫规定的时间表,将能进一步提升香港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她的说法与香港总商会的意见一致。总商会的声明说:“要有效提振经济和说好香港故事,总商会冀政府能及早公布解除防疫相关限制的路线图,让市民和企业加快复常。”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13
    图像来源,XINHUA 香港仍局部跟随中国“动态清零”政策。

    但要让香港不跟随中国国策还是显得天方夜谭。香港建制派最大政党民建联主席,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对BBC说:“我的拙见是,这是每一个省区当局都应跟随的重要政策,这完全不会阻碍经济恢复的需要。这政策应否继续,该继续多久,全在乎我们抗击这场全球瘟疫的进展。”

    彭博观点(Bloomberg Opinion)香港专栏作家任淑莉则对BBC评论说,香港有必要坚持“一国两制”原则中的“两制”——中国要维持“动态清零”,香港得向世界开放。

    “中国的政治体制跟香港很不一样,香港当局也有尽力维持一定的自主性,有独立的财政预算,而我希望香港政府能保持下去。”

    国安法影响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14
    图像来源,EPA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说,要“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按照传统,香港特首在发表施政报告后,例必出席香港各广播电台与电视台联播的答问与烽烟节目(phone-in programme;叩应节目)。10月20日的节目中,一位何姓市民的来电引起其他媒体注意。

    这位何先生形容,人才离开香港是政府造成的,背后原因“大家心知肚明……是苛政猛于虎”,“特首你是一定知道的,只是你不承认而已”。

    李家超只回应了何先生有关大陆不愿与香港通关的质疑,并未回应“苛政猛于虎”,而这位何先生也没有明言“苛政猛于虎”所指的是哪些政策。

    但自2020年起出现的移民潮被普遍形容为跟北京于2020年6月颁布《香港国安法》有关,这包括了英国针对此事而设立的英国国民(海外)签证(BNO签证)。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15
    图像来源,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香港国安法》颁布后,香港出现新一轮移民潮。

    有活动人士直接将李家超的“抢人才”政策与政治问题相提并论。美国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中国部资深研究员王松莲在Twitter上写道:“在利用严苛的《香港国安法》囚禁、流放、撵走那些有才干的人——老师、律师、护士——之后,香港政府说要‘吸引人才’。”

    前民主派区议员,英国利兹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学院(POLIS at Leeds)庇护所奖学金学人巫堃泰批评:“有关政策放宽了香港多家大学在中国(大陆)分校的毕业生到香港工作的规章,又一项把面向中国政策包装成国际人才事情。”

    财经博主颜宝刚评论说:“政府对本地人才流失却毫无招数,甚至另一边以国民教育之名,‘半强迫’公帑资助学校学生家长,每年要参与一项或以上与国民教育有关的活动,等于变相令更多家长会带同子女离港,抢人才实际上就是 ‘换血’,留岛不留人。”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16
    图像来源,REUTERS 活动人士质疑“抢人才”新政策旨在引入更多中国大陆专才。

    李家超10月21日接受香港有线电视专访时说:“这些说法太偏颇和太狭隘。”

    “(人才的)来源地不是我们最主要考虑,我们很多制度与国际标准和水平全部对接,这是我们优势,所以我们重点其实放眼世界。”

    而针对《香港国安法》使香港不再宜居的论述,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接受BBC采访时反驳说:“受《香港国安法》影响的人实在很有限……香港媒体与个人可以批评政府,甚至发表愤世嫉俗的言论。我们的根本自由丝毫不受影响。”

    但“换血”之说并非只有非建制阵营谈论。曾在北京控制的香港《大公报》担任评论部主任的香港中观研究所副所长柳扶风一个月前在中国大陆新闻网站头条发表文章称:“人们注意到在这些移民中有不少思想颇黄(亲近民主派)之人甚至在黑暴(亲北京阵营对反政府示威的形容)中的活跃之人。这些人移民对香港是好事,他们留在香港怀着对国家对香港止暴制乱的强烈不满,怀着对港区国安法的强烈不满,怀着对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强烈抵触,一有机会还不定干出什么事情。”

    “香港这样的城市从来就是在某一个发展阶段必将出现人员结构换血的,一些人走,一些人来,吐故纳新,方有蓬勃生机。今后正是内地人才来港发展的大好时机!”

    香港施政报告:李家超“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引热议,商界寄望完全恢复开放 - 17
    图像来源,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一些建制派人士强调香港仍享有各式自由。

    美世香港首席执行官范昌帼对BBC中文评论说:“围绕着《香港国安法》的担忧并不新鲜。虽然这也许会影响到某些人的决策过程,但香港仍提供着许多能正面影响个人的事情,这包括机会、生活方式、接触事物的契机与文化氛围。星期三(的施政报告)所公布的措施建议能对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提供额外诱因。”

    彭博观点专栏作家任淑莉则对BBC说:“我们在谈的是非常高端的金融人才,但不幸的是中国股票与债券市场趋向熊市,香港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我期盼五年之后我们还能说香港是个金融中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Souljah85
    Souljah85 2022-10-22 回复
    想搶什麼人才?😂被大陸同化的香港比新加坡或台灣有什麼更特別的吸引力?😂如果要做大陸的生意為什麼要去香港不直接去上海😂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