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4日 17.7°C-20.7°C
澳元 : 人民币=4.55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欧洲管道爆炸为中欧重启BIT提供了契机(图)

2022-10-18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王英良:中国无论是趁欧洲之危也好,还是从本国的实际利益出发,主动提议推动重启BIT谈判,目前的阻力在理论上是最小的。

欧洲管道爆炸为中欧重启BIT提供了契机(图) - 1

9月27日晚,北溪一号及二号管线均发生爆炸,发生多点天然气泄露。北溪二号建成后并未实际投入运营,北溪一号于8月30日起亦开始无限期停供。在地缘冲突背景下,北溪管线恢复运营的可能性极低。这一爆炸,惊醒了欧洲,引起了新的竞斗。

管道爆炸给欧洲能源带来四大冲击:

能源价格上涨加剧欧洲困境。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从8月底的峰值下滑,因为各国为了满足冬季燃油需求的激增,已经把冬季前的能源储备增加到了储能的87%。但欧洲天然气价格在管道破坏的消息传出后上升了大约14%。目前,天然气价格比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大约增加了三倍。战争导致的能源危机直接促成与能源息息相关的各国经济下滑甚至出现新的经济衰退迹象。欧洲过冬的能力将极大取决于寒冷程度以及各国是否能找到可以弥补俄罗斯减少天然气的供应的对策,供需鸿沟加剧了欧洲发展和民生困境。

冲击欧洲严苛的节能减排规范。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即从能源安全和环境治理两大维度出发,探索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转型的道路,欧盟自身的能源和气候政策也不断发展日趋成型。2019年,欧盟提出《欧洲绿色协议》的新的一揽子气候能源政策构想,率先提出2050年碳中和愿景以及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削减50%-55%。在能源目标方面,欧盟提出并通过《欧洲气候法》,将2030年和2050年气候能源愿景以法律形式确立,并加快推动成员国各自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在能源和绿色相关产业方面,欧盟相继提出氢能战略、电池产业共同体、海上风电战略等,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欧盟在可再生能源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和发展态势。在《欧洲绿色协议》框架下,欧盟的能源转型政策进展按部就班,不断朝着既定轨道迈进。由于欧盟奉行严格的低碳和减排措施,这使欧盟难以大量进口石油、柴油等高能但高污染的燃料,这为美国的介入创造了制度条件。欧洲在能源消费中制定并奉行了极高的环保规范,这与现实中能源严重不足和制造业衰退客观产生的对含碳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会越发突出。

改变欧洲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由于存在极大的需求缺口,欧洲坐实了全球能源最大需求方的角色。极大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产生了暴利。能源专家劳伦特•塞格伦对商业内幕网站表示,美国燃气出口公司以大约6000万美元的成本价格将一艘大船装满液化天然气,欧洲到岸收购价格则飙升至2.75亿美元。Vortexa液化天然气分析负责人菲利克斯•布斯认为,这些公司每批能源货运单可以赚得超过1.5亿美元。俄罗斯将管道爆炸定性为“恐怖主义”,并扬言如果证实美国参与,俄罗斯将袭击美国对欧LNG运输船只。这使欧洲成为全球地缘政治、能源政治和大国博弈的中心,这会加剧欧洲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推动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目前,俄罗斯减少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量,但有的国家开始幸灾乐祸。欧洲议会议员、波兰前外长西科尔斯基在推特发布了一张波罗的海水域发生大规模天然气泄漏的现场照片,并配文称“谢谢你,美国”。目前,俄罗斯有一条对欧天然气运输管道过境波兰,爆炸使俄罗斯与欧洲的海上运输路线完全受阻,这进一步突出了陆路运输的权重。波兰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及经济地位得以提升,这增加了波兰的筹码以及收取过境税费等客观的利益。爆炸进一步提升了欧洲对能源脆弱性的认识,由于破坏存在突发性,短期内无法修复,欧洲企业不得不加强管道安全防范。如此,能源与安全问题进一步交织。

欧洲在汽车、航空制造、新能源设备等领域生产成本奇高,欧洲企业的传统优势被极大地抵消。由于管道爆炸主要是一种威胁象征,这不仅会弱化欧洲制造业、打击欧元区经济、弱化欧元,也会让俄罗斯成为一个经济“孤岛”,有利于美国“打击俄罗斯,削弱欧洲”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欧盟国家内部不得不开展一系列改革,以及自助和互助,包括寻求从阿尔及利亚的油气进口。爆炸加剧天然气供应风险,客观上使美国能更好地对冲和抵消欧洲制造业优势,并在输欧能源上攫取暴利。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方地位出现极大弱化,欧洲能源市场出现严重空缺。德国严正拒绝了普京重启北溪管道供气的提议,供方与需方在政治隔阂下走向对立。欧佩克为了保证油气价格,不顾美国威胁实施限产,全球供需出现新的失衡。

事实上,国际社会更关注这一输气管道爆炸带来的蝴蝶效应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预期恐慌,欧洲的能源价格无上限地攀升,直接后果是欧洲制造型企业要么被迫限制产量或停产,要么得离开欧陆去美国投资。这有助于美国推进“再工业化”进程、降低通胀、提振就业,这些都契合美国国家利益。

目前,欧盟经济处于困境之中,包括汽车制造业在内的企业为避免竞争优势的丧失,纷纷转向美国投资;而德国的巴斯夫等则选择了中国市场,投资近百亿在中国的湛江。中美BIT谈判在特朗普时期停滞后,长期未能突破,这使得在中美在经济规范建设方面受到冲击。2020年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BIT)正式宣告完成,当时国际社会纷纷预测称,中欧合作也将顺势迈进新阶段。但2021年5月20日,欧洲议会正式通过“冻结”审议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虽然这项议案决定不了协定的最终命运,但也按下了协定走向生效的“暂停键”。而由输气管道爆炸而产生的地缘政治冲突可能性,以及企业对欧洲经济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都正在上升。众多的企业面临的选择无非两个:一是持续地在欧洲消耗,使用昂贵的能源进行生产;二是实施对外投资,转移部分产能。

由于乌克兰战争,历史给予了中欧重启BIT的契机,这一契机的商业供需对接更具有黏性。近日拜登发布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警告称,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美国面临“决定性的十年”。该报告着重点明,中国有意图和能力重塑世界秩序。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谈到该战略时形容中国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该报告写道,虽然俄罗斯带来“当下且持续的”威胁,但它“缺乏(中国)具备的全方位能力”。这些表述就很明显了,即美国不会因为欧洲与乌克兰的冲突而把重点放在遏制俄罗斯上,而是着重强调美国对中国的警惕和政治不信任,并预备可能到来的激烈地缘冲突。

现实看,中国无论是趁欧洲之危也好,还是从本国的实际利益出发,主动提议推动重启BIT谈判,目前的阻力在理论上是最小的,也是有可能赓续之前谈判精神的重要时机。只是在新的环境下,需要做更新式的内容调试。毕竟,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以及奥密克戎依然持续的背景下,中国“有管控”的安全状态以及广阔的市场,还是契合欧洲跨国公司利益的。而欧洲的基建市场,尤其是乌克兰的基建市场,中国能否分到一杯羹,BIT谈判都很重要。籍由北溪管道爆炸带来的市场不确定和激化的地缘竞斗,中欧出现了新的商业对接机会窗口,而重启涉区域贸易与投资协定的BIT谈判,实属必要。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梁彧藄
梁彧藄 2022-10-18 回复
“中国无论是趁欧洲之危也好,还是从本国的实际利益出发,主动提议推动重启BIT谈判,目前的阻力在理论上是最小的,也是有可能赓续之前谈判精神的重要时机。” 你情我願方為美,一廂情願難成事!
FreyVan
FreyVan 2022-10-18 回复
有利于美国“打击俄罗斯,削弱欧洲”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欧洲还天天跟着美国走,是不是傻?!
爱丽丝丁
爱丽丝丁 2022-10-18 回复
欧洲人民赶快觉醒吧、你们可以对美国说不
Karinaflyaway
Karinaflyaway 2022-10-18 回复
中欧都需要BIt,防止第三方使坏。
胖奕萌Amy
胖奕萌Amy 2022-10-18 回复
BIT是双方都收益的事情,其实中国之前还做了让步。从目前的情况看,就算没有BIT也不影响欧洲工业企业投资中国的热情。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