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香港劏房是如何一种体验?(组图)
一位香港妈妈发帖,由于家里小,只有19.48平米,人又多,所以母女二人都只能做“厅长”,也就是晚上只能在客厅就寝,每次有人上厕所都会被吵醒。
为了让女儿可以有自己的小天地,就在狭小的客厅放置一张专用的组合床,由于女儿日渐成长需要私人空间,只能加上床帘盖住,以遮蔽睡床增加私隐度。
苦寻多个月后,最近终于在淘宝买了一款便宜的帐篷,然后直接放在组合床的上层睡床,妈妈表示,实属无奈,但也希望让女儿“感觉有自己间房一样”。
他们不是居住在香港的劏房,却从侧面反应出不少香港人面对居住空间太小的无奈,一个实用30平米的房间,居住五、六口人,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
所以很少香港人会请朋友到家里坐坐喝茶,甚至有内地亲友来,大部分都是订个酒店请他们入住,因为家里的地方实在太小,加上杂物,几乎无转身之地。
而对于一些住劏房的家庭来说,一家三口,甚至六口人居住在10平米的空间,在香港这样的繁华都市内,至今还有很多,虽匪夷所思,但事实是如此。
有社会机构表示,香港劏房租金中位数是3550元港币/月,现大部分住在劏房的人士,是依赖领取香港政府的综援金过生活;假设单身人士的租金津贴,每月是2515元,是无法支撑劏房的租金,机构表示,津贴太少了!
有劏房住户张女士面对港媒说:“每天只可吃一餐饭,饥饿如何解决呢?只好过了凌晨12时去便利店或超市,拿一些弃掉过期面包,当做早餐或晚餐。”
69岁的曹伯跟妻子,还有18岁读高一的女儿,住在7平米的劏房单位,这个房子劏开五个房间,大家共用厨厕,高峰期居住多达十人,由于空间有限,女儿做作业要在床上格床进行。
遇到上班高峰与其他房客争厕所使用,只能叫女儿在房间内方便。两夫妻原本有收入,但曹伯中风后便辞职,现在每月领取1.2万元综援生活费,他们一家都在等港府的公屋,遥遥无期。
轮候公屋逾5年半的阿英称,现时租金加水电费每月开支需逾7000元,她现时在面包店兼职月入仅约6000元,加上前夫每月约2000元的赡养费,只能够维持基本日常开支。她形容劏房居所环境恶劣,“晚晚和老鼠一齐瞓”,她亦患抑鬱症,每日都因经济问题担惊受怕。
19岁的阿鹏居于月租2,000元的床位,需与22户共用一个厕所,卫生环境十分恶劣。他手臂上亦满布怀疑被木蝨咬所留下的疤痕,更曾被人误会疤痕是吸毒遗留下来的针孔,他期望能以尽快拿到公屋。
这些,是香港劏房的真实生活,也是低收入的一个缩影,他们被曝光的主要原因,还是希望尽快能拿到香港的公屋,因为一旦有了公屋,生活的层次也会提升。
那么,到底香港的公屋供应量能否满足大众呢?只能说,僧多粥少,这是一个港府难以解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