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穿67美分!澳元汇率“回头无岸”(组图)
衡量美元兑换六种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的美元指数,在本周攀上了110的二十年高峰。
较之大流行爆发后的低点90上升了20,上升幅度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避险浪潮时出现的情况(当时美元指数从70上升90)。
强势美元,就带来了其他货币的贬值。从8月中旬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一路下挫,两年以来首次破七。一时引发大范围的讨论。
其实,澳元兑美元汇率也在连续一个月的下行后,近一周内数度跌破0.67位置,为2020年6月以来最低。
除了美元作用以外,传统意义上,澳元的走势往往跟大宗商品价格密切相关。
如果单看铁矿石价格的起落,这条定律似乎仍旧成立。由于中国需求的减少,导致铁矿石价格重挫,是另外一个澳元走弱的原因。
然而,澳大利亚出口的大宗商品不仅仅是铁矿石。在煤炭和天然气价格飙升的带动下,全澳的出口额实际上仍在提高,并在6月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现在的全球各国货币,几乎进入一种“看谁兑美元跌得少”的周期。毕竟自今年开始,11中主要货币兑美元均明显下跌。目前澳元在这场“比赛”中表现并不算太差:
截止9月19日的2022年,日元跌幅最大,接近20%;人民币跌幅9.3%左右,欧元为12.3%,英镑为15.7%;澳元同期跌幅为7.9%左右,在储备货币中,仅次于加元和瑞士法郎。
这是否意味着澳元汇率能受到出口的支撑,走出低谷呢?
三重原因让澳元难以“回头”
大约在10年前,澳元兑美元曾经出现过1:1的“盛况”,其背后正是上一轮矿业繁荣。然而时过境迁,从去年的铁矿石飙涨,到今年的煤炭、天然气价格走高,都无法将澳元汇率送上当年的高峰。
就目前而言,由于矿业现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重“重压”,澳元的汇率恐怕难以掉头大幅度反弹。
1. 矿业:
大宗商品价格与澳元渐行渐远
在澳元今年跌去近8%的同时,而追踪23种能源、金属和农作物期货价格的彭博商品指数(BCOMSI)从年初至今已经上涨了18.47%。
澳新银行(ANZ)多年来一直在追踪澳元与大宗商品价格脱钩的情况,他们的数据显示,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传导至澳大利亚经济和澳元汇率的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减弱”。
要理解大宗商品和澳大利亚经济的关系,需要先了解一个大前提——矿业投资是整个澳大利亚社会投资中非常大的一部分。
该银行发现,在2011-2013年矿业繁荣(Mining Boom)时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促使全球矿业企业都不断新增在澳的投资。产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反过来又消耗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工资水平,让经济明显增长,给利率带来了压力。
然而,随着上一次矿业繁荣结束,澳大利亚的矿业投资似乎也到了头。
2013年后,矿业就一直缺乏大规模的投资,这也造成全澳私营投资大幅下降。从上图可以看出,自那以后整个私营部门投资对GDP的贡献显著锐减。
尽管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在后来的出口繁荣(Export Boom)有数次回升,但澳大利亚矿业新项目投资量一直很有限。
出口增长并不意味着澳元的需求上升,因为许多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进行支付。
另外,澳新银行的外汇研究部数据表明,矿业繁荣时期的投资项目每年产生的利润有四分之三以上流向海外。这种资本流动显然不可能有效地支撑澳元。
因此,若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来看,澳元汇率在矿业繁荣后就进入了疲软期,铁矿石此前对澳元汇率的支撑也只是短期。
从上下两张图的对比可以发现,铁矿石价格在去年已经回到上一次矿业繁荣的高位,但显然澳元汇率离此前的峰值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2. 财政政策:
政府对矿企“不友好”
而近期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对于矿业投资只能说是“雪上加霜”。
大流行爆发后,澳大利亚政府为应对,大量财政用于对企业的减税、留职补贴(Job Keeper)等经济补助,医疗方面的支出显著增加。
2021-22财年开始,虽然停止了针对大流行的专项支出款项,但地方政府财政缺口过大,联邦政府大幅增加了未来几年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援助(General revenue assistance)预算。
为填补财政短缺,政府决定对矿企加税。从7月1日开始,昆士兰就开始实施煤炭累进税新政:
煤炭价格超过每吨175美元,要征收20%特许权使用费(royalty rate);每吨225美元以上,征收30%;每吨300美元以上,征收40%。
昆士兰Hay Point港的煤炭码头
这一税收方式可能使得煤炭的出口成本每吨成本增加40美元,在全球都“首屈一指”。
尽管,矿产委员会和包括必和必拓(BHP)在内大量澳大利亚矿企对此表示了不满,但政府显然太需要矿业税收来填补财政赤字。
然而,过高的税收只能让海外投资方望而却步。在澳大利亚矿业有着大量投资的日本,已经通过驻澳大使山上信吾透露未来可能会降低在澳投资的信息。
3. 加息:
澳洲跟不上美国速度
大宗商品价格支撑不了澳元,而美澳两国的加息力度差距恐怕会继续打压澳元汇率。
近期,澳大利亚宏观市场最大的消息,恐怕就是澳联储主席暗示将可能放缓加息节奏。
上周公布的8月失业率数据略有回升,尽管数字仍处于地、低位,但逆转了2021年10月以来持续下降的趋势。加之二季度澳大利亚国民生产总值(GDP)并没有超过1%。经济增速显然没有想象的快。
而澳大利亚的通胀水平(6.1%)又低于美国与欧洲的水平这也让澳联储“防止经济过热”的神经有所松弛。
美国的情况则大为不同,此前公布的美国8月份通胀率(CPI)达到8.3%,高于市场预期的8.1%。
澳大利亚时间明天早上4点,美联储就将召开FOMC议息会议。主席鲍威尔已经放言,“需要在通胀问题上采取直截了当地、强有力地行动,继续前进,直到抗击通胀成功。”鹰派立场尽显。
这也让市场已经将加息75个基点完全计价,芝加哥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押注加息100个基点概率也上升到24%左右。
股市悲观情绪聚集,MLIV Pulse调查显示,44%的投资者将在议息会议前抛售股票,62%的投资者相信美元将进一步上涨。
美国加息力度看来将有增无减,但澳大利亚却很可能放慢加息脚步,这对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虽然可以看做“好消息”,但这也意味着澳元势必继续承压。
澳元的周期主要看经济
澳元是一种周期性货币,与中国、以及全球经济情况关联度较高。
近几年,澳元汇率之所以和铁矿石价格的“绑定”明显,有一方面原因是铁矿石需求的增加是全球制造业强劲的信号,当整体经济预期上升时,对澳元汇率是一种利好。
当前经济环境不景气,就会让澳元汇率承压。
短期来看,澳元直到明年年初都很难出现明显反弹,主要有三大因素:
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矿企的收入增加,但收入没有等比例的转化为本地矿业投资;澳大利亚政府目前对矿企的态度并不友好,大幅度加税或致未来在澳的相关投资更低;澳联储加息速度大概率无法跟上美国。
但是,由于全球经济降温明显,这轮加息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主要国家的加息或许会在明年上半年进入尾声。
在那以后,经济重新进入恢复周期,澳大利亚的经济相较其他经济体仍显出更强的韧性,澳元的弱势也或许会随着加息周期的结束而告一段落。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现在市场情绪严重低迷。但越是在这样的时期,投资人越需探寻相应的投资逻辑,以应对市场瞬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