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麻又无力恐是这罕病,台专家:严重可致神经坏死(图)
许多民众出现手脚无力、走路不稳等现象,第一时间会担心是否为中风征兆,但若症状是慢性发展且持续8周以上,小心可能是罹患慢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CIDP)。台湾神经免疫学会理事长罗荣升表示,CIDP的成因为患者自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持续攻击自身周边神经,尤其是神经外层包覆的「髓鞘」。由于髓鞘主要作用为保护神经及协助神经讯号传导,若未及时治疗,患者不仅行动不便,若免疫系统破坏到髓鞘内的神经轴,更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坏死。
根据国外统计,CIDP发生率约为每10万分之1.8,罗荣升表示,因该病相当罕见,所以准确诊断很重要,除了从临床症状表现诊断外,可藉由神经理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超音波、核磁共振等侵入性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罗荣升举例,诊间遇到主述症状为手脚麻、无力的患者,最常见原因分别是糖尿病造成的神经病变、摄取过量酒精等原因,较难联想到CIDP,但CIDP与其他神经疾病有一个最大区别,那就是「反射神经理学」。如失智症造成的神经退化,虽也会使患者步态不稳,但并不会让患者本身反射功能衰退,也不会出现感觉异常,因此,可从这些方面着手来诊断CIDP。
目前针对CIDP有3种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高剂量类固醇的冲击疗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以及血浆置换治疗。罗荣升指出,临床上使用冲击疗法要相当谨慎,由于台湾B肝患者不少,贸然使用可能会导致猛爆性肝炎;长期使用类固醇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股骨坏死等副作用。
免疫球蛋白治疗相对简单,只要打3-5天,每月至医院施打即可。罗荣升指出,目前IVIG在台湾有部分条件的健保给付,但即便通过申请,现阶段健保也只能给付半年两个全剂量、一年四个全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治疗。他建议再调整健保给付剂量至半年至少2.5个全剂量,以维护患者生活品质。
罗荣升表示,曾有一位年轻男生不幸在年轻时就被诊断出CIDP,初期使用类固醇冲击疗法效果不错,后续却出现容易感染及骨疏等副作用,之后改用免疫球蛋白,虽偶尔会出现皮肤感染,但脚麻状况改善很多。
罗荣升表示,每种治疗的疗效都是因人而异,有些病人只要4周以上未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就会又没力,但也有约2成的患者,治疗几次后,长期都没有再发作,因此,患者切勿轻易放弃治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