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粮食运不出,罗马尼亚农民:战争给我们带来大好机会(组图)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沿海封锁使数百万吨小麦和玉米困在乌克兰境内无法出口,全球粮食市场发生巨变。随着饥荒肆虐非洲、中东和亚洲其他地区,对新供应商和替代航运路线的疯狂争夺正在上演。但是,危机就是转机,一个属于罗马尼亚的转机。
俄乌战争推高粮价,罗马尼亚迎来大好机会。路透
纽约时报报导,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外的一处农场,务农近30年的柯比亚(Catalin Corbea)说,大麦再10-14天就要收成了,「由于战争,罗马尼亚农民今年有大好机会」。
问题是罗马尼亚能否利用这个机会,扩大自己的农业部门,填补乌克兰海运不通而形成的粮食缺口。
罗马尼亚处于一个有利位置。自俄乌战争开打以来,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在乌克兰敖德萨西南方、同样位于黑海西岸——为乌克兰粮食提供了一个关键中转站。
罗马尼亚自己的农产数量虽然远远不如乌克兰,但也是欧盟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去年,有60%的小麦运往国外,主要是埃及在内的中东地区。今年,政府已拨款5亿欧元(5.27亿美元)支持农业并维持产量。
但这个东欧国家也面临许多挑战:在粮价上涨的同时,柴油、杀虫剂和化肥等成本也同步上扬;以及,罗马尼亚各地与港口的交通基础设施过时,一直没有积极翻修,不仅减缓了自己的出口,也阻碍帮助乌克兰突破俄罗斯封锁的努力。
全球粮食体系战前就已经处于压力之下。疫情和相关的供应链窒碍推高燃料和化肥价格,各国干旱和非季节性洪灾频传,影响谷物收成。战事开始后,包括印度在内大约有20几个国家试图通过限制出口来增加自己的粮食供应,这又加剧了全球粮食短缺。
罗马尼亚粮食和贸易枢纽康斯坦察港。路透
今年,欧洲、美国、北非和非洲之角国家(非洲东北角)都闹干旱,不利于收成。比方在义大利,河流水位降到足露出一艘在二战中沉没的驳船,重要农业产区波河河谷已经开始实行用水配给。
在柯比亚的农场,降雨也不如他期望的那样丰沛,但他弯腰抓起一把潮湿的黑土说:「这土地很完美。」
担任小镇市长的柯比亚有12,355英亩的地,雇了50名员工,每年营收1,000万欧元,近年来砸大钱投资技术和灌溉。在一列列排得整整齐齐的玉米田里,茂盛绿叶之间有个为玉米浇水的中心枢轴式灌溉系统,就像是张开了翅膀的巨型翼龙骨架。
柯比亚说,由于粮价上涨,加上安装浇水设备提高产量,预计今(2022)年收入将增加足足50%,也就是500万欧元。
虽然柴油、杀虫剂和化肥的成本涨到两倍或三倍高,至少就目前而言,柯比亚说,谷物售价已远远抵消增加的成本。但他指出,价格波动太大,农民必须确保未来的收入能支应他们的长期投资。
其他大农场已经获得回报。罗马尼亚农企Agricover的总经理平卡(Ghita Pinca)说:「获利增长是有史以来最大幅度,你无法想像。」他表示,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巨大,而这取决于农民能否对灌溉系统、储存设施和技术进行更多投资。
农场规模小的农民,日子就比较难过。例如距柯比亚农场大约150英里的地方,几乎是罗马尼亚最东南角,莫西亚(Chipaila Mircea)的1,975英亩土地同样种植大麦、小麦和玉米,但那里的天气比较干,收成不如去年,再加上化肥和燃料等成本上扬,他预期今年获利减少。
莫西亚的榖物也从康斯坦察港出口。这个港口是罗马尼亚的粮食和贸易枢纽,将欧洲中部和东南部的内陆国家,塞尔维亚、匈牙利、斯洛伐克、摩尔多瓦、奥地利,与中亚、东亚和高加索地区连接起来。该港去年处理了6,750万吨货物,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粮食。乌克兰的敖德萨港现已关闭,部分产品通过康斯坦察出口。
根据罗马尼亚总统尤翰尼斯(Klaus Iohannis),自俄乌战争以来,超过100万吨的乌克兰粮食通过康斯坦察运往世界各地。至于为什么数量不能更多,是因为后勤问题——乌克兰的铁路轨距比欧洲其他地方宽。乌克兰货物必须在边境换到罗马尼亚的火车上,或者,每节货车厢都吊起来,放上可以行驶于罗马尼亚铁轨的货运底盘。
另外,乌克兰的卡车在过境点回堵严重,有时塞上好几天。还有燃料短缺和公路损坏断道的问题。英国国防部说俄罗斯故意破坏出口路线。
罗马尼亚自己的交通运输系统也有很多问题。这里罕见高铁,高速公路也不发达,康斯坦察数十年来都投资不足。过去几个月,罗马尼亚政府努力投入大量资金,清理数百辆生锈的铁路货运列车车厢,并翻修1989年共党垮台后被废弃的铁道。尽管如此,从高速公路进出康斯坦察港的卡车,必须共用一条单行道,那里设置的进出管控闸门,在每辆车出入时,都靠一名管理员手动开启。
等罗马尼亚大部分收成在下周陆续运往码头时,预计拥塞会更严重。康斯坦察港营运商Umex的码头总经理塔拉努(Cristian Taranu)表示,到时候,每天会涌进3,000到5,000辆卡车,在高速公路上造成数英里的回堵。
莫西亚的农场离康斯坦察才30分钟车程,但在最繁忙时期,他的卡车要等上两三天才能进港卸货。这是他不如柯比亚乐观的原因。他说:「康斯坦察港没有基础设施,没为千载难逢的机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