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非洲儿童遭曝光后,中国“黑人祝福视频”产业经营照旧(组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日,一部讲述中国人在非洲通过剥削儿童拍摄短视频的纪录片播出,引发非洲和中国网民对这一灰色产业和其背后的种族歧视的讨论。一位中国外交官日前表示,中国已经整治了此类现象,并承诺将继续打击类似短视频。
一群马拉维孩子在一部抖音视频中大喊“我是黑鬼,智商低”(BBC授权使用)
但美国之音通过搜索和采访发现,在中国的网购平台淘宝和社交媒体微信上,仍然很容易就能找到此类短视频服务的提供者,且数量不在少数。
BBC纪录片曝光祝福视频产业内的种族主义与剥削
2015年后,黑人祝福短视频在中国的网络上流行起来。这些视频里,几名非洲黑人身穿特定服饰、手举一块小黑板或纸牌、用中文对指定的个人或组织送上祝福。购买者在淘宝上花上一、两百人民币,就能收到根据他们要求录制的短视频。
这些30秒左右的短视频一度激起讨论。支持者认为这一产业帮助非洲人获得更多收入,反对者认为,片中表演者收到的报酬数字不明,可能构成剥削。
一些短片带有浓重的种族主义色彩。在一部短片中,一群非洲孩子用中文承诺“永远不去中国”,迎合部分中国人对黑人移民和劳工的恐惧。另一部短片里,一群非洲孩子用中文唱道“黄皮肤,黑眼睛,是最美的颜色“。
2020年,一部类似的抖音短视频引起了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鲁纳科·塞利纳(Runako Celina)的注意。短片里,一群非洲孩子用中文说道:“我是黑鬼,我智商低”,随后发出了欢乐的笑声。
塞利纳决定找出这部视频的拍摄地点和背后的拍摄者。
通过一年多的调查,塞利纳在非洲当地记者的协助下,找到了“黑鬼”视频的拍摄地---马拉维共和国西南部一个贫穷的村落。塞利纳一行人找到了视频中的几名孩子和他们的家人。他们向记者分享了视频拍摄者体罚孩子的内幕。一位母亲表示,自己的孩子因为被拉去拍视频,经常错过上学。
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鲁纳科·塞利纳向马拉维孩子展示“黑鬼”视频(BBC授权使用)
BBC的报道发现,每个拍摄视频的孩子每天仅获得半美元的报酬。最忙碌时,他们每天要拍摄380部视频,每部视频在中国网络上的报价为10到70美元不等(约70至470人民币)。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讲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生活在马拉维的“黑人祝福”视频拍摄者卢克(BBC授权使用)
通过调查,塞利纳确认了发布“黑鬼”视频的中国人的身份:卢克。当地人叫他Susu(叔叔)。一名当地的中国记者帮助塞利纳对卢克进行了暗访。暗访中,卢克抱怨黑人“没有不偷的”、“千万不要可怜他们”。
卢克亲口承认,“黑鬼”视频的拍摄者就是他。但他随后改口,称拍摄者是另一位已经返回中国的福建人。
获得足够信息后,塞利纳与卢克进行了当面对质。对质中,卢克称他没有从这些视频中获利,获利的只有在中国的销售代理商,而他拍摄视频是为了弘扬中国文化。他也否认自己打过小孩,表示一切都是误会。卢克还撤回了自己对黑人的攻击,改口表示很喜欢当地人,当地人对他也很友善。
引起众怒
塞利纳这场为时一年之久的调查报道被制作成纪录片《售卖的种族主义》(Racism for Sale),片中描述的种族主义与剥削立刻引发一些非洲网民的愤怒。
一位YouTube用户留言说:“作为马拉维人,观看这部纪录片非常的痛苦。是时候非洲和它的领导人们站起来保卫我们的尊严了。”
另一名网民写道:“作为生活在中国的非洲人,我完全同意这部纪录片提起的议题。非常让人恶心和伤心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在中国的媒体上讲述了这些担忧,但依然被无视、嘲弄,尤其是被标记上种族主义的诽谤,特别是在抖音上。”
纪录片也引起马拉维外交部长南希·坦博(Nancy Tembo)的注意。她表示感到“恶心,不受尊重,和深深的伤痛”。
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在一条推文中表示,对纪录片中的问题感到担忧,称“中国对种族主义拥有零容忍”。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也发推说,中国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打击了“那些非法的网络行为”,也承诺将在未来继续打击种族歧视的视频。
卢克的抖音账号目前已经被清空。马拉维当地媒体《每日时报》(The Daily Times)报道说,卢克上周五(6月10日)后便从村子里消失了。
参与BBC此次调查报道的马拉维当地记者亨利·曼果(Henry Mhango)告诉美国之音,马拉维民众希望中国官方能采取更多措施帮助追踪卢克的下落。
“总体上,马拉维人对中国大使馆的回复的感受并不正面,”他说。“大多数评论表明,人们希望中国大使馆能醒悟过来,与马拉维当局合作,追踪Susu在哪里,并逮捕他。”
曝光的仅是冰山一角
但卢克只是这个庞大产业中的一员而已。
早在2017年,这样的祝福视频就在网络上引发过争议。随后,售卖这些视频的淘宝称这些产品来自第三方卖家,并承诺移除它们。
但这样的视频以及相关的买卖并没有从中国的网络上消失。
淘宝商家为了躲避管理,在祝福视频的商品名称中略去了“黑人”和“非洲”等词(手机截图)
美国之音发现,许多卖家为了应对淘宝的管理,故意在产品名称和描述中避开“非洲”、“黑人”这样的字眼,而只是笼统地写上”小哥跳舞”、“实拍视频”等。但在产品的评价中,一些买家发布的照片还是透露了这些视频是在非洲拍摄、使用黑人的事实。
这样的交易也存在于微信上。当记者搜索“黑人祝福”时,搜索结果第一位便是一家代理商的二维码。
该账号每日在朋友圈发布多部祝福视频,宣传业务。每部视频的定价从80到180元人民币不等,并承诺客户可以在一天内拿到成品。
这些视频里的表演者以黑人为主,包括成年男女和孩子。男子多被要求赤裸上身,展示肌肉。女子则常身穿卡通服饰或草裙,喊完祝福语后加上一段舞蹈。
一部祝福生日快乐的视频里,身穿草裙的几位黑人女子用中文称自己是“小黑皮”和“众黑皮”。
一个微信代理商在朋友圈宣传各类“祝福视频”(手机截图)
除了黑人,该账号还售卖其他人种的祝福视频,包括埃及男子,乌克兰女子和泰国女子。埃及男子视频的卖点是他们背后的金字塔。而乌克兰与泰国女子的卖点则是暴露的服装。
BBC的塞利纳告诉美国之音,这样的微信代理商在她的手机里至少有20个。
“这个产业很明显依然在活跃着,” 她说。
塞利纳还指出,尽管拍摄者都是中国人,但他们的客户圈已经扩大到了中国以外的市场,比如日本和台湾。
背后的中国种族主义
中国近年来发生过多起与黑人有关的种族主义事件。2018和20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都有演员将脸涂成黑色,扮演非洲人。“扮黑脸”是19世纪初期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种族主义娱乐形式。如今, 这被认为是对黑人的冒犯。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生活在广州的非洲移民被禁止进入商店,被拘禁,并被单独挑出来进行新冠病毒的检测。
2016年,一部洗衣机广告引起争议。广告中,一名黑人被装进洗衣机里“洗白”成了中国人,以此凸显洗衣机的洗涤功效。
“尽管这些可耻的行为不是中国与各个非洲国家关系的象征,它们却代表了一个更加广泛的‘排黑’(Anti-Blackness)趋势,”田纳西州立大学中国现代史教授、黑人中国专家团(Black China Caucas)创始人之一珂莎·布朗博士(Keisha A. Brown)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美国之音。“‘排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存在于中国的各个层级。”
相对于中国所认为的政治敏感内容,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言论和贴文很少受到审查或删除。事实上,卢克的“黑鬼”抖音短片正是由一个名叫“黑人笑话社”的博主在微博上传播开的。该博主专门发布嘲弄黑人的贴文。
BBC的纪录片在发布后很快被转发到了微博上,但也迅速遭到审查。一个名叫“听我说些些你”的博主在转发这部纪录片并配上内容简介后,不仅贴文被以“违反法律法规”为由删除,整个账号也被移除。
但过去几天里,有关讨论在微博上逐渐展开。不少网民强烈谴责了卢克和整个祝福视频产业。
心理咨询师严艺家的评价受到了大量点赞:“让非洲人民举牌喊话作为一个收费项目在某宝上由来已久,匪夷所思得很。有时想,如果国外社交媒体网络上流行让一群中国不发达地区的孩子大人举牌喊话,怕是早就被口水淹死了。歧视行为的背后经常有‘他者化otherness’的踪迹:因差异而异化他人。非洲人民举牌喊话‘产业’是因肤色与阶层而将人异化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鲁纳科·塞利纳(BBC授权使用)
BBC记者塞利纳在中国生活了六年,学习中文,最近才回到伦敦。她把中国当作是自己长大的地方之一。但作为在北京为数并不多的黑人,她也不乏受到歧视的经历。一次在动物园,周围的中国人把她和猩猩做比较,给她留下心理阴影。
塞利纳相信,一些中国人之所以会做出种族主义的言行,是因为他们缺少在种族议题方面的教育。这部纪录片的题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她个人所关心的话题。她希望通过曝光卢克的行为,让中国观众对种族主义能有进一步了解。
“现在他们看到了这些发生在幕后的事。如果人们依然继续支持这个产业的话,那会让我非常难过,”她说。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