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被奶油蛋糕怼脸了,这还不是它最惨的一次(组图)
“想想地球!有些人正在毁灭地球…… 这就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想想这个星球!”
这是“袭击”完《蒙娜丽莎》后,肇事者面对其他游览者大喊的话。
昨天,500多岁的《蒙娜丽莎》被粉丝投喂了蛋糕,不过方式不太友好:游客直接把一块奶油蛋糕朝画作怼了过去。
被涂抹的《蒙娜丽莎》,和肇事者(右)丨@PopBase/Twitter
据目击者称,一位“老太太”突然从她的轮椅上一跃而起,矫健地朝保护《蒙娜丽莎》的防弹玻璃冲撞过去;在这之后,“她”拿起一块奶油蛋糕往防弹玻璃上又怼又抹;迷惑行为没有停止,“老太太”接着开始在展厅里抛洒玫瑰。
地上的玫瑰丨@ Lukeee/Twitter
卢浮宫的保安立刻把这位“老太太”架了出去,并且发现所谓“老太太”,其实是由一名男子假扮的。他声称,做出这样的事情,是为了引起大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万幸,《蒙娜丽莎》画作本作由一层结实的玻璃保护着,奶油蛋糕并没有直接怼到画布上。不过现场游客倒是非常兴奋的样子,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被奶油遮挡的《蒙娜丽莎》。
图丨twitter@ Lukeee
不过,这不是《蒙娜丽莎》第一次“遇袭”了。
“幸存者”蒙娜丽莎
这次世界名画幸免遇难,多亏外面的一层防弹玻璃。装上防弹玻璃倒也不是工作人员“未卜先知”。“袭击”《蒙娜丽莎》,这位环保主义者早不是第一个了。
1956年,一位男子在卢浮宫内用石头击碎了这幅画外面的陈列玻璃。破碎的玻璃削掉了画作左手肘部分的一些颜料。工作人员后来修复了这一部分,除此之外,防弹玻璃也被安排上了。
图丨Pixabay
然而,防弹玻璃并没有打消人们攻击《蒙娜丽莎》的念头。1974年,《蒙娜丽莎》来到了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一位残疾人向画作喷洒了红色油漆,用来抗议博物馆忽视残疾人,拒绝设立残疾人专用通道。这剧情和本次袭击还真有几分相似。
2009年,一位女士偷偷携带了一个杯子进入馆内,并用力砸向了这副画。事后的报道称,这位女士精神状况或许不太稳定,她因为没有获得法国国籍而感到不安。然而这种撒气方式还是幼稚了点:被防弹玻璃保护的《蒙娜丽莎》安然不动,陶瓷杯子倒是碎了一地。
卢浮宫也在不断“升级”防护工具。2019年,他们为《蒙娜丽莎》更换了更为先进的防弹玻璃。在保证透明玻璃完美呈现画作细节的同时,也保护了《蒙娜丽莎》。
这些人想的“袭击”或许只是为了引人关注。但真的想靠偷展品赚钱的人,也不在少数。
被盯上的展品
博物馆里除了这些名声大噪的艺术品,珠宝也是被坏人常常盯上的展品之一。
2018年初,卡塔尔阿勒萨尼家族藏品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总督宫展出,展品为200余件珠宝,呈现了从莫卧儿王朝直至现代的印度珠宝艺术。这批美物曾经在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包括北京故宫,都安然无恙;没想到,在威尼斯的最后一天,被珠宝大盗得手了……
失窃的胸针 | The Al Thani Collection
失窃物为一件铂金钻石胸针和一对耳环。好在这两件是当代作品,是整个展览中(历史)价值最低的一批——也就各价值一两百万美元吧。
行窃的团伙是老手了,他们2011年在瑞士巴塞尔钟表展曾盗窃过价值8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5600万)的珠宝。
2019年末,另一件更重量级的失窃案,发生在了德累斯顿绿穹珍宝馆( Grünes Gewölbe)。一伙盗贼切断博物馆电源后打破展柜,偷走了一批18世纪的钻石、珍珠珠宝。绿穹珍宝馆始建于17世纪的萨克森王公收藏,目前是欧洲最大的珍宝馆,被形容为“龙的洞窟”。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的馆长说,这次的首饰“我们无法估价,因为它们不能被出售;宝石的价格无法反映它们的历史价值。”
被盗的展柜 | EPA-EFE
遗憾的是,这两批失窃的珠宝,至今尚未被找回。钻石可以拆卸,黄金可以融化,再贵重的珠宝也可以拆成零件出售;但失去的历史价值,就是永远失去了。
不论是制造噱头还是非法赚钱,这种破坏或偷窃艺术品的行为一定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些展品早就超越了物质本身,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价值。那些想制造话题的人,真是来错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