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墨尔本华人妈妈:在外面最易受骗的是这类孩子,想帮他们,只需…(组图)
前段时间澳洲热播的《家长指导(Parental Guidance)》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
影片里严格型家庭的Grace那不知所措、害怕犯错、又偷偷犯错的形象时常在我脑中浮现。
在陌生人拐带实验中,已经10岁的Grace和弟弟顺从地跟着陌生男人去看小狗。
在延迟享受巧克力实验和之后的大家庭聚会中,Grace不仅偷偷吃了巧克力,还在没有父母管束的情况下,肆意吃甜食和刷屏幕。
似乎她总是那个经不起考验的孩子。
我就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后来我发现: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了。
父母管教严格,平时做什么都是父母说了算,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服从权威。
忽然有一天,权威不在了,没人告诉我该怎么做了。我一直以来也没有机会去想想到底该怎么做,因为都是父母告诉我该怎么做。
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去还是不去呢?牵狗的男人,年龄比我们大,应该算是权威,我该听他的话......
这场景细思极恐,所以就不想了,说点阳光的。
从Grace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我学到了一个人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然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当然还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力等等,但今天我们先把它们放一边。
我之前看过的几本关于教养的书籍,无论是出自硅谷教母,还是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书里都在强调同一个主题:就是要让孩子心理的独立跟着身体的独立一起发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摘自《如何让孩子成人又成年》里,看看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回应。
家长:今天在学校情况怎么样?
孩子:还好。但是我忘了带书包回来。
摄影师:Pavel Danilyuk
故事拉开序幕,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场景,却非常真实。可能你的孩子落的不是书包,是别的,你会怎么处理呢?
让我们看看一号家长的处理方法:
一号家长:哦!我开车送你回学校拿吧。
这个家长的回应简单直接,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之后,孩子可能跟着家长一起回学校拿书包。父母承揽了所有的责任,没有给孩子任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如果父母那天刚好比较忙,或者过得不顺利,很可能还会把孩子数落一顿。
下次遇到类似的事,孩子最直接的反应仍然是:让爸妈解决这个问题。
父母的反应:怎么老是这样丢三落四?
这个画面很熟悉,是不是?
图片来自网络
再来看看2号家长的处理方法:
家长:今天在学校情况怎么样?
孩子:不错。但是我忘了带书包回来!
家长:哦。
孩子:怎么办呢?
家长:我也不知道。你认为可以怎么办?
孩子:我不知道啊!你可以开车送我回学校吗?
家长:抱歉,不行。今天下午我还有其他情要做。你觉得怎么办好呢?
孩子:我可以打电话找朋友问作业。
家长:好的。
孩子:可是书包里有我要用的东西。
家长:嗯,是吗?
孩子:或者,我给老师发个电子邮件,告诉她我把书包忘在学校了,看看她怎么说。
家长:这两个主意听起来都不错……
这个家长在整个过程中,都在扮演配角,始终没有抢走主角的戏份和台词。
我想主角该是很开心的吧,即使现在他可能还无法彻底明白,但以后细细品味,也会感恩配角的尊重和用心良苦。
摄影师:Marcus Wöckel但,这不是演电影,是真实的生活。
孩子有了这次自己处理书包问题的经验,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再是新手了。
经验越丰富,处理问题就越老道,人也更加智慧和自信,这不就是我们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之一吗?
但是2号家长也非撒手不管,Ta有提问。
提问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建立连接,同时让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面对问题。
虽然总有一天Ta要一个人面对很多问题(就像我们成人一样),但是如果在年幼时有人能站在旁边支持Ta,看着Ta,再和Ta聊聊,孩子内心应该会感到很富有吧。
摄影师:mellamed
提问是关键,再举一个我家的例子作为结束,就是最近刚发生的:
前些天早上,我们准备去学校,文文在门口看到邻居小女孩儿也背着书包去上学。
小女孩儿边走边和她说:“还有3分钟学校铃声就要响了。”
文文立刻将这一情报汇报给我,好像发现了惊天秘密。
那时是早上8:40分,学校9点上课,这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我回答了吧?
还是需要。
文文:妈妈,xx说还有3分钟学校铃声就要响了!!
我:亲爱的,现在几点了?
文文:8点40
我:学校几点开始上课?
文文:9点。
我:那还差几分钟?
文文(想了一会儿):15分钟?
我:你再看看。
文文:20分钟?
我:对了。
这就是提问的重要性。
虽然下次她可能还会问同样的问题。
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