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6日 20.6°C-25.5°C
澳元 : 人民币=4.56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欧双向投资的现状、瓶颈与展望(图)

2022-05-09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何适、华淑婷:本文分析近年中欧双向投资现状,进而分析中欧双向投资存在的瓶颈,最后从“走出去”和“引进来”角度展望中欧双向投资的未来。

中欧双向投资的现状、瓶颈与展望(图) - 1

从2014年1月开始首轮谈判至2020年12月30日宣布完成谈判,中欧投资协定(CAI)历时7年、经历35场谈判。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是中欧加快双向投资开放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是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的新开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俄乌冲突的多重影响下,全球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对世界投资也产生显著影响。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中国和欧盟加强投资合作,不仅有助于中欧双方更全面深入的投资合作,也将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与活力,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本文将首先分析近年来中欧双向投资现状,进而分析中欧双向投资存在的瓶颈,最后从“走出去”和“引进来”角度对中欧双向投资的未来进行展望。

中欧双向投资的现状

图1展示了2011—2020年欧盟在华投资金额及比重。2011—2020年,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年均金额为70.39亿美元,占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年均比重为5.29%,年均增速为0.86%。2011年至2018年,欧盟对华投资增长呈上升趋势。2018年全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达到104.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25.7%,比2011年增加97.7%,占全部来华外商直接投资比重由2011年的4.3%上升至2018年的7.5%。受疫情和英国脱欧影响,2020年投资大幅下降。2020年,欧盟在华实际投资金额56.9亿美元,同比下降11.8%,占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3.8%;新设企业1695家,同比下降21.7%,占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的4.4%。欧盟对华投资金额前5位行业分别是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上述5个行业新设企业数占比82.1%,实际投资金额占比96.3%。

中欧双向投资的现状、瓶颈与展望(图) - 2

图1 2011—2020年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金额及比重

图2展示了2011—2020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金额及比重。从投资流量来看,2011—2020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年均金额为83.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年均比重为6.5%,年均增速为3.3%。2011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流量为75.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0.1%。受2012年欧债危机和国内外经济的影响,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流量在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出现波动。2016年以后,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保持稳定和小幅增长趋势。

中欧双向投资的现状、瓶颈与展望(图) - 3

图2 2011—2020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金额及比重

随着中国经济率先恢复,2021年中国与欧盟双向投资稳中有升。2021年1—9月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49.9亿美元,增长54%,主要投向消费品、数字新媒体及医疗与生命科学等行业。同期,欧盟对华实际投资35.9亿美元,与疫情前水平相当,主要投向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

中欧双向投资的瓶颈

(一)全球投资环境趋紧

全球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等因素叠加使得全球投资环境更趋复杂,加剧中欧投资的不确定性。欧盟部分成员国一些政客对中国的发展及中欧经贸合作持否定态度,过度夸大中国投资对欧盟安全的影响,而忽视中欧经济合作能够带来的巨大收益,导致欧盟在对外合作时谨小慎微、效率低下,对未来中欧进一步合作带来一定挑战。此外,新冠疫情之下各国深刻意识到产业链完善的重要性,引发了全球产业链回流热潮;各国纷纷出台应对疫情的各类管控措施,也使得投资效率大幅度降低。另外,大国博弈引发的地缘冲突日益增多,导致跨国投资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增加了跨国投资的成本和风险。

(二)中欧政治关系呈复杂演变态势

欧盟各成员国对华政策呈“割裂”状态,不同成员国、机构、政党以及群体对华立场差异明显。欧盟主要大国总体上对华政策保持平稳,而欧盟部分小国如立陶宛利用涉华议题挑战我国核心利益,严重损害中欧关系正常发展。2021年5月因“新疆问题”欧洲议会暂时冻结中欧投资协定批准程序,截至目前仍然无新进展。此外,美国对华态度也将深刻影响中欧关系。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性显著加强,中欧投资协定实施生效仍面临重重阻力。

(三)中欧双向投资深度不足

相对于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量和经济体量,中欧双向投资处于较低水平,这反映出中欧双方在投资方面合作深度的不足,也说明中欧双向投资未来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与欧盟中26个成员国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侧重于保护和促进欧盟国家来华投资,涉及中国对欧盟投资内容相对较少。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在涵盖范围、合作深度等方面远不及中欧投资协定,双向投资仍存在较多障碍,并未有效提升双边投资水平,已不适应现有的投资水平、各国的经济现状以及国际地位。

(四)中欧双向投资引力减弱

欧盟对华投资主要看重中国两方面的优势:一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市场红利;二是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成本优势。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等要素供求关系趋紧,成本持续攀升,同时面临的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外商来华投资兴趣相对减弱。此外,欧盟在华投资分布不均衡,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引资潜力尚未完全激发,一些领域外资发展仍有障碍,营商环境仍有提升空间。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欧盟对华投资的深化。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额上升较快,出于对自身产业安全和竞争性的考虑,欧盟各国对外资监管趋严。欧盟在2020年全面实施了《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加强了对域外国家外资的审查,中国对欧盟关键领域投资或被拒之门外,这也就使得对欧盟投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提高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本与风险。

中欧双向投资的展望

在新一轮全球技术、资源和资本的重新组合和配置中,中国应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实现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RCEP和CAI为全球经济开放打开了新局面。未来随着CAI的签订,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一)“引进来”“走出去”空间进一步拓宽

CAI为中国进一步加强与欧盟之间“引进来”“走出去”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在“引进来”方面,中国外商投资准入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引资水平将明显提高,外商投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外商投资主体结构更加完善。在“走出去”方面,中国可重点对欧盟一些经济强国如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些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基础雄厚、金融市场发达、外资法规健全,为投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虽然投资于这些国家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且对投资企业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但取得成功后可获得较高的效益。此外,中国企业可以对高科技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直接投资或者招商引资,从而将掌握的高新技术、新产品设计和制造方法、最新技术动态等反馈回国内,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

(二)“引进来”“走出去”量质进一步提升

CAI将促进营商环境的改善,助力双方企业投资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提升中欧双向投资总量。对中国“走出去”而言,协定将进一步消除我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隐形壁垒,降低投资成本,推动中国企业对欧盟优质资产的投资与跨国并购,从而促进中国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设计、市场品牌等价值曲线高端延伸。对于中国“引进来”而言,欧盟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障碍亦会减少,引进企业质量显著提升,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技术的欧盟企业对华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产业转型与升级。

(三)“引进来”“走出去”制度进一步完善

CAI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着眼于制度型开放,对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也对中国招商引资政策制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要抓住新一轮的机会,必然要推动“引进来” “走出去”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第一,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提高跨国经营能力,进一步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推进多双边投资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境外投资立法。第二,利用各方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第三,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化解境外政治、经济、安全等各类风险。

作者介绍:何适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淑婷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成果受到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研究项目资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FCCP
FCCP 2022-05-10 回复
已经被冻结!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