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外的长春,独居女孩的39天隔离求生(组图)
最近的疫情,把世界分割成了两部分,隔离的和没隔离的。
除了持续站在舆论中心的上海,广西东兴、吉林长春、云南瑞丽……这里的居民,也需要关注。今天,我想聊聊远在北方的长春——作为比上海还早隔离的城市,那儿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大城市上海的人能吃到的食物,他们同样有吗?
而平时基本没有囤粮习惯的人,又是怎么自救的?我找到身在长春,正在被隔离的独居女孩青青,请她讲了讲隔离在家近40天的生活。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一个城市的慌乱、一群人的无助,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带着东北味的欢乐和温暖。以下是青青的自述:
01
宣布隔离那天,全城都疯了
我叫青青,今年28岁,生长在吉林省,目前在长春从事物业工作。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小区,一封就是一个多月。其实,一切在3月10日那天,就有预兆。这天我们刚发完工资,我还像往常一样忙活工作。这个时候就已经有风言风语传到我们的耳朵,有人在微信群里发:最近的情况不好,很可能马上就会全城采取措施。
不造谣不传谣,我没太放在心上。兢兢业业过完这一天,晚上的时候领导发了消息,告诉大家,明天有甲方公司的领导过来,让我们做好准备。
3月11日,我如常来到公司。甲方领导的确来了,我一直忙到中午,手机都没看两眼,完全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其实早上,我就在X团里加购了很多食物,但因为忙碌和犹豫,没来得及下单。不一会儿,官方新闻就已经出了——通知所有人回家,居家办公。
1点左右,官方追发新闻,宣布所有公共交通: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必须全部停运。我们有点慌了,立马让家远的同事赶紧回家,大家发现打车app上已经根本叫不到车了。我赶紧打开手机,所有买菜的app已经买不到任何东西,不是下架、就是库存不足,好像全城的人都涌到了网上,疯狂抢菜。
外卖的界面更是可怕,所有商品都醒目地标记着两个字:下架。我给X团客服打电话,对方告诉我,今天已经接不了单了,劝我明天试试。当然了,现在我才知道,根本没有明天。我放下手机,一直等到4点多。因为我家距离单位很近,步行就能到,所以等到甲方领导都走了,我才下班。下班后,我决定去附近的菜市场看看。
菜市场的场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商品架空了一半,虽然还有商品依然售卖,但结账区的队长得离谱,满满登登地挤满大半个超市。排队的人们拎着各种各样的东西,疯了一样装满大包小包,东张西望。
△拥挤的菜市场
我看这排到晚上也不一定能结完账,就转头去了另一个菜市场。这边似乎已经完成一轮疯狂抢购,整个场子都空了,我拣了一些仅剩的零碎食物,赶紧回家。虽然抢了菜,但说实话,我还是以为这次居家隔离不过一周左右,何况直到第二天,我们还能出小区买菜,只不过不允许大规模的流动。但第三天情况就不一样了。
小区门口弄了个小本本,记录每个居民出行的次数和时间,只允许2-3天出去一次,出去一次本上画一道杠。这个时候超市也是开着的,所以我隔两天就出去采购一回,危机感依旧不强。这样过了一周多,事情开始发生变化。21号那天,长春每日新增变成1千多,全城开始“足不出户”的隔离管控。
△每家门前挂着袋子,工作人员每天放进核酸自测盒
刚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走到小区唯一的出口探探风,看到门前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严控3天后开放。3天后我又去看,上面写着:严控5天后开放;5天后又写着:3天后开放……就这样,一直封闭到现在。我真正开始慌了,因为我是独居,也刚搬到这个小区,甚至没有加业主群,再这么下去,吃饭都会成问题。一个人坐在家里,我开始思考怎么自救。
02
一场没有硝烟的食物争夺战
三天之后,家里的青菜消耗殆尽,恐惧感就是这个时候找上来的。经常吃完饭没一会儿,我就会焦虑。然后我走到厨房翻翻冰箱,看看还剩多少食物,再眼睁睁看着食物一点点变少。
△空空如也的冰箱
每天想到吃的越来越少,心里就发慌,我甚至开始翻那些老妈寄来的干货,干海带、干蘑菇啥的。有粮食危机感的不止我一个。前两天同事还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是她开门看到邻居扔的剩菜叶。那菜只不过有一点烂,她看着心疼坏了,跟我们说:“啥时候了,这还能扔?”
△同事群的沟通
3月30日。我进到了社区群里,这时距离小区全面封禁,已经过了9天。现在我的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早上9-10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刷手机上的社区群,和上海一样,我们的群里也有一个管大家买菜的人,我们叫网格长。网格长会每天7点开始,往群里发当天的购菜信息,有70元一包的蔬菜盲盒,也有130元的肉类盲盒。但不管是肉还是蔬菜,每天只发放几十个,而一个群里一般会有200-400人,所以大家只能轮流买菜,大多数时候,还是抢不上。
△我们全小区的购买统计表
社区买不到菜,大家就开始打起外面超市的主意。长春这边有一个挺大的超市叫X亚,就前段时间,有人在群里说,X亚进了一大批物资,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地等起来。
但过了5天,这批物资还是停在他们楼下,也没有外售。因为这个超市以前经常搞店庆,大家就开始讽刺他们,东西现在不拿出来给老百姓,是要等到店庆吗?一直骂到X亚在网上发了道歉信,大家的情绪才稍微好转,或许是看到了这场闹剧,过了几天,竟然有超市可以买菜了。每天,他们会在x团上开放10分钟,这十分钟能抢到,就会如期给你配送到家。但好景也不长,几天后,网上再次一片沉寂,啥也买不到了。
△我在超市上买到的商品
大家的情绪都逼到了崩溃的临界点上,前几天有一个同小区的人在群里抱怨:“什么时候解封啊,我媳妇想吃慕斯蛋糕了。”这句话直接把群里一直保持的平静,炸开了个口子。上百人气得直接开骂,多脏的都有,大家心里都很难受,有的人说,饭都吃不上,你媳妇是什么神仙,还要求蛋糕?最后,枪口还举到了网格长身上。有时候60块钱的蔬菜包卖完了,网格长就会卖89的,而一袋米的价格也是80块5斤。
△70块的蔬菜包
因为食物的价格越来越贵,大家在群里质问,是不是网格长贪污了?这场闹剧无穷无尽,只要还不解封,大家似乎总是想在痛苦中找到一个合适的靶子。最让我觉得可笑的是,最后竟然还扫射到了麻辣烫身上。
配送还开放的那两天,有商家把麻辣烫做成塑封包装,在朋友圈疯狂售卖。东北可是麻辣烫的快乐老家,不少人隔离期间就想着这口,所以这个刚出现的时候销量特别好。但后来不知道哪里传来了消息,说有的麻辣烫是阳性。
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也紧张起来,严格管控小区进出的麻辣烫。这样的情绪让大家都紧绷着神经,看什么都像阳性,直到“后隔离时期”才慢慢好转。而我自己也发现,原来人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精神真的会变得比以往更脆弱。
03
孤岛间的互助疫情
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有点庆幸。因为平时工作忙,这是我工作以来过得最长的一个假期了,问了问,身边很多打工人和我也有相同的感触。但时间会让你不安的情绪,慢慢发酵。最近,明明享受单身和独居的我,开始频繁地梦到前男友。这当然不代表我还爱他,但却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孤独和恐慌。
作为一个倡导独立的独居女性,我竟然也开始问自己:“身边有个人是不是会更好?”这个问题还没想到答案,我看着每天1000多人的新增,和没完没了的负面新闻,竟然突然开始咳嗽。最严重的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了,但核酸检测后又相安无事。
这样因为心理问题导致出现类似症状的,不只我一个。公司的一些同事,因为在家也没啥工作,就主动报名了去做志愿者。这就得去方舱里,势必要接触阳性患者,但他们还是出发了。
△风雪中奔跑的同事
第一批去的领导告诉我们,因为方舱刚刚建好,设施不齐全,床铺和电褥子要优先给患者。志愿者忙完一天,就几个人在地上打地铺休息,没有任何供暖设备。长春的3月份还是很冷的,有一天他们缩在一起,突然看到外面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浪漫又残酷。这天气温似乎比以往更低了,他们几乎一晚没睡。
△做志愿者的同事们
几天之后,一个领导和阳性密接了,只能被拉走,因为还不确定是否感染,所以只能单独隔离。他被安排在一个废弃的小学,没有床,就把桌子拼在一起,盖上一块布当床,每天吃挂面,瘦了不少,好在几天之后,他申请到了电褥子。但即使这样,还是有人不断地要求去做志愿者,有时候我挺佩服东北人这一点的,而且大家也挺有娱乐精神。
我家小区是隔离到小区门口的,也就是小区下面能走人,但因为大家都怕疫情蔓延,除了去做核酸都不出门。这天我下楼做核酸,就看到一个大哥,可能也是想娱乐大众,穿了一件地道的东北大棉袄,配上火红的棉裤,带着一副酷炫的墨镜,不少人看见都觉得挺搞笑。
△楼下大哥
还有一次大家在群里接龙买菜,突然一个大爷蹦出来,说:“疫情期间大家待得挺没意思的,我给大家献上一曲!”,然后他就在语音里唱起了《甜蜜蜜》。更让我觉得温暖的是,目前我们小区没有吃不到肉和菜的老人。
其实这个小区是老小区,老人原本就很多,但好在社区会用上门送菜,解决老年人不会用手机抢菜的问题。只不过现在社区虽然能买到菜肉,却很少有米面油,这三者也是捆绑销售的,也就是你想买面,也得买米和油,三者加起来,价格不低。
有的人家实在没有米了,在群里向大家求助,大家也都愿意分一点自己的食物给他。这个时候最心酸的就是外来务工的人,我们小区有一家,住了七八个务工人员,他们挤在一个房间里住上下铺,吃的也少。因为本来就是来打工的,现在没工可做,自然没有钱,我们楼层的邻居就每家给他们提供一点米面油。
前两天,长春发布了社会清零的消息,我们所有人都觉得看到了点希望。因为长春的制度是,因疫情隔离在家的人,第一个月即使不办公,也正常开工资,这减轻了不少负担,我就老老实实等着。好在长春的春天来得晚,我希望春天来的那一天,我们可以解封,一切恢复正常。等那一天真的来了,我要冲到小吃城,吃遍所有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