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续下, 中国需尽快减轻防疫对产业供应链的冲击 (图)
此轮疫情以来,中国由于严格的防控政策,许多工厂停产,导致产业供应链受到很大的压力,政府层面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部分防疫措施,全力保障供应链的稳定,促进复工复产。
据报道,北京时间18日上午,中国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抓实落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作用,加强前后方协同、上下游衔接,强化部省联动,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同时要求扩大“白名单”范围,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细化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按照“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组织生产,保障物流畅通。
中国政府层面之所以如此重视供应链如此重视,是因为一些产业的“暂停”,表面看来是上下游企业首当其冲,但实际上背后对应的更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继而直接影响的是社会就业、民生的预期。
今年中国设定的GDP增长目标为5.5%左右,要实现这些经济增长目标,必然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而在当前情况下,想方设法减少疫情对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疫情持续困扰的背景下,要把防疫和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并不容易。
吉林和上海的这轮疫情,持续时间均超过了一个月,社会各方面都承受极大压力。如何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创造条件支持企业稳妥推进复工复产,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而必须直面的课题。目前两地的一些做法,都释放了积极信号。
日前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的吉林宣布,在确保防疫安全基础上,稳妥有序、精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4月16日,上海市经信委也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要求,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当然,仍需强调的是,做好疫情防控仍是复工复产的前提。复工复产不是人员召回、机器重启这么简单,还涉及到防疫、后勤保障、安全生产、物流等方方面面。比如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也要求,各区政府和街镇、园区要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企业“一企一策”。这意味着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方式复工复产,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多方合力确保生产恢复。这当然不轻松,企业需要承担不小的额外成本,社区、园区可能也要调配相当的人力、物力资源。
因此,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涉疫地区尽可能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优先推动一些重点产业的复工复产,打通产业恢复的堵点,以减少疫情对于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