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3日 19.5°C-22.8°C
澳元 : 人民币=4.55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清零” 派 VS “共存” 派(组图)

2022-04-13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2021年9月,在中国网络上颇受追捧的传染病医生张文宏在一条博文中称“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新冠病毒)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而后这位医生遭到了猛烈的网络攻击,甚至连他20年前的论文都遭举报。

“清零” 派 VS “共存” 派(组图) - 1

这一事件显见当时舆论场上对中国防疫政策的分歧甚至对立。

如今,这种对立和分歧又因为3月份至今的中国全国疫情反弹尤其是上海沦陷而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主张清零”还是“支持共存”的防疫路线话题,在中国疫情爆发第3年,这种争论,正对当前中国政府倡导的“动态清零”政策产生较大的冲击。

面对全域多点散发,每日逾两万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失败”“长期共存”论一度活跃。

4月11日,中国官方发布“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评述文章,文章直接点出“有人心存疑问:这么多国家已‘躺平’,我们为何还坚持‘动态清零’?”事实上,相似的文章,中国官媒、中共党媒已在过去一周内连续推出。

如果说官方媒体还只是比较温和地解释“动态清零”必要性的话,那具有官媒背景的《环球时报》在4月11日的社评则直白写道,要警惕为“共存”说项的声音。文章提到,“值得警惕的是,就在疫情防控吃紧的时候,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冒出来‘带节奏’。它们鼓吹‘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美英等国已经‘成功与病毒共存’,在舆论上试图制造出西方国家已经完全摆脱疫情干扰的‘繁荣景象’,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西方‘群体免疫’的胜利。但无论在道义上还是科学上,这些观点都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与中国官方密集为“动态清零”政策正名的同时,4月8日在中国医学界颇有威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公开表示“完全开放是不适用的,动态清零是可取的,但要进行逐步开放的政策”。

翌日,此前已沉默数天的张文宏突然发声“动态清零政策与鼓励疫苗加强接种策略,都是国家高度重视并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而这正是评价一个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是否做得好的一个重要指标。继而中国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也出来发声,“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实际国情,也是中国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一个最佳选择。

这是官方因应当下中国社会上的“共存”与“清零”的路线之辩而进行的一次集中宣传,意在为中国政府定调的防疫路线正名,试图对当下激烈的舆论环境定分止争。

但中国社会当前的形势显然不是官方发几篇通稿,专家学者出来讲两次话就能快速达成共识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对新冠疫情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尽管这不是科学范畴内的专业判断,但中国民众在经历数轮疫情防控,并有数十万人有病毒感染史后,他们对疫情的认知累积已经对官方政策能够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疑问。

“清零” 派 VS “共存” 派(组图) - 2

这种变化的一个例证是,在上述提到的张文宏在2021年9月曾提出过“共存”,2022年3月,中疾控前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也曾发文指中国为保持动态清零的投入大于收益,相信这政策不会永远不变,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关于前者,当时也只有一个前卫生部部长以个人名义在媒体上对张文宏观点提出异议,而后者的声音甚至都未形成广泛的讨论。

显然此前两次中国专家抛出“共存”观点是在专业基础上的个人判断,仅限于业界观点,而此次是一场从民众层面发起,更大规模且更深入地讨论。

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微博、微信、知乎等各个社交平台上,每天热议的话题几乎都是关于“清零”还是“共存”的争议。这种现象的确是值得重视的,过往中国社会对官方政策有着天然的服从与默认执行的惯性思维,但是在数轮的疫情防控中,每一次的防控都跳脱不出因防控带来次生灾害的现象,现在人们已经更清楚地看到,严格的封控措施带来的次生灾害已经不低于目前病毒所造成的损伤。

尤其是此次上海疫情,人们发现,在15万例感染者中,只有1例重症病例。但上海因为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部分医院急诊关停,因其他病症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的已有数例;有因高速关停,货车司机在被贴着封条的车厢里死亡的案例;更有大批的民众被封控在家,面临生活物资供应不足,担心在一个和平年代,GDP全国第一的城市被饿死的问题。

从2020年中国社会本土清零之后,官方将“动态清零”作为防控总方针,3年之间,在数轮的疫情来临时,无不是今日封五城,明日封十城,得一夕安寝,而新冠又至矣。长期因应疫情防控对各个领域带来的影响已经从行业渗透到个人,企业倒闭、生产停产、民众失业、房屋断供。如今,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们最大的恐惧已不再是新冠病毒,而是更为棘手的生活失序、经济压力等问题。

于是,中国社会上开始有更多的声音出来“我们过度防疫了吗”,“我们还有必要再坚持‘动态清零’吗?”

在此背景下,中国官方无论是出于解惑或是凝聚人心,也都有必要进行回应。不过,回应的前提时必须正视这种讨论的真实性与意义,不能将其粗暴归类为对中国官方防疫政策的挑衅。

事实上,中国社会对所谓的“清零”与“共存”之争并不像西方那种价值观选择的分野,中国民众向来在意的是实际效果。当初在2020年新冠病毒致死率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中国民众高度配合‘清零政策“是基于中国人权观念下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保障,如今,对”清零政策“有诸多非议也是因为这一方针下的防疫措施已带来了更大的问题。

或许,信奉实用主义的中国民众诘问的并不是“动态清零”,而是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更加重视民众最迫切的需求,正如张文宏所说,“抗疫不是目的,老百姓的安定才是目的”!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说,抗疫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从中共的逻辑解释,所谓人民的战争,就是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但倘若没有中国全国上下的配合,这场抗疫战还能打赢吗?

中国到了必须进行防疫路线自我省思的时候,因为民众的生存压力是真实的,官方除了应该给出通俗的解释,让社会理解在科学层面坚持动态清零的必要性,更应该快速出台纾困措施,改善防疫政策中的各个环节与流程,以避免将民众推向对立面、制造和扩大新的分裂。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凌落纪
凌落纪 2022-04-13 回复
宇航员在太空数月,吃干粮罐头,与世隔离,也能坚持正常工作,没见他们抱怨连连
不吐不快
不吐不快 2022-04-16
别人是带薪的!普通劳动人民不上班哪有钱呢?还有各种贷款要付哪来的钱😓
阿Kik
阿Kik 2022-04-13 回复
民众的生存压力是真实的
饼饼饼饼姐
饼饼饼饼姐 2022-04-13 回复
制度之争,文明之争
rolynn要自律
rolynn要自律 2022-04-13 回复
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当初没有及时清零而产生的纠错成本
kelly_ting129
kelly_ting129 2022-04-13 回复
“共存”与“清零”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清零”并不能清掉病毒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