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封城后求助信息不断,上海怎么办?(图)
面对严格封控下的买菜难、就医难等问题,上海应该考虑更多引入健康的市场化力量、社会力量,让合适的机构和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才能尽可能减少次生问题。
目前,上海接近于封城状态的严格防疫封控措施已持续数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正在凸显,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自称生活在上海的居民讲述买菜难、吃饭难的消息。
4月8日,一篇题为《求救!!!》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据该文的描述,上海“发放物资是真,全国各地支援的救助物资也是真,这里必须得感谢政府的努力,感谢全国各地对上海人民的支持”,但“物资还是稀缺”、“由于各种小区居委的管理调度能力参差不齐,每个小区收到的物资都不一样,但是很多小区收到的物资很少,甚至有人没收到过物资也是事实”。该文写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买菜越来越难,外省快递全部发不进来,周边外卖商家超市全部关门,只能靠叮咚、盒马、美团整点守着抢菜,完全靠运气,拼手速……然而现在小区团购买菜也越来越难,而且很多居委担心外部团购带来感染风险,不少居委小区都不让团购了……年轻人还好些,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去折腾,然而很多老人手机都玩不明白,指望他们线上抢菜更不可能了。”文章结尾处呼吁:“防控疫情的同时,上海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不能再被忽视了”。在这篇文章底部的大量留言中,不少都是关于讲述买菜难、吃饭难的问题,希望上海能想办法,早点解决。
应该说,该文描述的情况是可以想象和预见的。上海是一座有着近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维持居民生存每天所需的生活物资都是极其庞大的,哪怕在没有疫情的平常时期,想要维持城市的基本生活物资保障,都没有那么容易。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进行经济体制转型已经数年,但仍面临棘手的“菜篮子”问题。后来随着朱镕基担任市长,狠抓“菜篮子工程”,历经数年努力,逐渐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副食品生产、购销系统,居民的“菜篮子”问题才得以有效解决。今天距离那时已经30多年,伴随着上海经济腾飞的是,上海经济体系越来越深度市场化,生活物资的供应越来越依赖于一套复杂而又精密市场体系。
如今,上海为了防控疫情,突然从早已熟悉的市场经济体系临时进入紧急计划状态下的配给制,难免出现各种不适应,一些问题随之而生,其中就包括生活物资保障的难题。尽管目前中国正在以举国之力支援上海防疫,那些冲在一线的干部、公务员、基层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都非常辛苦,但考虑到目前上海疫情仍在高位运行的形势,估计上海还得需要一些天才能成功控制住疫情。在这个过程中,那些管理调度能力差的小区,那些不擅长智能手机的独居老人,生活物资保障怎么办?一方面要严格封控,早日控制住疫情,回归正常生活,另一方面严格封控措施下难免造成物资保障不及时不平衡(因小区而异)问题,这样的两难困境怎么化解?
笔者看到网上有不少人建议上海因应实际情况允许超市对所在区域进行物资配送,更多引入外卖骑手、快递员等专业配送力量。这样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希望上海政府多考虑。既然上海综合各种考虑后最终选择了接近于封城的严格管控措施,决意打一场对新冠病毒的歼灭战,那应该尽可能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其中就包括专业的市场化力量、社会力量。毕竟,对于上海这样一座有着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而言,欲想在封城的同时充足保障民众的生活物资,单单是靠数量有限的党员、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是不够的。事实上,过去一些天,那些在基层的党员、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已经持续处于高负荷的连轴转状态,非常辛苦,非常不易。如果能引入更多市场化力量、社会力量,包括超市营业人员、骑手、NGO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在尽可能降低他们被感染风险的情况下,鼓励他们参与生活物资保障,保障民众的民生需求,从而减轻党员、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让后者能更加集中注意力防疫,不失为一种可供考虑的选择。
在上海防疫的关键时刻,越是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基本民生需求,解决市民反馈最多的买菜难、就医难问题,才能最大限度赢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早日达到防疫成效。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引入更多健康的市场化力量、社会力量,让合适的机构和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和配合,才可能破解防疫和民生保障的两难困境,进而让日后防疫的成功不至于留下不必要的遗憾或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