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3日 9.4°C-12.7°C
澳元 : 人民币=4.57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上海艰难探索Omicron毒株“防控新路”(图)

2022-03-22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探索“防控新路”必然伴随着新风险、高风险。抗疫就是与病毒打仗,市级层面直接严格管控,上下齐心,权责对等,更高效更有力。

上海艰难探索Omicron毒株“防控新路”(图) - 1

中国常态化防疫以来,上海表现出色,“沪吹”很多。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纪念抗疫两周年拙作《反思:中国抗疫两周年的十二个问题》最后一节,曾讨论上海抗疫的部分问题。

3月14日凌晨,张文宏在微博发千字长文,分析上海此轮疫情“由于发生突然,启动晚,病毒快,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感到非常吃力。”他是全国网红,任何声音都会迅速在网络扩散。笔者当天看到这段话基本认同,“与病毒并跑”观点除外。

相反,上海这次应对被动,发现太晚,目前还是“病毒在前领跑”,所以吃力。据国家卫健委官网的每日疫情报告,3月1日至20日,上海累计本土阳性感染3113例,其中确诊209例、无症状感染2904例。封控小区、楼宇、社区、医院、人员越来越多,看不清拐点。

以受影响的医院为例,据上海市卫健委每日通报,近期暂停部分医疗服务的医院稳定在30家以上,其中3月19日、20日、21日分别是32家、36家、31家,包括著名的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上海市六医院因封控、院感、殴打事件还产生舆情危机。

此前上海“精准防疫”的亮点之一,是从未举行全市全员核酸检测,不幸为声名所累。本轮疫情虽未官宣全市全员核酸检测,但16个区各自全员核酸检测,不是一回事吗?3月以来,上海累计核酸检测肯定不低于6000万人次,每个市民平均不少于2次。3月20日,金山区某镇发出《告居民书》,将于3月21日开展第四次核酸检测。3月21日上午,上海第129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披露,仅在18-20日三天里,就“累计(核酸)筛查3000多万人次”。

3月12日,山东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每个发生疫情的市均由一名副省长挂帅,提级指挥。”3月19日,孙春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上明确要求,“疫情较重地区要提级管控、尽锐出战”。

上海此轮抗疫颇具特色,指挥和运行方式见仁见智。市防控指挥部天天研究与决策,几乎天天开新闻发布会,但明显在幕后。各区冲锋陷阵居多,背后能看到市级的指挥棒。

例如,3月11日,闵行区、普陀区等商务部门发出进一步加强公共餐饮行业疫情防控的通知,内容和措施几乎一致,大概率都是贯彻上级文件精神。

又如,上海16个区完成重点区域48小时两次核酸检测后,又纷纷宣布,3月16日至20日在本区非重点区域开展免费核酸检测。没有市级统一部署,不可能如此步调一致。

再如,3月20日,上海浦东新区、黄浦区等至少12个区公告,内容又是几乎一致,要求3月21日至27日,上班员工需持有3月16日至20日任意一日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实质倒逼没有参加此轮排查的上班族,3月20日必须接受核酸检测。

上海没有硬封城,实质已是半封城;上海没有用快刀,实质频繁用软刀。网上已流传新鲜出炉的段子:“上海不搞一刀切,而是一刀一刀切。”

3月18日凌晨,上海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接受《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专访时,暗示上海目前疫情“出现较大范围社区传播,就不具备(精准防控)这种做法的前提和条件了”。

吴凡代表上海官方解释,“正在努力探索一条疫情防控的新路──城市运行不停摆,通过分级分类,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上海改用“减少流动+核酸筛查切块式、网格化筛查的做法”,“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另一种形式”。

探索“防控新路”必然伴随着新风险、高风险。抗疫就是与病毒打仗,市级层面直接严格管控,上下齐心,权责对等,更高效更有力。如今基层同时负责研判、决策、协调、执行、反馈等分工,角色太多,压力太大,难免局部乱象频频,或忙中无序,或效率欠佳,或产生漏洞,病毒趁虚而入。

3月18日,闵行区、徐汇区都有管控小区短暂解封若干小时,方便市民外出采购,回来后继续封闭。出发点虽好,但决策肯定糊涂。以上海目前的严重疫情,人为制造聚集,带来重大隐患。

果然,因闵行区新安批发市场随后有阳性病例报告,3月20日,闵行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紧急通知,该市场从当天起“全天候闭市,暂停一切经营活动”。同日,当地居委会紧急排查,去过新安批发市场的人员“马上报备!禁止出门!”。

深圳封城一周后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无形之中给上海更大的压力。3月13日以来,上海报告的无症状感染持续多日一半以上在隔离管控之外发现,离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还很遥远,不知道何时是尽头?例如3月19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17例、无症状感染492例,其中确诊2例、无症状感染260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如今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探索“防控新路”。如果拖延四周(两个潜伏期)至3月底,上海还未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杀伤力不亚于硬封城,更折磨市民,经济内伤更大,这样的“精准防控”还有什么价值?民众难免质疑,干脆长痛不如短痛,封城一两周后工作、生活有望迅速恢复如常。

疫情久拖不决还有一个负作用,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早已精疲力尽,严重透支。他们也是人,也有家有口。3月20日,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专家、42岁博导白晓卉因“心源性猝死”,牺牲在威海抗疫一线,谁都不敢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意外。

笔者看此新闻后,询问一位已在抗疫一线奋战两年多的基层负责人员,最近平均每天都睡5小时吗?回答:“这两天都是两三个小时”,“天天变来变去”,“把基层折腾死了”,“惨烈悲壮”。

吴凡接受大江东专访时称,上海“如果没有网格化的扎实基础,即使全城封闭,也会有漏网之鱼”,乐观认为“阳性感染者就这样被固定在一个网格里”。

笔者没有这么乐观。一方面Omicron毒株传播力太强太隐匿,一方面人是流动的,阳性病例必须在静止时间、静止人物尽快批量找出。例如48小时两轮核酸检测阴性解封后的街道乡镇,如果有阳性病例流入,前面核酸检测都白做,不得不反复检测,苦的是基层一线。

笔者研究了2月20日以来上海的每日疫情数据,有两个时间点特别,值得重点关注:一是3月13日,上海首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逾百例,首次报告有2例无症状转为确诊,此前2月20日至3月12日三周,上海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513例,竟然无1例转为确诊。

二是3月20日,上海报告本土新增确诊24例、无症状感染734例,其中确诊2例、82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即新增本土阳性仅有11.1%(84/758)未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发现,前几天都维持在50%以上的高位。合理的解释有两个,要么是上海疫情即将看到拐点,要么是上海虽然未官宣封城,但实际上已有约90%社区受管制,接近全市封城了。

但愿上海探索“防控新路”顺利,就看社会面动态清零、新增阳性报告动态清零、中高风险地区动态清零的时间拖多久?中央政府、上海市民能忍耐多久?整体代价与硬封城相比有无明显收益?如果本周(3月21日至27日)的每日阳性病例还下不来,是否和长春、吉林、深圳等市一样干脆封城?

可以确定的是,假如上海探索不顺利,其他城市更吃力、甭尝试了,Omicron一旦破防,没有中间第三条“防控新路”。要么就全国自然免疫半年,同时确保医疗资源不挤兑,老人、孩子、基础疾病患者低死亡率;要么就各地自行封城1-4周硬核抗疫,同时确保封城后市民正常生活,关键企业正常经营。中国目前仍然坚守后一选项。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刘杨圈圈
刘杨圈圈 2022-03-22 回复
防疫松懈了,疫情反弹了
Kaier_Liang
Kaier_Liang 2022-03-22 回复
我看这么搞下去,中年人死得会比老年人多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