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你催他、吼他、甚至想踢他,却不知,孩子已经流着汗、受了伤,尽了全力(组图)
前些天,一位硕士妈妈吐槽儿子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这位北京妈妈讲述了一个“父母双学霸,孩子成学渣”的故事:
“我和老公都是985硕士,毕业之后,通过人才引进落户在北京。
孩子一年级开始,孩子他爸基本上每天陪他做功课,结果到了高三,我一不小心成了学渣他妈,因为孩子厌学。
东城区70%的一本率,他别说一本了,三本都考不上,能混个高中毕业就不错了。
学习不好就算了吧,还是个杠精,我老公气得两次得了心梗,速效救心丸我们都得常备在床头柜上。”
话音未落,无数为人父母的网友心有戚戚焉:培养一个孩子,真的太难了。
优秀的父母基因、充分的陪伴教育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个家庭明明集齐了培养学霸孩子的所有要素,孩子却仍然一步一步走向了“厌学”?
这看起来似乎成了无解的难题。
只有评论区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答案:
“你看起来在接受你孩子平庸的事实,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施压呢?”
当这位妈妈用云淡风轻的口吻向无数陌生人说着:“我现在已经对孩子不抱任何希望了”,我们也许不难理解,孩子的厌学到底从何而来。
一个家庭,如果把孩子的优秀视作理所当然,却把贬低看得漫不经心,那倾其所有也无法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起跑线很短,孩子的人生很长
最近,在简单心理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倾诉,很让人心疼。
她说,在她的认知里,她就不该谈论任何跟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应该输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
从小到大,父母只关心她的成绩,也只希望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高中的时候姥姥去世,大学的时候爷爷奶奶去世,这些事情父母当时都没告诉她。
直到她放假回家之后才知道。
——但她再也见不到爷爷奶奶他们了。
初三的时候,她有很严重的“强迫性思维”,整个人僵硬又呆滞。
她发现看课外书能帮她改善,但父母看到后,又把她教训了一顿——那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强迫性思维到现在都围绕着她,让她缓不过气来。
无数次,她都觉得自己必须去做某件事,不然脑海中就会出现让她恐惧的、无法避免的悲剧场景。
为了避免这些,她必须完全听从某个人的指令。
这时,她才能平静下来,不然就会有深深的负罪感。
父母早期对学习的高压政策,让她几乎丧失了自我。
想起作家孙娟的一句话:
“本科时上了名校,真的就鲤鱼跃了龙门,跨越了阶层吗?
不一定,人一生发展是动态的,人们就像在河水里不断逆流而上的鱼群,一生都在河水里游动,直到死亡。”
眼前的成绩,能决定的只是孩子未来几年、十几年的发展;
但孩子拥有的,却是长达几十年的人生。
那些将来成功的,不是最早跑在前面的,而是保持好体力和心态,持续不断坚持到最后。
看过一位校长给家长写的公开信,温柔又动人。
“在这些参加考试的学生当中,
会有一个艺术家,ta并不需要太懂数学。
会有一个企业家,ta无需在意历史和英语文学。
会有一个音乐家,ta的化学成绩无关紧要。
会有一个运动员,ta的身体素质要比物理成绩重要得多。
如果你的孩子考了高分,那么太棒了。
但是如果ta没有,请不要拿走ta的自信和尊严。
告诉他们,没关系的,那只是一门考试!它们终将被生命中更重大的事情所取代。
告诉他们,不管他们考了多少分,你爱他们并且不会以此来判断他们。
请务必这么做,并且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会看到你的孩子征服世界。
一门考试或者一个低分不会带走他们的梦想和天赋。
并且,请不要认为医生和工程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幸福的人。”
就像信中所说:高分固然值得庆祝,但低分也并不意味着一无是处。
当孩子只能被分数来衡量,他们的天赋和梦想也将随之被低估。
所谓“赢在起跑线”只是个伪命题,因为起跑线很短,但人生很长。
用望远镜看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用放大镜对比孩子的现在
父母的焦虑从何而来?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大都来源于比较,来源于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
这类父母,也被称为“放大镜”式的父母。
看过一档综艺,7岁小女孩妮妮的妈妈为了全方位监督孩子,在家中不同位置放了整整6个时钟。
每到规定时间,闹钟就会想起,孩子的生活被严格划分成不同模块,精确到分钟。
节目里,妮妮妈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家女儿好好学习”。
然而,哪怕妮妮已经竭尽全力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学习,妈妈仍然不满意,还多次向节目专家提出:“我觉得我女儿有多动症”。
后来经专家观察,妮妮分明有着良好的耐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那个过度焦虑而处处不满意的人,是妈妈自己。
面对女儿,她就像拿起了“放大镜”,放大了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了焦虑,却偏偏忘了放大孩子的优点。
相比之下,另一种“望远镜”家长对待教育更通透,也更豁达。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篇文章,作者同样是985硕士妈妈。
这位妈妈原本以为,自己在最佳生育年龄生下了儿子,丈夫又是985博士,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理应继承父母的优秀。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
尽管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但儿子的成绩始终徘徊在中后段,就连身体素质也只是一般,早早戴上眼镜,频频感冒发烧。
这位妈妈不得不承认,孩子的资质只是普通。
让人惊喜的是,当她放下了过去的高期待,用平常心来看儿子时,突然发现:孩子比她过去以为的“优秀”得多:
孩子很能干,10岁就能烧一手好菜;
孩子很有绅士风度,推门时会主动为身后的路人扶好门;
孩子善良懂事,早早地理解了父母的苦心。
这位妈妈释然了,她终于意识到,一味地拿孩子和最优秀的同龄人去比较毫无意义。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是放大镜,而是望远镜;
与其用放大镜聚焦眼前徒增焦虑,不如用望远镜看得长远,谋求未来。
只要向着更好的自己去迈进,做个努力的普通人又如何?
毕竟,除了好分数、好工作,这世界对成功的定义还有很多。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很多父母可能会问,既然焦虑没有用,那我们就放纵孩子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吗?
当然不是。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
“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去做,那么他将永远不会失业。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什么去做,那么他将永远是自己的主宰。”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鸭式的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而是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
1、接受普通。
有人说,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接受自己的孩子也是个普通人。
金字塔尖注定只有极少数人能站稳,这是不争的事实。
北大教授丁延庆自幼被称为“神童”,6岁就能把新华字典背下来,偏偏女儿是个“学渣”,一年级就考了全班倒数第一。
他纠结过,焦虑过,拼命尝试“鸡娃”却无果,最后他坦然地说:“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
抱最好的期望,做最坏的打算,适当地降低预期。
也许那些起步不够迅速的孩子,会在命运某个善意的弯道实现超车。
2、积极鼓励。
很多人都记得那句台词“爸爸是第一次做爸爸”,但却忘了“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所有的亲子教育,本质上都是在互相摸索,互相扶持。
教育界有个“罗森塔尔效应”,说的是:
对孩子抱有高期望,并进行正面、积极的鼓励与肯定,能让孩子往预期靠拢。
所以,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与其充满焦虑地互相抱怨,不如用积极的心态去鼓励彼此。
3、主动成长。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说过: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为人父母,既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永远的榜样。
当我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孩子时,别忘了,孩子也在悄悄追逐父母的身影。
记得刘国梁女儿在七岁时获得世界冠军时曾说:“我的爸爸在1996年就在奥运会上得到了世界冠军,所以我有一个梦想,我一定要超越他。今天我做到了!”
与其一味逼迫孩子成长,不如先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教育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和孩子一起成长是不容易的事,但一定是值得用一生去践行的事。
4、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不久前,世界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刘晓禹的故事引发了许多人的好奇。
他居然从10岁才开始正式练习立式钢琴,而他第一次获得重要奖项,是在仅仅一年之后。
这种成功,显然不能仅仅用天赋来解释,答案随着刘晓禹的回忆慢慢揭开。
据他介绍,第一次站上领奖台时,他感到“很爽”,练琴的过程对他来说,就像是玩游戏机。
掌握一首曲子,就像过了一关,每次都兴奋无比。
旁人看来枯燥无比的练习,对刘晓禹来说,却是发自内心地享受。
在这样“练习—兴奋—再练习”的正向反馈中,他的水平自然也是突飞猛进。
刘晓禹对练琴的热爱,来自于他从这件事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是任何外界管教无法强加于人的。
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一味用“攀比式竞争”、“逼迫式教育”来让孩子学习,他们不仅学得痛苦,还会丧失自我管理能力和内在驱动力。
只有点燃孩子求学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求知,主动上进,变“他律”为“自律”,教育的成果才能得以展现。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找到为之奋斗的目标,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有力的祝福。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
蜗牛爬到山顶,和雄鹰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呀。
教育的终极目标,未必是人人都成龙成凤。
做个坦荡正直善良的人,已经足矣。
愿天下父母,都能对孩子的成长多一点期待,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比较。别让你的爱输给了焦虑。与每位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