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不能吃饭砸锅”成为两岸民间最大消费共识(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为了反制中国大陆限制台湾农产品进口,台湾行政院日前要求公营事业认购台湾释迦等农产品,对此,脸书(Facebook)农艺粉丝专页“农艺女孩看世界”发文支持,认为农政单位支持台湾农产品没有不妥,不料被主打台湾本土品牌的“禾余麦酒”创办人陈相全酸是“塔绿斑(班)无误”,引发台湾网友出征品牌脸书喊拒买,Google评价也刷剩一星负评,却意外涌入大批韩粉与柯粉涌入刷5星好评。
这起长年倚仗消费“台湾价值”而起,却因政治立场与言论问题,导致“台湾价值”急速贬值而遭市场否定的事件,虽仅限在台湾内部、尤其台派阵营内部成为话题,但放眼两岸消费比较,类似“不能吃饭砸锅”的民间期待,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十分具有对称性。
禾余麦酒相当强调在地精酿,却被媒体披露谷物原料高达六成是进口麦芽,其“复育台湾大麦”的品牌理念,也遭抨击是一句敛财工具,是台湾不需要也很难实现的目标。(Facebook@禾余麦酒)
爱台湾还是消费台湾?
在台湾啤酒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禾余麦酒,长期以来为己形塑鲜明的本土品牌形象。毕业于台湾大学农艺系的创办人陈相全早先以复育台湾大麦、嘉惠台湾农民为口号创业,成功吸引包含农艺系友与台派群众在内的热血支持与推荐,后更顺利获得台湾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天使创业计划新台币300 万元的经费援助。
可以说,“根正苗绿”,或至少左翼爱本土的台派意识形态立场,“禾余麦酒”一路走来站得稳稳的。直到陈相全近来一句“塔绿班”的反动言论,一路被“台湾价值”吸引、进而支持消费的台派群体才豁然惊觉,原来市场上风风火火多年的“禾余麦酒”,卖的只是台湾价值情怀,陈相全酿的政治意识型态跟台派预期的味道天差地别。
在陈相全大骂“塔绿班”引发争议后,台湾网民陆续揭发他曾参加民进党2019年党庆“台湾派对”摆摊卖酒,不但拿政府资源,还领到台湾经济部颁发的奖项,并在获奖后透过粉专发文,称荣幸能与更多重视社会议题的企业一同努力,期待大家的消费可以成就更好的台湾。此外,也有网民挖出他在太阳花学运时大骂学运领袖,甚至曾痛骂蔡英文“孬种”,批评留在台湾的人都是“脑袋有洞”。
禾余麦酒创办人陈相全(右)2020年还上过民进党立委林楚茵(左)的YouTube节目采访,推销禾余麦酒是台湾本土品牌。(撷取自林楚茵的YouTube频道)
凡此种种,因企业形象标榜与创办人个人意识型态的“矛盾”,不意外激起过往持“台湾价值”进场的消费者怒火。诸如台剧《国际桥牌社》导演汪怡昕在脸书发文感慨道,“我一直觉得喝酒是喝情怀,(但)你的情怀馊了!”台湾网红“四叉猫”给出的意见则十分坦率,认为“禾余麦酒贩售的是在地小农文青爱台湾等设定,现在人设崩坏导致消费者跑光也是很正常的事”,基本解释了为何禾余麦酒此回会遭受如此大的反扑。
台湾价值不容吃饭砸锅
这起因“台湾价值”消费而起的台派茶壶风暴,纵然陈相全为平众怒,三度道歉灭火,但禾余麦酒人设崩塌已成定局,所谓台派的金钱与价值,陈相全日后恐怕再也消费不起。可以想见的是,市面上其他贩卖“台湾价值”为生的企业,自当引以为戒,可必要留意起“绿色是不能相骂的颜色”。毕竟台派群体浪漫得很,期待与要求的是一整套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岂容得下企业做起吃饭砸锅的生意?
然而,这套连结价值与消费并且忌讳“吃饭砸锅”的标准,放诸两岸,多有雷同。两岸民间关系针锋相对、不睦了这么些年后,终于在拒绝企业“吃饭砸锅”、不容伤害民间消费情感上,取得了一项难得且积极的共识。
台湾远东集团2021年11月22日传出在陆投资企业违反相关法规,被相关部门罚款。大陆国台办当晚表示,欢迎台企投资,但不允许支持台独的人干“吃饭砸锅”的事。(微博@国台办发布)
对于台湾社会的警醒是,过往针对如台湾艺人、台湾远东企业在陆发展,因“台独”标签而遭大陆官民以“吃饭砸锅”批判,彼时台湾社会大行讽刺揶揄,认为政治不应介入市场之说所在多有,对于遭到抵制的个人、企业也多予以同情。台湾社会此刻当扪心自问,面对禾余麦酒的“背叛”,台湾民间消费的心态是否也正在做过去讪笑大陆官方与民间不理性的同一回事?
另一方面,对于大陆民间而言,隔岸观台派人士“上当”台湾价值原来诈骗一场,进而精神崩坏的同时,也当思考其间资本运作与民间消费的逻辑之间,两岸两造又有多大程度的差异?尤其当大陆市场近年因政治问题、因台独标签不容“吃饭砸锅”的抵制事件频繁发生,是时候细想究竟是什么在引导消费的本质。
总的来说,两岸民间因政治意识型态的膨胀,扩及消费行为合成一类具对抗意识的政治消费成为现实,日益紧缩的态势预料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会缓解。唯独这一起起本质相同的事件,两岸民间惯性地因二元对立的视角局限了判断,导致彼此经常讪笑对方的民间不理性、市场不成熟,却无暇分辨现实的双方都因政治意识型态的排他性膨胀,到头的结果实为一丘之貉。是以,两岸关系除了官方必要智慧处理之外,两岸的民间关系看来也需要更多的成熟应对。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