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女子用菜刀杀儿子后自杀,原因惊呆所有人,看完只剩一声叹息…(组图)
“你不想吃学习上的苦,就要吃生活上的苦。”
这句话,无数父母对无数的孩子说过。
我也不例外。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
自己当年没有好好学习,以至于如今处处碰壁,离校数年后,方知知识重要性。
经历过苦难不堪的日子,所以不想让孩子重走自己当年的路。
“我的孩子是最棒的!一定要加油!”
望子成龙,全国通用。
但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龙吗?
当初的你,成龙了吗?
这两天,大宝老师看到了一则新闻,感触颇深。
11月29日,湖北武汉市:
一名40岁的母亲因辅导7岁的儿子功课时崩溃,持刀划伤儿子后,自缢身亡。
网传,11月29日,武汉铁路公安处的一位40岁的女民警李某,在该江岸区解放公园路金色华府小区2栋2单元的家中,辅导自己7岁儿子作业时情绪失控,持菜刀将儿子的颈部、肚子划伤,然后自缢身亡。
事发后,儿子被送往武汉市儿童医院救治,已脱离生命危险。
而那个选择自杀的母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单元楼下,摆放着亲邻送去的花圈。
哎,看完只剩一声叹息...
此新闻一出,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有时候孩子家长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父母清华北大的都不一定能教好孩子,其实很正常。”
也有网友说:
“接受孩子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你会感到很快乐。”
过了两天,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方面向记者表示:
“不是辅导作业,而是家庭纠纷。”
具体真相,我们不得而知。
但这条热搜的背后,暗示着万千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些事,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3月6日,上海妈妈刘女士,在家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发生了冲突。
她让孩子努力学习,孩子偏要看动画片;
她让孩子认真做题,孩子偏要马虎偷懒。
刘女士一气之下,竟跳河了…
消防人员迅速赶到河边营救,刘女士哭着说:
“不要救我,我太累了,他就希望我去死啊……”
2月18日,江苏扬州仪征市一小区内,发生一起坠楼事件。
一名11岁女孩,从8楼窗户跳下,全身粉碎性骨折,当场死亡。
现场有人表示,女孩坠楼前,因为寒假作业问题,和家人发生了激烈争执。
事故发生后,孩子的家人痛不欲生,悔恨自责:
“孩子,是妈妈对不起啊…”
这些年,关于孩子学业问题引发的悲剧,不胜枚举。
据不完全统计:
辅导作业已经成了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一杀手。
唉,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心情就会变得十分沉重。
孩子和父母本该是天底下最亲密的人,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
“为人父母,当我们发现孩子存在某种不良行为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愤怒、羞耻和绝望。
而是要懂得,这里面至少有一半责任,是家长的。”
这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句句真实。
父母与子女总有一场无声的博弈,不能接受孩子不完美、不懂得沟通的父母,往往只有一个结果:
未见刀枪,两败俱伤。
曾经在网上听过一句话,人生有三个关卡:
“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子女的平凡。”
现实是残酷的,也是公平的。
即便你是个天才,也很难保证下一代会和你一样。
还记得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北大丁教授吗?
北大丁教授,本名丁延庆。
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本科就读于北大。
后进入哥大深造,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大博导、副教授。
这金光闪闪的履历,谁看了都要说一句神人。
丁教授的妻子,同样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按照大众思维,这样的高智商家庭,生出来的孩子不是天才级别的神童,就是把学习当爱好的学霸。
很遗憾,他们的女儿不是神童,也不是什么学霸。
丁教授自己都忍不住吐槽:
“我女儿是学渣。”
丁教授给女儿辅导作业,从自信满满到怀疑人生,再到痛心疾首。
最后,已经修炼到了心如止水的境界。
“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在另一个视频里,丁教授还回应了这么一个问题:
“你可以接受你的孩子,不如你,考不上北大吗?”
丁教授淡定地回应:
“那完全可以接受,那必须接受。大概率她肯定上不了我这个学校。95%上不了。”
视频下方,很多人都表示:
“原来北大教授的娃娃也是个普通人,看到这个我心里顿时平衡了。”
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提出过一个概念——均值回归。
他研究了两个问题:
第一, 父母如何身高较高比较矮,下一代也这样吗?
第二, 如果父母是高成就,他们的孩子能维持这种高成就吗?
结果是:与上一代相比,下一代的身高及成就,都在“均值回归”。
也就是说,不管祖辈成就有多高,智商多超群,孩子的最终趋势,都是向平均值靠拢的。
这是大自然和造物主的回归选择,也是每一个父母都要认知并接受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天才,天才的孩子,也可能是普通人。
无数的悲剧案例,道出了一个真相:
压垮父母的,不是作业,而是望子成龙的那份心。
那份爱太过沉重,压弯了孩子的脊梁,也压垮了自己。
其实,我能够理解每一个望子成龙父母的心情。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没有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因为想要他们过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所以用尽全力托举。
但,我更能够理解那些普通的孩子。
他们不是不努力,不是不想让父母为之自豪,而是他们和父母一样,也用尽全力了。
只能如此,只能如此。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吧,接受孩子终将成为一个普通人吧…
他们可能做不了神童也做不了天才,但他们依然是我们心中最闪闪发光的那个孩子。
但接受孩子普通,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
走得慢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帮助。
丁教授的吐槽视频里,很多人忽略的一个细节:
北大教师的孩子,去北大附小,可以乘坐校车,也可以坐教师班车,还可以自驾车,或坐地铁。
而丁教授为了让女儿不再倒数,每天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骑车的这段路程,丁教授把数学知识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讲给孩子听。
这种做法,不但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还让孩子学到了知识。
看看,这才是教育的真相啊。
大道理谁都会讲,最重要的是在道理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接纳孩子的普通,并不是放任不管,消极对待,而是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笨鸟,但给孩子递矮树枝的,往往不是上帝,而是父母。
只有父母的用心和爱,才能够让孩子意识到:
即便我没有那么出众,仍然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的活着。
很多孩子可能做不了神童也做不了天才,但我相信,
他们最终会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