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18.7°C-20.6°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消失”20多年的野猪 怎么又在多地闹起来了(组图)

2021-11-19 来源: 极目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近日,全国多地野猪频繁出没。安徽、四川、陕西等多地村民举报野猪结队下山吃庄稼、庄稼吃完吃家禽。但在应对野猪的过程中,各地尚未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式。

为了保护庄稼,云南西双版纳曾在农田设置电围栏,四川广元市落衣沟村也曾尝试支灯笼、放摇滚乐等方式驱赶野猪。而四川巴中市通江县计划于2021年年底前捕杀750只野猪。碍于人员专业性和枪支数量的限制,任务艰巨。

短短二十多年间,原本“销声匿迹”的野猪何以在多地泛滥成灾?专家称,这是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适度捕杀来控制野猪种群数量是可取的,但捕杀前应先评估环境容量,摸清野猪数量和年龄结构。

多地野猪频频出没

11月18日下午,福建省邵武市肖家坊镇猎人李亚军(化名)刚吃完午饭出门,就被村里几十户人家围住了。

这些村民要么是庄稼被野猪吃了,要么是家里养的鸭子被野猪吃了。他们都盼着李亚军能够快点来村里打猎野猪。

“消失”20多年的野猪 怎么又在多地闹起来了(组图) - 1
四川落衣沟村被野猪伤害的家禽

李亚军今年已经57岁了,打猎40多年以来。他能明显感觉到,这两年村子附近的野猪变多了。以前,野猪只是破坏几户人家的庄稼,现在一吃就是一整个村里的。庄稼都差不多收完了,野猪又吃起了家禽。

李亚军所在的村子并非孤例。连日来,各地出没的野猪频繁出现在新闻中。人民网留言板上也可以看到全国多地群众对野猪的投诉,这些留言主要集中在安徽、四川、重庆、陕西等中部各省份。仅今年9月,就有13条留言投诉。

“消失”20多年的野猪 怎么又在多地闹起来了(组图) - 2
城市留言板上的村民留言

陕西省铜川市一农户说:“全村几乎每家都被野猪拱了地,拱了继续种,种了继续拱,希望政府出面帮助解决问题。”

宁夏海原县的一农户则留言称:“海原县南华山上的野猪太多了,每到夜间成群结队(最少一次见到20多只)来到农田吃我家玉米,不仅吃还踩踏,损失较大,我们目前只有靠人在地里晚上守着,可是你守着这边,野猪就在另一边吃,政府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消失”20多年的野猪 怎么又在多地闹起来了(组图) - 3
城市留言板上的村民留言

安徽金寨县长岭乡洪畈村一村民原本种植天麻近3亩,预计可收入约3至5万元,眼看临近丰收,却被出没的野猪群啃食殆尽。

应对野猪奇招频现

虽然村民都焦急盼望李亚军能够快点开始捕猎,但在李亚军看来,这个过程急不得。

“要先向县林业局、公安局申请批捕证和持枪证,然后再从派出所领枪。我的批捕证今年10月刚刚过期,现在重新办了。但派出所管枪的民警最近不在村里。我得等他回来了再领枪。”李亚军对狩猎野猪的合规流程格外注重。他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县林业主管部门已经算过了,今年可以捕杀500只野猪,分到肖家坊镇的任务是30只。

李亚军成为村里的“红人”,是因为普通村民对付野猪并不容易,由于其野生动物的身份,普通人不能围猎,也不能弄伤它。而制造噪音、强光照射等驱赶方式,对野猪来说只是“小打小闹”。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落衣沟村书记杨勇和野猪打了多年交道。因为紧挨着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衣沟村常年有野猪出没。

杨勇记得,小时候村里就有野猪侵扰,村民用猎枪对付,厉害的猎人每年还能挣得数百元收入。1978年唐家河保护区成立,开始全面禁止猎杀野生动物。“刚开始村民还是偷偷打,但后来野猪被列为保护动物,捕杀属于违法,就再也没人敢打野猪了。”杨勇说。

杨勇当村书记10来年了。他也感觉到,近几年野猪数量更多了,落衣沟村附近的野猪数量应以百只计。过去10年来,杨勇和村民们一起想了很多办法来应对。在庄稼地里架电灯、放灯笼、放鞭炮,甚至专门买了音响在庄稼地里整夜放摇滚乐。“但每种方法尝试10多天后,野猪就慢慢适应了。”杨勇说,最终还是只能依靠人去看守。

各地探索赔付体系

在野生动物频繁出现的地区,都已探索出赔偿体系。

因为紧挨着保护区,除了野猪外,落衣沟村还面临着其他野生动物对庄稼的破坏。为此,唐家河保护区在2017年开展人兽冲突的本底调查。2018年4月,还形成了《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衣沟村野生动物肇事管理办法(试行)》。

调查结束后,2019年开始,唐家河保护区、落衣沟村集体各自出资再加上部分社会捐助的资金共同形成了赔付资金池。庄稼地被破坏后,村民只要保护好现场,如实申报就能获得补偿。

“消失”20多年的野猪 怎么又在多地闹起来了(组图) - 4
四川落衣沟村被野猪毁坏的玉米地

“但目前每年的赔付资金来源不稳定,赔偿标准也是变化的。可能一亩地收入1000块,但补偿只有200-300元。我们现在还在考虑给靠近林边的庄稼地装围栏。”杨勇说。

“消失”20多年的野猪 怎么又在多地闹起来了(组图) - 5
四川落衣沟村被野猪毁坏的玉米地

然而,在云南西双版纳,围栏对野猪已经失效了。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李中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近年来由于法律的逐渐完善,加之民间枪支需要收缴等政策影响,野猪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野猪的生命周期可达20年,一只母野猪一年产两窝猪仔,每窝10只。“我们之前尝试过在农民的庄稼地周围设置电围栏拦截野猪,短时间效果还是可以的,但是野猪会拱土,时间一长就从围栏下面拱进了庄稼地。”李中员说。

李中员称,在云南当地,每年由地方政府投保,野猪同大象等其他野生动物一样,若是毁坏了农民的庄稼地,按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标准,由保险公司对农民进行补偿。面对目前全国多地野猪泛滥成灾的情况,各个省份也在开始出台不同的政策与措施,他认为除了通过人为捕杀来控制野猪的总体数量以外,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难以完成的捕杀任务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批野猪,狩猎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何而来又成了新的问题。

2021年,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初步调查全县有野猪2万余只,该县也被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县区之一。此后,通江县出台了《通江县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显示,依据每平方公里野猪数量不应多于2只的标准,2021年底前应捕杀750只野猪。

为此,通江县请来了四川省唯一一支拥有持枪证的专业队伍——江油捕猎救助中心的猎捕队。不过,通江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斌看来,从目前仅一支队伍杀野猪的情况看,今年750只的猎捕任务很难完成。与此同时,通江县还有6支护农狩猎队在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但申请枪支也是难题“国家对枪支管理很严格,枪支申请下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李斌说。

福建的李亚军面临同样的困境。李亚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野猪昼伏夜出,打猎的时候他一般晚上8点出门,开车以40到50码的速度在村道上行驶,观察野猪行踪,直到早上6点野猪回山上睡觉,他也就收工回家。一晚上能捕猎几只野猪?李亚军说看情况。但对于今年镇上要捕杀30只野猪的目标,李亚军笑着说那肯定是完不成了。李亚军的狩猎队曾经有8名队员,但随着年纪渐长,队员们纷纷离开不干了,如今只剩下57岁的李亚军和另外一名成员。

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

极目新闻记者查询到,在 2000年8月1日原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偶蹄目中的野猪首次列入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代表处动物学博士孙全辉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运转良好的生态系统为众多物种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条件,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森林生态状况不断修复向好,也促进了野猪自然种群的增长。野猪的繁殖和适应能力都很强,野猪每年繁殖一到两次,每次可产10只左右幼崽。在食物充裕和缺少天敌的情况下,幼崽的成活率比较高。而野猪的天敌如虎、豹、狼、熊等的数量却大幅度下降甚至局部灭绝。随着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地区生态失衡的现象不断加剧。仅仅经过了二十多年,野猪就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变成现在“泛滥成灾”。

野猪是杂食性动物,在缺少天敌和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种群增长较快。但是,野猪也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物种。它们不仅是虎、豹、狼、豺等肉食性动物的主要猎物,也是很多植物授粉和种子传播的帮手。另外,野猪在寻找食物时,喜欢用鼻子拱开土壤,挖出地下的根茎和土壤动物,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林下土壤板结;一部分树木被它啃断,又解决了植物过密,阳光不能照射地面的难题;枯枝落叶在它拱泥土的过程中,被翻起来的土壤盖住,又降低了微生物分解的速度,从而有利于土壤腐殖质的富集和土层结构的改善,帮助改善土质;并且一部分老鼠藏于地下的食物被野猪吃掉,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森林鼠害的发生。

作为森林原住民的野猪,与森林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生态链里居于重要地位,野猪数量的增加,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也是生物链修复的重要指标。

孙全辉指出,在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中,野猪是食物链上不可或缺一环,它们的自然种群也会受到虎、豹、豺、狼等肉食动物的调节,从而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野猪自然界的天敌一旦消失或数量不足,就会出现野猪自然种群快速增长和局部泛滥的现象。

野猪种群过快增长不仅会打破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从种群管理的角度,通常会考虑人工干预措施,如猎杀部分个体,从而降低其野外种群密度和自然增长速度。但人工干预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效果也难以持久。从长远看,只有恢复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完整性,才能一劳永逸。不过,引入野猪的天敌一定会带来新的问题,实施前必须要对此开展深入研究和全面评估。

先科学调查后猎杀

另一位常年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的专家向极目新闻记者提醒,人为引入天敌或将带来更多不可控因素。例如,澳洲能为了应对兔子泛滥而引入狐狸,但最终又造成了狐狸泛滥的情况。所以,人为控制野猪种群数量是目前来看是可取的。但一个区域应该生存多少野猪,捕杀多少野猪应经过科学计算。

他认为四川通江“每平方公里野猪数量不应超过两只”这一评估方式或过于粗放。

“首先是摸底调查,这片区域到底有多少只野猪,底数非常重要,是往后所有方案的基础。其次,是野猪的种群结果,多少老年,多少青壮年,多少幼年野猪。如果盲目捕杀,比如青壮年野猪捕杀过多,可能第二年野猪就没了。第三,计算环境容量,这片区域能承载多少野猪。最后,才可以得出应捕杀多少野猪,捕杀何种年龄段野猪的结论。”该专家表示。“先解决科学问题,接下来才是捕杀野猪的人力、财力、物力问题。”

当被问及普通村民遇到野猪侵扰,可以做些什么时。该专家坦言:“村民没什么好的方式可以应对,一般的方式不管用。用捕兽夹或者挖壕沟让野猪掉进去,野猪受伤了也不行。只能保护好现场、拍照,然后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看能否申请赔偿。”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贝拉拉--琪琪
贝拉拉--琪琪 2021-11-19 回复
哈哈,野猪敢出来就变成盘中餐
小朋友
小朋友 2021-11-19 回复
科学有效预防控制 是各地方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任务
KIRIE
KIRIE 2021-11-19 回复
保护过度,僵化策略造成!
Friday粥_是卧底
Friday粥_是卧底 2021-11-19 回复
野猪这种繁殖快的物种真的没必要大张旗鼓的保护!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