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其初衷也是为促进中国经济(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9月26日,东北多地限电引发关注,#东三省用电高峰拉闸限电#、#国家电网客服回应东北多地限电#、#东北限电#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媒体援引网民说法表示,东北多地方断续停电已持续了3天,不仅影响手机信号甚至城市主干道红绿灯无法正常运行,民众怨声载道。
不少辽宁和吉林居民贴文披露,当地从9月23日开始连日停电,一些地区停电时间甚至长达12个小时,“一早醒来就没电了,吃不上饭、洗不了衣服、不敢上厕所……在2021年活出了原始人的感觉。”
同是9月26日,辽宁省工信厅、中国国家电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披露,7月份以来,由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造成辽宁电力短缺,各地方各单位采取调整峰谷分时电价时段引导电熔镁企业错避晚尖峰生产,调减联络线外送电和优化省内机组开机方式等措施,在7月至8月用电高峰期保障全省电力供应。
辽宁省的这场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还透露,东北在执行工业限电后,仍存在电力缺口,“目前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为此,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拉闸限电不同于有序用电,是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吉林市一家水务公司甚至通知用户,“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的停电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泵站因断电无法正常供水,停电停水将成为常态。据报道,9月23日以来,东北多地发布限电通知,通知称,若电力紧张情况没有缓解,限电工作可能会持续。
振兴东北一直是中共高层的经济布局目标,可惜东北三省经济一直陷于低谷。图为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新华社)
事实上,在整个中国,限电的不止东北三省。
9月22日晚上起,多家A股上市公司先后发出公告称,由于供电紧张,为响应当地“能耗双控”的要求,上市公司本身或旗下子公司的生产线临时停产。从具体行业来看,受到“双限”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化工化纤四大行业,这些行业的主要特征是高耗电+高碳排,采取的措施包括直接停产、削减产能(20%至90%不等)、错峰生产、分时段限电、削减用电优惠等。
从9月开始,珠三角的众多企业陷入停工停产的艰难境地。广东省内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开一停六”错峰用电。截至9月23日,广东省统调最高负荷需求达1.41亿千瓦,比2020年最高负荷增长11%,负荷已七创历史新高。而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至少10余个大陆省份部分地区正在限电、停产。
受供给减少影响,中国多种工业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有的甚至周内涨幅超40%。舆论疑惑,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承压的情况下,各地在生产旺季纷纷拉闸限电,岂不是给经济发展造成更多障碍?还有观点将停产限电归咎于“能耗双控”,认为是中央政策突然加码导致地方突击式停产限电。
“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图为2018年8月3日摄的国能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夜景。(新华社)
事实并非如此。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能耗双控”——“能耗双控”是指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旨在行政区域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并把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双控被认为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高度正相关。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能耗双控作为一个有力的抓手,需要分阶段进行任务拆解。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分别下降19.1%、18.2%和13.7%。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号“侠客岛”9月26日发文指出,“能耗双控”执行已有近六年,目标要求一直稳定,不存在临时加码。一些地区在评估结果出炉后拉闸限电,不惜关停生产甚至影响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刀切”做法,“跟开学前狂补作业一个道理”。
中国有效控制疫情后,很快实现复工复产,境外订单大量增加,企业扩张行为加剧。这导致部分地区在2030年碳达峰预期下,将“碳达峰”前的近10年理解为“攀高峰”的时间窗口,抢着上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违规给“两高”项目开绿灯,一些地方未批先建项目屡现。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第二产业用电量36,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用电量9,5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9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8月17日的中国国家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官员直接点名,指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地2021年上半年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被归为一级预警;浙江、河南、甘肃、四川、安徽、贵州、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西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被归为二级预警。9月16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出炉。
随后,一些地区开始“命令式”停产,要求高耗能产业停限产甚至拉闸限电。
实际上,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在7月30日的会议上就要求: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能耗双控实际上是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配合的,其初衷也是为了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遏制“一刀切”要求企业停产、限产,甚至影响民生的同时,不能因为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的情况下,为了保增长就不碰触能耗双控的工作,因为从长远看,中国产业结构的确存在需要调整的“硬伤”,“只赚吆喝不赚钱”的高耗能低产值企业,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保留项,眼下正是中国经济继续出清和调整落后产能的重要窗口期。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