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废弃的中国古宅,斥资1.25亿被运到美国,命运从此反转(组图)
中国瑰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总是让很多外国人着迷。
比如一位叫做
Nancy Berliner的美国人,
就花了七年时间,
斥资1.25亿美元,
跨越12000多公里,
为得就是把一幢拥有
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古宅,
原封不动地搬到美国。
图源:pem.org
这幢古宅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这还要从一个黄姓的中国家族说起。
图源:YouTube@CGTN America
清朝嘉靖年间,在安徽黄村,
一位黄姓富商建造了一栋
拥有16个房间的豪宅,
并命名为“荫余堂”,
意思是希望这幢房子
能够庇护他的子孙后代。
图源:YouTube@CGTN America
后来,黄富商的愿望果然实现了,
荫余堂也成了黄家八代人的家。
壮年男性会在城市里经商,
妇女、老人和孩子就在荫余堂里
种菜和饲养家畜。家里人丁兴旺,
总是能见到三世同堂。
图源:pem.org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
最后一批黄家后人
搬离了这个村庄。
此后,荫余堂一直空着。
图源:YouTube@CGTN America
1996年,已经80多岁的
黄家第34代后人黄振新
想要“叶落归根”,
重新回到荫余堂生活。
儿子黄炳根就陪父亲
一起回去考察一下。
当时荫余堂的条件已经非常落后,
没有自来水,没有室内厕所,
没有暖气,更没有超市和医院。
黄振新知道这里已经住不了人,
就找到其他继承人,
商量着要把房子卖掉。
这意味着,这幢有着200多年历史的
老宅很有可能会被拆除,
它华丽的木质装饰和雪松梁会被出售,
黄家八代传下来的家具也将被拍卖。
就在这时,Nancy Berliner出现了,
并从此改变了这幢徽州老宅的命运。
图源:pem.org
Berliner是一位“中国迷”,
她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读过书,
非常熟悉中国文化艺术,
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Berliner曾在1970年代到过安徽,
并被徽派民居的建筑风格深深吸引,
于是萌生了将它原样搬到美国去的想法,
让美国人也可以感受到
中国的艺术、建筑和文化之美。
1996年,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
Fidelity的资助下,
Berliner再一次来到了安徽。
图源:artnews
得知Berliner正在寻找
壮美的中国老建筑,
一位老乡就给她推荐了黄村,
说那里有一座起源于清朝的进士宅邸。
到了进士宅邸却发现大门紧锁,
Berliner到处找人开门,
误打误撞地走进了荫余堂,
立刻就被它迷住了。
虽然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但这座老宅却在细节之处有着
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工艺和生活气息,
比如精雕细琢的格子窗户,
还有各种老式的摆设和生活用品,
让人仿佛沉浸于当时的大家族中。
图源:YouTube@CGTN America
之后,Berliner又陆续看了多处老宅,
但“荫余堂”凄凉中透出的隽美,
却始终萦绕在她心头。
最终,在看过1000多座建筑、
考察了60多个院落后,
列出了6座候选建筑后,
Berliner还是选择了荫余堂。
而所有这些建筑,
都不过是普通的民居,
并不是任何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
它们的最终命运只能是“被拆除”。
图源:YouTube@CGTN America
在经过与中国文物管理部门的多轮协商后,
Berliner的古建筑搬迁计划才得到了批准。
荫余堂的七位产权人也达成了一致意见,
同意将他们的老宅搬到美国去,
并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些政府补贴。
接收荫余堂的是马萨诸塞州
Salem市一个历史悠久的博物馆——
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
(Peabody Essex Museum),
它一直以收藏中国文物和艺术品而闻名。
为此,博物馆不仅在馆内
腾出了一大片位置,
更是花重金拓宽了博物馆外的马路,
还腾退了周边的房屋,
以迎接这座中国古宅的到来。
图源:wikipedia
1997年,荫余堂的
拆解和运输正式启动。
异地重建式拆除
可要比盖新房难得多,
光是老宅的拆解工作
就持续了两个多月。
被拆开的每一部分都会被编号登记,
并以拍照和录像的方式
详细记录下原来的组装方式。
图源:YouTube@CGTN America
最终,整个荫余堂被拆成了
2735块木头和972块石头,
连同那些古老的家具和生活用品,
被装进了40个国际标准货柜中,
运送到了美国。
而之后的重建工作也并未立刻开启,
所有部分在博物馆的仓库中存放了3年,
直到各路专家将荫余堂的资料
研究得非常透彻,才开始组建。
图源:YouTube@CGTN America
博物馆完整地保存了
荫余堂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包括高过屋脊的马头墙,
四水归堂的天井,
以及建筑内部精美的
木雕、砖雕和石雕。
图源:Peabody Essex Museum
除了建筑主体外,
室内装潢、家具摆设、日常生活用品,
墙上的宣传画和标语等,
也全都按原样进行了一一复原,
甚至连最小的细节都没有放过,
比如床上的被角会被微微掀起。
图源:sagamapublishing
图源:YouTube@CGTN America
这座代表着中国徽商文化,
以木、砖、石雕为特色的徽派建筑,
就这样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
建在海外的古徽州建筑。
图源:pem.org
2000年,Berliner开始担任
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
中国艺术馆的馆长。
2003年夏天,
荫余堂正式接受游客参观,
据说第一天排队参观的人数
就突破万人。
在此后的日子里,荫余堂
不仅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也是美国最受欢迎的
永久性博物馆展览之一。
为更好地保护荫余堂,
博物馆特意将参观人数限制在25人以内,
每位游客也只能停留30分钟,
并且严格禁止拍照。
图源:pem.org
2004年农历新年,
黄家第35代后人黄炳根和家人
第一次来到荫余堂在美国的新址。
他们点燃香烛,烧上纸钱,
献上食物祭品,
在他们搬迁的新“家”中祭拜祖先。
之后,有一次黄炳根到美国出差,
也独自回了一趟“家”。
那时,他的父亲黄振新已经去世。
黄炳根先在大堂里祖先的肖像前鞠躬致敬,
然后去到二楼父母的房间里放声大哭。
图源:pem.org
那时的荫余堂,
不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
而是变回了一个有故事的家。
这座老宅,也将在异国他乡
继续庇护着黄家的子孙,
一代又一代。